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10.6億元控股電池企業造車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恆大在造車領域不斷投入真金白銀。1月24日,恆大健康(0708.HK)公告稱,將以10.6億元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以持股58%方式成為後者第一大股東。這是恆大繼146億元入股廣匯、9.3億美元(合63.16億元)控股NEVS後的又一重要動作。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恆大先後佈局汽車經銷商、主機廠和動力電池企業,向外界不斷傳遞著造車決心。同時,對於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投資,也與健康管理、文化旅遊和醫療等一起,共同構成了該公司除地產以外的多元化佈局。
拿下核心的電池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之一。目前,國內車企多和寧德時代、比亞迪和比克等動力電池供應商合作,恆大則選擇了更深度的產業鏈切入方式。
資料顯示,恆大此次控股的卡耐新能源全名為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5月,主要從事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據啟信寶信息顯示,卡耐新能源的主要股東包括深圳科陸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蘇州正力蔚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万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等。
恆大方面介紹稱,卡耐新能源量產的電芯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50Wh/kg,280Wh/kg中高鎳電芯產品即將裝車,300Wh/kg、350Wh/kg的高鎳NCM811、NCA電芯產品已完成研發,具備量產條件。
電芯能量密度與電池數量共同決定著電池電量,前者又在國家的補貼政策引導下向高密度不斷發展。去年6月,我國開始決定重點扶持續航里程長、電池密度高的企業,其中,乘用車能量密度高於160Wh/kg的補貼係數由1.1提高到了1.2倍,能量密度低於105Wh/kg的則取消了補貼。
事實上,卡耐新能源早期主要向日本的大巴出口電池,至2015年起開始向乘用車提供電池生產服務。卡耐新能源表示,預計公司的電池產能在2019年年底將達到6GWh,2020年年底達到10 GWh。
截至目前,卡耐新能源已經與上汽通用五菱、江鈴新能源、江鈴股份、蔚來汽車、長城華冠、漢騰汽車、海馬新能源、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日本)、五十鈴汽車(日本)等十餘家企業達成合作。
恆大此前控股的NEVS目前已研發出兩款達到量產條件的純電動汽車車型,並將在今年起陸續推出SUV、轎跑、城市通勤車輛等新能源汽車產品,以滿足快速增長的不同市場需求。
多元化產業佈局
如果以投資力度看,恆大對於流通渠道廣彙的投入仍佔據大頭,但這不影響它表達自身對於造車的堅定態度。眾所周知,恆大此前曾入股互聯網造車的法拉第未來,雖然二者的合作以失敗告終。此後不久,對主機廠NEVS的併購消息浮出水面。
據NEVS、國能汽車創始人蔣大龍向鈦媒體透露,NEVS與恆大的合作接觸時間不到半個月,“我們的理念一直都是讓汽車從傳統的交通工具中跳出來,去投入共享,這次和恆大的合作,也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在續航里程、價格方面都比較適合。”
從大環境看,恆大造車與市場和政策形勢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近幾年,國內房地產市場形勢日益複雜。尤其在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趨緊,各地購房市場出現冷熱不均現象。同時,政策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保駕護航,這吸引了一大批公司進入汽車領域。
在這一背景下,地產公司跨界進入造車領域的案例不斷湧現,寶能、華夏幸福等地產商入局成為輿論關注熱點。
恆大的觸角不止伸向了汽車領域,它還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投入1000億元,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拓展聲明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領域。
恆大集團的2018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年中,該集團收入為3003.5億元,較去年增長59.8%。毛利為1088.6億,同比增長61.8%。流動資金方面,恆大集團的現金、現金等值物和受限制現金總額共計257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