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實施近一月代購已“死”?
曾經瘋狂的代購們,在沒有明確法律制約下,瘋狂攬財近20年。終於,他們的財路或被終結——經3次徵求意見、4次審議、5年完善的《電商法》,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有專家斷言,出境“買買買”快速賺錢的時代已經終結;有機構預測,這標誌著代購們的“職業終點”…… 在《電商法》實施近1個月後,這則法律的“效力”究竟幾何?你會發現,琳瑯滿目的洋貨依舊出現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微信“封號”暫未上演,膽大的韓代們照舊往返於兩國……刷屏、接單、掃貨、海關“逃生”,似乎一切都未曾停止。
唯一不同的是,恐慌的言論在不斷蔓延,代購們開始了“群體性焦慮”,他們在法律的邊緣徘徊。
一位資深代購說道:“遊戲規則在崩盤,全行業危機浮現,洗牌期已經到來。這是個人與法律的游擊,更是平台與監管者的博弈。各位,且賣且珍惜!”
一夜驚魂
呂萱(化名)對未來感到迷茫。
面對代購群中的詢價與下單,她不知如何應答。“最近不打算出去(出國),但又怕對方’跑了’,積累點客戶很不容易”。
每當她猶豫不決時,腦海中總能閃過4個月前的一幕。
時間回到9月28日晚,一架首爾直飛上海的航班落地浦東機場。這架飛機上,許多乘客都是韓代,呂萱是其中一員,“選這趟航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晚上人少,不用在機場逗留太久;二是紅眼航班價格便宜” ,她回憶,飛機滑行過程中開啟手機,不斷彈出的群消息讓她如坐針氈。
海關嚴查!四個字在屏幕上反复劃過。
原來,在飛機降落前半小時,上海浦東機場的海關人員突然關閉了“免申報通道”,這一舉動意味著,所有到達旅客的行李都必須機檢。
不同尋常的一幕出現了:數十人在轉盤邊焦急地開啟行李,他們或拆去包裝、或將貨品相互交換、甚至有人向普通乘客有償“求助”……
“後來我聽說,這飛機上有七八十人都是代購,太可怕了”,呂萱說,行李箱需要通過X光機安檢,大量代購前排滯留,眾人忐忑不安,彷若“排隊接受審判”。
血本無歸
根據中國海關對個人攜帶物品的規定,進境的免稅額度為5000元,化妝品和價格在1萬元以上的手錶稅率為60%,護膚品稅率為30%。
呂萱在手機上敲打著:面膜一片罰25元,精華液一瓶罰700元……
最終,她的行李箱貨品共計被罰約9000元。“聽說有人被罰了180萬的手錶,還給海關跪下了,還是沒逃掉”。
上海海關的行為震驚了全國代購圈,這一天也被代購們稱為“最慘日”。從這天起,上海的韓代們短時間內“消失”了。
一個月後,呂萱的同行們再次出發,他們選擇落地杭州,再乘高鐵返回上海,“杭州的安檢鬆一些”。
懲罰的力度有多大?新浪科技簡單算了筆賬。
例如SK-II神仙水,國內專櫃價格為1450元,呂萱的代購價格為980元。假若被海關查到,需要繳納行政稅50%,則這瓶神仙水的代購成本為1470元,加上快遞費用等,價格已高於國內專櫃價。
所以在多數代購眼中,一次被罰不僅僅是“損失慘重”,很可能是“血本無歸”。
營收倒退
自《電商法》實施以來,“9·28上海機場事件”開始在各地上演。
例如北京海關,將日韓航班列為排查重點,尤其加大了對紅眼航班的排查力度。
再如深圳海關,在E通道加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對旅客過關時間、次數與退港記錄等信息進行比對,對於頻繁出入境的遊客,只被允許放行旅途必備品等。如此一來,往返大陸和香港的水客們無計可施。
代購人數及次數的減少,導致韓國、香港等化妝品的銷售額銳減。
一組可以參考的數據來自莎莎國際。在去年8月《電商法》頒布後,其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下跌了2.2%,其中港澳地區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同比下跌近3%。莎莎國際指出,下跌的原因與《電商法》密不可分,代購和水客們趨於謹慎的行為,導致香港店面銷售額倒退。
相比起亞洲代購,歐洲代購的現狀卻相對明了。
一名歐洲代購者告訴新浪科技,《電商法》對歐洲多國的影響略小,主要因“玩法不同”。在法國等地,留學生作為買手參與其中,上游代購已在“老佛爺”等大型商場形成代購網絡,國內接單後會僱傭留學生前往購物,並由學生通過物流寄回國內某地,再由國內人員分散快遞到各處。
歐洲代購者擔心的是,日益崛起的跨境電商。
平台博弈
的確,個人代購逐步走向末路,平台化的跨境電商開始崛起。隨著市場監管體系和法律的不斷完善,野蠻生長的代購行業也將走向合規化。
而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大電商平台阿里巴巴和京東,亦在《電商法》上展開了博弈。
電商分析人士告訴新浪科技,《電商法》對阿里的影響要大於京東。該人士指出,阿里和京東的商業模式不同,京東屬於B2C模式,商家在線下有工商登記的實體店鋪,在線上的營收會被納入稅收體系,所以法律對其影響較小。
反觀阿里的淘寶,主要採取C2C模式,有部分賣家以自然人網店的名義不納稅,所以法律對這類群體的影響較大。
一則報告同樣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
根據中央財經大學稅收籌劃與法律研究中心發布的電商稅收研究報告顯示,天貓、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10餘家第三方平台的B2C電商均已進行稅務登記並實施正常納稅。只有個別商戶,會通過不票或虛開假髮票進行避稅。相比之下,在C2C電商中,個人開的網店不繳稅或少繳稅的情況比較普遍,在2012年至2016年期間,少繳的稅收額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報告課題組按照所在行業平均稅負,測算了全國C2C電商少繳的兩個主要稅種即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的數額:與實體店相比,C2C電商2015年少繳稅在436.6億—614.33億元之間;2016年少繳稅在531.53億元—747.92億元之間。
而據媒體報導,有接近立法的專家曾表示,《電商法》中部分細則為“模糊化處理”,這可以看作是一種妥協,得益於電商平台對監管層的遊說和平台之間的博弈,未來仍有較大變數。
結語
無論如何,“野蠻生長”的行業終被納入監管,衝擊著數以萬計的代購飯碗。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電商法》的實施並非代購的終結,代購併不違法,偷稅漏稅的行為才違法。《電商法》是將代購從法律邊緣拉回正軌。同時,跨境電商的崛起規範了整個行業,但其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家政策的支持。
春節過後,觀望了兩個多月的呂萱決定再次赴韓,“走鋼絲”的生活還要延續,直到行業規範化、制度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