天下苦“G”久矣第三方廠商開始考慮逃離Steam的可能
《聖經舊約》的第二本書《出埃及記》中講述了人所共知的故事,猶太人民族領袖摩西帶領著以色列人們來到紅海,並向海伸出手杖,紅海便分開一條道路,得以讓他們逃離埃及人的追捕。在遊戲行業中,也有著《出埃及記》一般的故事,而扮演摩西角色的公司,就是Epic Games。
自Epic Games Store上線之後,全面向Steam開戰似乎成為了他們的主要目標。就在本週,發行商4A Games正式宣布,此前宣布登陸Steam平台的《地鐵:離去》轉為Epic Games Store獨占一年。Steam預購界面已經下架,而已經購買的玩家則不受影響。
面對這樣的情況,Valve的動作也非常迅速。他們立即在商店頁面發布了相關聲明,表示發行商的這種行為對於用戶來說是不公平的,尤其是遊戲已經預購這麼長時間了。顯然,Valve公司這次遇到了真正的狠角色。
事實上,Steam與Epic Games Store早就已經開始了明爭暗鬥。育碧公司旗下網聯射擊遊戲《全境封鎖2》在上週就宣布了逃離steam平台,而去年的TGA頒獎典禮上,也出現了一票新遊戲率先登陸Epic Games Store平台。可以說,這些第三方廠商似乎終於找到新家園,來反抗V社此前的所作所為。
Steam自身雖然有許多的不足與缺陷,但商對他們不滿的核心自然來自於30%的抽成。相比之下,Epic Games Store平台只會抽取其中的12%作為收入,剩餘88%全部歸於開發商。
最初廠商心甘情願接受V社的抽成條款,主要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搭建遊戲平台的實力。當EA和育碧等大廠推出Origin和Uplay平台之後,一些大型廠商認識到他們有了另立山頭的可能;而在Epic Games Store出現後,小廠商和獨立廠商開始考慮逃離Steam的可能。
真正推動這些小廠商和獨立廠商逃離的,還是Steam自己。去年12月1日,V社放出了全新的抽成計劃,平台的抽成與遊戲的銷量掛鉤。一款遊戲在Steam的收益超過1000萬美元的時候,V社將會只抽取25%。如果收入突破5000萬美元,抽成比例將會進一步下調到20%。
這樣的政策顯然並不是那些小廠商和獨立遊戲開發者們希望看到的。原因很簡單,小廠商的遊戲售價不高,銷量自然也不如那些大廠。Steam的新抽成政策顯然是較為偏向大廠。不過,V社應該想到的是,大廠商自立門戶之後,自然不會考慮再回來,而這種無原則的偏向大廠,也得罪了那些想要逃離但還在觀望的小廠商和獨立開發者。於是,TGA頒獎典禮上就出現了各類游戲登陸Epic Games Store的結果。
然而,大陸用戶就並沒有那麼多的選擇。中國版Steam上線在即,Epic Games Store自身也鎖了中國IP,人們似乎只得開始考慮WeGame、杉果遊戲或者方塊遊戲這樣的國產平台。波蘭“蠢驢”的GOG平台也是一個選擇,畢竟他們是唯一一家沒有選擇DRM的遊戲平台。
Valve最近的一年裡似乎陷入了泥沼之中。卡牌遊戲Artifact並沒有取得預期中的成功,DOTA的影響力持續走低,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逃離Steam。那位始終不會數三的胖子是時候該反思一下了。如果你問我Epic Games Store能否向摩西一樣帶領廠商們走向新世界,那麼答案只有一個,要看Epic手中究竟有沒有分開“紅海”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