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1899人入選中科院最多
1月17日,全球最大的科學出版集團之一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了一年一度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8年共有1899名學者入選,來自229家高校、科研單位或企業。榜單按照38個學科分類發布。從學者所在單位來看,中國科學院系統囊括282名高被引學者,高居第一位。在高校系統中,清華大學以126人領先,隨後是上榜100人的北京大學和上榜91人的浙江大學。
上榜學者數量排名第四至十的高校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和同濟大學。
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統計(高校) 來源:上海軟科
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統計(非高校) 來源:上海軟科
盤點這38張榜單的頂部位置,絕大多數是業內聲名卓著的“前輩”,其中不少人的貢獻也在媒體和民眾間獲得了廣泛的認知。
神經科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是蒲慕明院士,他帶領中科院神經所團隊在2017年培養出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開創世界首例。排名第二的則是清華大學客座教授魯白。
不久前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張啟發院士排在農業與生物科學的第一位,他長期致力於水稻基因組研究,領銜出“抗蟲轉基因水稻”。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排在免疫和微生物學領域的第二位。他在對抗流感、禽流感和埃博拉等病毒方面作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中國畜牧獸醫界第一位女院士陳化蘭緊跟其後排在第三位。這個領域的榜首則是中山大學微生物學專家李文均。
中國氣象局的丁一匯院士排在海洋工程領域的第三位,耄耋之年的他講一門《高等天氣學》講了40多年。在他之後排名第四的崔維成是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設計師,隨著他的作品下潛過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該領域的第一和第二位分別是四川大學的林鵬智和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吳國雄。
西湖大學校長、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排在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的第四位。前三位分別是中科院的朱健康、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王曉東和北京大學的鄧興旺。
其餘部分學科排名前五的高被引學者如下:
材料科學:中科院的王中林、武漢理工大學的餘家國、復旦大學的趙東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俞書宏和清華大學的石高全。
物理學:復旦大學的張遠波、中國科學院的蔡榮根、大連理工大學的趙紀軍、南方科技大學的陳十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陳仙輝。
計算機科學:高被引學者分別為四川大學的徐澤水、南京大學的周志華、東北大學的張化光、四川師範大學的衛貴武。
化學:中國科學院的董紹俊、清華大學的李亞棟、浙江大學的彭笑剛、清華大學的李景虹和湖南大學的譚蔚泓。
醫學:清華大學的董晨、浙江大學的孫毅、浙江大學的鄭樹森、南京醫科大學的沈洪兵和南方醫科大學的徐希平。
數學:蘇州大學的何吉歡、中國科學院的范劍青、上海交通大學的廖世俊、中國科學院的白中治和上海大學的李常品。
經濟、經濟計量學和金融:北京大學的黃季焜、中國人民大學的艾春榮、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李奇、北京大學的林毅夫和清華大學的錢穎一。
愛思唯爾出版超過2500部數字化期刊,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細胞》(Cell)和《柳葉刀》(The Lancet)。在此基礎上,愛思唯爾提供大量科學和醫學方面的信息分析服務。
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的研究數據來自愛思唯爾旗下的Scopus 。這是全球最大的同行評議學術論文索引摘要數據庫之一。
附: 2018年各學科排名前十的中國高被引學者(部分學科不足十人)
澎湃新聞記者虞涵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