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全面啟動對海底稀土礦資源開發
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14日報導,日本將全面啟動對深海礦物資源的開發。由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組成的團隊將在政府的支持下於2月調查南鳥島周邊海域富含稀土金屬的稀土泥含量。此外,還將推進研究對沖繩周邊海域“熱水礦床”的開發。要實現產業化,需要準確掌握蘊藏量和品質。
“調查比預想進展得快”,作為日本內閣府研究項目“SIP”(戰略性創新創造項目)的一環而負責海底資源項目的石井正一笑著表示。2018年秋季先期進行的航海活動中,從南鳥島周邊5000米深的海底的25個地點採集了樣本,並在2018年度之內進行分析。
2019年也將推進海底地質調查,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和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將對稀土泥的含量進行準確估算。計劃2022年度在南鳥島近海進行試採。
從2014年前後開始,由東京大學和大約30家日本企業組成的民間團體就一直在南鳥島近海實施調查並開發採掘技術。東京大學教授加藤泰浩2013年發現了含有高濃度的用於磁鐵的釹等的稀土泥。日本政府也對開發提供支援。
加藤表示,“富含市場價值很高的稀土,而且從稀土泥裡提取礦物的工序也很簡單”。利用專用管道把稀土泥吸到海面,然後浸入酸中,就能將泥裡的礦物質提取出來。石井表示,“希望準確掌握資源量,儘早實現產業化。”
日本此前一直致力於開發位於較淺海底的熱水礦床。熱水礦床由含有金屬的熱水噴出後形成,含有銅、鋅、金等,位於水深1000米左右的海底,比較容易實施調查,日本已於2017年成功在沖繩周邊進行試採。
但是,要實現產業化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稱,產業化需要日均5000噸的開採規模。目前尚不清楚資源量是否達到照此規模計算可持續開採幾十年的水平。
在目前的情況下,開發上述資源能否盈利也是未知數。開採熱水礦床方面,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推算,設備投資需1183億日元,運營費用每年232億日元,開採期按20年計算,將虧損834億日元。如果是開採稀土泥,加藤等人2013年的推算顯示,大約需要16年能將約750億日元的設備投資回收回來。不過,關於兩種資源的推算均伴隨著各種假設條件。
石井表示,“為了促進民間企業參與,需要展示實現產業化後的整體情況”,打算通過“戰略性創新創造項目”來推進詳細調查,收集必要信息以供企業進行業務判斷。
中國、韓國、印度和俄羅斯也在推進海底資源蘊藏量調查。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SA)計劃於2020年前製定考慮環境影響等因素的海底資源開發規則。
日本資源能源廳表示,“在調查開採對海底環境的影響方面,日本擁有領先技術”。要想在發揮領先技術的同時推進產業化,需要連同企業一起基於調查結果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