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消滅”摩拜
今天,共享單車品牌“摩拜單車”已經成為歷史,它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也成為其唯一的線上入口。但美團的大出行商業模式尚未跑通,即使有王興殺伐果斷的整合,摩拜到底能在美團體系內發揮怎樣的價值,還很難預測。被美團收購10個月後,摩拜經歷了創始人離場,部門整合和大規模裁員。今天,它連名字都改了——“摩拜單車”變成了“美團單車”,摩拜這個品牌將成為歷史。
作者| 馬程 編輯| 安心
1月23日,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佈內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團APP,摩拜單車將成為美團LBS平台單車事業部,由他本人兼任事業部總經理。
王慧文在內部信中表示,目前美團APP和摩拜APP均支持掃碼騎車,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
2018年12月,摩拜創始人、CEO胡瑋煒用一封內部郵件與摩拜徹底告別。此後,摩拜曝出開始進行人員優化、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消息。有員工在社交媒體爆料稱,摩拜會對與美團有業務重疊的部門人員進行優化,比如市場、財務、技術等,整體裁員比例在20%-30%之間。
彼時,全天候科技從摩拜內部管理層人士處獲悉,摩拜裁員確有其事,裁員幅度約在30%。據悉,摩拜單車團隊規模近千人,這也就意味著有近300人即將面臨離職。
“到現在,該走的都已經走了。”一位留下的摩拜員工提到,他們已經開始適應“美團員工”這個身份。
然而,相比已經發展成熟的外賣等業務,美團在大出行領域仍然缺乏建樹。上市前夕,美團宣布過去投入超過十億元的打車業務暫停擴張。近期,美團租車業務也因“商業模式無法跑通,很難實現盈利”被關閉。最近,美團打車拿到了京牌,外界猜測它或許又會展開新一輪的燒錢大戰。美團也在推進摩拜的精細化運營,但摩拜會在美團版圖中擔當什麼角色、發揮多大價值,還很難有定論。
王慧文在郵件中也提到,摩拜成員將在2月到底搬至美團總部大廈一起辦公。這意味著,摩拜團隊將離開2017以來一直常駐的曼寧大廈。這座位於亮馬河邊的三層小樓,外牆上還刷著專屬於摩拜的橘黃色。
這抹亮麗的橘黃色,將很快被美團統一的綠色取代。一位摩拜員工在微信朋友圈貼出一張“摩拜單車再見”的圖片,並感嘆說,“這一句再見,卻是再也不見”。
摩拜被收購的10個月
對於大多數普通摩拜員工來說,過去的10個月,如同經歷了過山車。
去年4月,美團對摩拜的收購剛剛完成時,王興曾現身摩拜的全員大會,並宣佈在職員工的位置不會變,摩拜也不會進行裁員。
王興還用滴滴和快的合併後曾進行大規模裁員為例,“(滴滴、快的)因為業務重疊率太高所以裁員,而美團和摩拜幾乎沒有重疊,就算有一小部分重疊,也會妥善安排。”
賣身美團之前,摩拜已經長時間未能完成新一輪融資,導致資金壓力愈發緊張。有媒體稱,在美團收購摩拜之前,摩拜挪用用戶押金超過60億元,拖欠供應商貸款10億元。摩拜也經歷了一波離職潮。
美團的收購,一定程度上為摩拜解決了燃眉之急。對於留下員工來說,反而是好事。
7月,摩拜被收購後首次召開戰略發布會,宣布全面免押金。胡瑋煒沒有再像過往一樣,神采奕奕地站在台上發言,而是選擇悄悄坐在一個角落裡觀望,似乎生怕引起注意。沒等主持人說完結束詞,她就匆匆離開了現場,沒有和媒體做任何交流。
摩拜是美團招股書上的一個“坑”,美團吞下了十多億的債務,這一點甚至在美團港股上市時,成為其股價破發的背鍋俠。
根據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所分析,從美團去年4月份公佈的摩拜收入及成本結構看,摩拜獲得的騎行收入(1.47億元)只夠彌補運營開支(1.58億元),固定資產折舊(3.96億元)則無法獲得任何補償。粗略估計,美團應承擔客戶押金高達80億元的負債。而美團因收購支付的總代價高達155億元,兩項相加,美團很有可能在摩拜的交易後實質性虧損200億元以上。
儘管王慧文提到,摩拜對於美團佈局大出行至關重要,不急於讓摩拜獨立盈利。但據摩拜內部員工透露,美團在收購後,便開始考慮降低虧損。
去年12月,胡瑋煒在宣布離任前,對媒體提到,摩拜被美團收購之後,幾乎沒有投入新的單車,但訂單量在不斷上漲。同時,她也提到,被美團收購的8個月以來,公司大規模地削減了成本。
摩拜告別了高速擴張的戰略,也不再和ofo等同行兵戎相見,打價格戰,進入了保守和精細化運營階段。而這一戰略,可能也會導致一些摩拜員工工作不飽和。
一位前摩拜市場人員對全天候科技提到,“美團沒有刻意的提到裁員,但是包括運營、技術在內的很多部分與美團整合後,人員明顯過剩。”同時,她提到,美團總部對出差、辦活動等日常的操作嚴格把控,不給發揮的空間,“實際是在變相逼我們離開。”
11月27日,摩拜運營主體“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股東工商變更。創始團隊中的胡瑋煒、王曉峰、夏一平以及投資人李斌全部退出,美團創始人王興成為大股東,佔股95%,美團聯合創始人兼CTO穆榮均佔股5%。
胡瑋煒被曝在這場為期3年多的“創業之旅”中套現近15億元,完成了階層的躍遷,成為人生贏家。
去年底,摩拜員工擔心的事件終於發生——大規模裁員開始。摩拜員工在脈脈等社交平台講述經歷,“週一早上被叫到,排隊,HR一個個的對談,很多都給了最後期限,26日之前必須走人,被裁員工的補償以n(在職年限)+1為準。”
這次裁員看起來毫不留情。摩拜官方回應稱,人員優化的最終目標是更好地聚焦核心能力,讓組織變得更加貼近業務,提升業務的推進效率。“也在同步進行招聘。” 但跟據多名離職員工表示,提供的內部轉崗職位非常少。
被離開的創始人
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
2015年底,一張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痛哭的照片在社交網絡瘋傳,一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當時,在正式宣布離開大眾點評前,張濤出席了一次與點評員工的聚餐。照片中,他他穿著藍色襯衫,外面還套了一件橙白相間的大眾點評工服,與大眾點評的其他幾位聯合創始人相擁而泣。
彼時,美團與大眾點評完成合併,張濤曾在公司內部傳達的郵件中稱,“寧可犧牲一部分運營效率,也要確保員工不流失……”
但事不遂人願。2015年11月10日,王興群發內部郵件,宣布“新美大”完成了高層架構調整,幾乎所有美團高管佔據新公司全部要職,點評系的聯合創始人大多退休或者離開新公司管理層,而張濤只象徵性地出任董事長職位,不再參與實際管理。
70後的張濤給外界的印像是一個擅長“長跑”的選手,慢公司的創始人;而70末出生的王興看起來更加“果決”和適合“打仗”。他帶領美團,僅用了5年時間,就成為有12年曆史的慢公司——大眾點評的勁敵。
二者合併後,有媒體報導,紅杉資本作為雙方的重要股東,在推動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併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兩者的合作更像是一場由資本方驅動的“包辦婚姻”。投資人的選擇、雙方業務的重合,甚至與王興在年齡、行事風格等方面的不同都讓張濤必須接受最後的結果——離開。
近年來,被收購過後,創始人出局似乎已正成為慣例。但在王興這裡,這個特徵更加明顯。從點評到摩拜,王興操盤的兩筆大的收購案中,對方創始團隊無一例外地全部離開。
王興的訴求很明顯——謀求絕對控制權。
2018年初,摩拜創始人王曉峰、夏一平,包括摩拜內部還有不少股東都支持摩拜獨立發展。美團曾經提出向摩拜投資6億美元,支持其進一步的發展。
但隨後,王興又收回了投資的offer。王興在《財經》的採訪中提到,最後採取收購而不是投資的原因是,“不希望滴滴ofo的教訓重演”。
美團收購摩拜時,華興資本為摩拜的獨家財務顧問。華興創始人包凡提到,“也許是ofo跟滴滴開戰後改變了王興的想法,他後來變得異常堅決,一定要全面收購。”
儘管遭遇了很多早期股東反對,但最後這項收購還是在4月初完成。包凡說,摩拜的股東中沒有人虧損,收益大約都在20%以上。此外除創始團隊外,所有投資人都拿到了一部分美團股票。
摩拜的中期投資人,啟明創投合夥人黃佩華提到,雖然最終價格並不及預期,但啟明也是美團的投資人,“我們對摩拜併入美團之後的發展充滿期待。”
胡瑋煒在摩拜賣身美團這一決意上投了贊成票。當被併購的大局已定時,她在微信朋友圈表示,“並不存在所謂的“出局”,在我看來一切是新的開始”。
去年底,胡瑋煒通過內部信宣布卸任摩拜CEO時,她稱自己完成了“階段性使命”,現在是放手的最好時機。外人看來,這封信帶著淡淡的傷感。
相比胡瑋煒,摩拜聯合創始人王曉峰在賣掉摩拜這件事上更加決絕——如果失去它,就選擇離開它。王曉峰和點評的張濤看起來有一些相似之處——兩人都對行業有極大的熱情,這樣的熱情幫助他們探索出了一條有價值的商業模式。兩人也曾堅決維持品牌的獨立。
賣身美團的談判結束後,王曉峰選擇第一個離場,只在微博上留下“時光飛逝,彷彿如昨”感嘆。
2018年4月,王曉峰安靜地出現在摩拜,宣布了離職的消息。
當天,正趕上一名員工結婚,這名員工拉上另外兩位名同事一起以“跳河”的方式慶祝。河邊站滿了圍觀的同事,不時有人拍手稱讚。胡瑋煒也拍下這個場景,發在了朋友圈。
王曉峰沒有參與到這場熱鬧的場景。當晚,他處理完所有的事宜,走出摩拜的大門,身上沒有背包。他伸手同身邊的同事告別,之後快步離開。
“王曉峰是真得把共享單車看作了一份事業”。光速中國創始合夥人韓彥至今還記得王曉峰第一次對他談起共享單車時的樣子——兩眼放光。當時王曉峰剛從Uber離職,“以前做Uber是把車連起來,現在我要做一件大事,我要把自行車連起來。”王曉峰告訴韓彥。
2015年底,韓彥第一次見到摩拜單車,王曉峰把它騎到上海新天地的一座辦公樓下,騎了20多分鐘一直喘氣。二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看,我真得把單車連起來了。”
王曉峰最初是反對賣掉摩拜的,但最後在股東們的驅動下,他還是在最後併購書上簽了字。
“他懂得創始人和CEO兩個角色分開。這哥們是條漢子,值得敬佩。”包凡提到。
王興不回頭
在業內,王興以雷厲風行和殺伐果斷聞名,他認定的事情,很難再有迴轉餘地。
2016年之後,美團要做成一個超級生活方式平台的野心更加明確——橫向2C圍繞吃和玩,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場景和更高品質的服務,滿足消費者所有關於吃和玩的需求;縱向2B做深,通過對產業的改造提升效率,實現真正的消費升級。
為了這一目標,王興先後上線美團打車,與滴滴開始正面交鋒;發布住宿分享平台榛果民宿app,與傳統在線旅遊(OTA)互搶客源。一度有人開玩笑,半壁互聯網江山都是美團的敵人。
沒有人可以阻擋美團的步伐。整合摩拜也是美團大生態鏈的必要部分。然而,王興卻低估了佈局出行領域的難度。
去年9月,美團在上市前期暫停了打車業務。此前,打車業務投入已經超過十億元,但收效甚微。
美團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外賣和到店酒旅延續成為美團的盈利支柱,但包括摩拜、美團打車在內的新業務毛利虧損額達到13 億元,是美團三大板塊中唯一利潤為負的業務。
對於上線某個新業務,王興或王慧文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就試試”。但上市後,留給美團的試錯機會不多,盈利的壓力,也許會讓美團放棄一部分虧損業務,而出行事業部將是下步考驗的重點。
去年11月,陳一舟賣掉人人網,引發了很多網友對王興掌舵時的校內網的追憶,也有不少人提議王興把人人網買回來。
但王興沒有回頭。不論是當年賣掉飯否和校內,還是在千團大戰中堅持到底,再到與大眾點評合併,以及站隊,公然與阿里對峙等問題上,他都表現的態度鮮明,執行的堅決。
公開資料顯示,王興出生於1972年2月,水瓶座。這個星座的人通常給人的印像是聰明,總有著新奇古怪念頭的革新者,追求獨一無二的生活,個人主義色彩濃重。在當下的互聯網界,一家公司的性格幾乎等同於其創始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