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十大科學流言榜: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排第一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疫苗沒用可以不用接種?北斗地圖應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9年1月10日,智止流言,傳播真知――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位列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之首。
據記者了解,本次發布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指數數據的基礎上,從2018年發布的7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既有事關人體健康的“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疫苗沒用可以不用接種”、“洗牙對牙齒有害”、“家用節能燈致癌還有劇毒”,也有涉及食品安全和空氣質量的“咖啡含致癌物飲用會致癌”、“室外能見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禍”;既有對科學研究成果的誤讀“科學家發現人體最大新器官”、“宇宙牆為宇宙劃定了邊界”,也有對熱點話題的誤導“北極32℃高溫將導致北極熊滅絕”、“北斗地圖應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以下為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單詳情:
1.謠言: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流言:
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想要不生病,必須保證身體的鹼性環境。酸性體質的女性容易生女孩,鹼性體質的女性容易生男孩。通過食用鹼性食物、服用鹼性保健品、使用鹼性療法,可以改變身體的酸鹼性。
真相:
“酸鹼體質”本身是一個偽理論。自從十幾年前這個“理論”誕生以來,國內外眾多科學家、醫生和科普工作者,就一直強調它是一場騙局。關於酸鹼性體質,連一篇像樣的文獻、一點最簡單的科學研究都沒有。
2018年11月2日,美國“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羅伯特·歐·楊(Robert O. Young)在美國聖地亞哥法庭被判處賠償一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他當庭承認“酸鹼體質”是場騙局,自己也不是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學專家及自然療法師等,不具備行醫資質。
事實上,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其中很多反應對酸鹼度十分敏感,人體有一套強大、有效的調節系統,使pH值保持基本穩定,只會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波動。也就是說,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會改變人體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會讓人體變得酸性更強。至於“酸性體質生女鹼性體質生男”,更是無稽之談。
酸鹼理論的倡導者利用大眾對健康的渴望和對癌症等疾病的恐懼,大肆推崇偽科學的概念。一些逐利的商家,用這套理論給某些食品包裝上“健康”外衣,加價售賣。這對於普通公眾來說無疑是一次警示。除了“酸鹼體質”理論,當前國內還存在“火療保健”“生吃泥鰍”等各種“神奇”理論和療法。聽起來奇葩,但受誤導的公眾並不在少數。
點評:
科學是講究實證的,科學研究成果的正確性取決於其是否能被嚴密的證據所支持,並且能被重複驗證。儘管從表面看,“酸鹼體質理論”提出者似乎也能通過“嫁接”一些科學術語而自圓其說,但這種理論始終缺乏可重複驗證的科學證據(比如實驗數據),在科學實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得不到同行評議的認可和科學共同體的支持,只能算是“偽科學”,建立在其上的一切說法、產品、療法都站不住腳。
而現實生活中,之所以總有人舉出身邊的成功案例,為這些不靠譜的產品、療法辯護,並不是這些人在說謊,而是統計學上的“倖存者偏差”在玩魔術,即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後的結果,忽略關鍵信息。具體到“偽科學”的傳播上,人們只看到眼前接受相關療法後有效的個體,卻沒意識到這些只是極個別的數據,根本無法反映事物的全貌。面對任何一個有爭議的事件,如果沒有運用正確的科學思維,就很容易落入統計學的陷阱中。
2.謠言:咖啡含致癌物飲用會致癌
流言:
咖啡中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丙烯酰胺,飲用會致癌。
真相:
在對食物進行油炸、烘焙和烤製等高溫加工時,由於食物中的還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氨基酸發生反應,而使食物顏色呈現黃色或棕色,並散發出誘人香氣,這個反應被稱為美拉德反應。而食品中還原糖和一種叫天冬酰胺的氨基酸發生美拉德反應時,副產物中就有丙烯酰胺,其產生量受食物原料、加工烹調方式等因素影響差異較大。當焙烤、油炸等加熱過程超過120℃,食品中就會產生丙烯酰胺,且溫度越高、加熱時間越長,產生的量越大。
2018年3月底,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幾家知名咖啡公司銷售的咖啡產品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以警告消費者他們出售的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
咖啡之所以被和癌症聯繫在一起,與丙烯酰胺的2A類致癌物身份脫不開關係。按照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分類,丙烯酰胺被列為2A類致癌物。但2A類致癌物的含義是,動物實驗中具有明確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結果還尚未定論。丙烯酰胺雖然可導致大鼠患上多器官腫瘤,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學證據表明“通過食物攝入丙烯酰胺與人類某種腫瘤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因此其對人類只是具有潛在致癌性。
據《食品與化學品毒物學》期刊2010年刊載的《人類對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攝取量的預估》一文指出,當人體每日每千克體重攝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時,就會有罹患癌症的風險。
按此計算,一位體重55公斤的咖啡愛好者,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為143微克(55×2.6=143)。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為0.45微克,他每天至少要喝318杯黑咖啡(143÷0.45=318)才可能產生致癌的風險。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幾杯咖啡,遠不足以達到致癌劑量。
點評:
科學研究中,存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種方法。其中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務是解決物質由什麼組成的問題。定量分析適於分析危險損失發生的概率、頻率和損失程度等量度指標。
就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毒理學而言,脫離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一種物質的毒性必須基於使用的劑量來討論才有意義。毒性並非簡單的“有毒”或者“無毒”,而是對健康有多大影響。高溫烘焙的咖啡產生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也需要一個劑量的限定,只要不超過足以危害身體的劑量,它對人就是安全的。
3.謠言:疫苗可以不用接種
流言:
疫苗總“出事”,所有疫苗都不值得信任。而且疫苗其實沒有效果,不接種也沒關係。
真相: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製劑。到目前為止,疫苗是人類對抗傳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通過疫苗接種,人類已經消滅了天花,脊髓灰質炎病例減少了99%,白喉等傳染病發病罕見,麻疹、新生兒破傷風等疾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目前我國之所以能將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兒破傷風控制在較低水平,靠的就是極高的接種率。
不接種疫苗的後果很嚴重。例如未接種乙肝疫苗的新生兒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而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約90%以上將發展成慢性乙肝。如患乙肝後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其中1/4最終將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接種疫苗的效果有目共睹:1992年前,國內15歲以下人群中乙肝病毒攜帶者比例接近10%,開展計劃免疫接種後,已經下降到3%左右。可見疫苗在對抗疾病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只不過由於疫苗是用來預防疾病而非治療疾病的,它產生的效果不像藥物那樣容易被感覺到。
2014年12月,美國加州爆發麻疹疫情,近百人確診麻疹,而實際上在2000年,美國已經宣布“消滅了麻疹”。2016年,美國著名科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了一篇文章,通過對眾多研究和報告進行分析發現,未接種疫苗或疫苗接種不充分的美國人,在麻疹和一些百日咳爆發事件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這反映了公眾因對疫苗信心下降而導致的接種率降低,可能引發更大面積的傳染病流行甚至暴發。
誠然,問題疫苗事件的爆發值得我們保持足夠的警惕,但總體而言,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並且接種所獲得的收益遠大於可能由其帶來的危害。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害怕接種到問題疫苗而放棄疫苗接種,只有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才能夠形成廣泛的、有力的防禦。
點評:
每次有問題疫苗事件曝光,“疫苗不需要接種”的輿論都會甚囂塵上。做出一個科學判斷,必須要有統計學的思維,從個體來看,有可能接種無效或者產生副作用,但並不能以此推斷出“打疫苗沒用”。只有將疫苗的效果擴大到全國和全世界的人群範圍去考量,才能意識到接種疫苗的重大意義。
實際上,任何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價評價,都需要統計學家、疾控專家經過長期、系統的調研才能得出。僅憑眼前的個別案例就得出疫苗無效或者不安全不需要接種的結論,不是科學的思維方法。
面對形形色色的網絡傳言,我們都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才能免於被謠言和謬誤蒙蔽。
4.謠言:洗牙對牙齒有害
流言:
洗牙之後牙齦萎縮得更快,牙齒變小變松,牙縫也會變大,所以不要隨意洗牙,會把牙齒洗壞。
真相:
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洗牙不是為了美白牙齒,而是去掉牙面的細菌、牙結石、色素等。
牙齦與牙根麵之間不是緊密附著的,而是存在一條0.5-2毫米的淺溝,稱為齦溝。齦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適宜區域。這些菌斑不斷堆積,久而久之就成了牙結石。牙結石會不斷“吃掉”牙齦,造成牙齦發炎萎縮,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牙結石開始是乳白色的軟垢,會因逐漸鈣化而變硬。也就是說,牙結石其實就是一坨硬邦邦的細菌。它們“幫助”我們填滿了牙縫、“固定”了牙齒、遮住了暴露的牙根。
當我們通過洗牙清除掉這些牙結石後,牙根重新暴露了出來,牙齒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熱水會覺得酸。至於牙縫變大、牙齒鬆動,那說明牙齒本來就有問題,很可能牙齦已經開始萎縮,並不是洗牙導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時清除牙結石,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洗牙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口腔疾病,而不是治療。真正了解口腔健康之於人體的重要意義,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積極採取正確的處治措施,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健康的口腔環境。
點評:
先後不等於因果,把先後關係誤認為是因果關係,是我們經常犯的一種思維錯誤。因為洗牙,所以“牙齦萎縮得更快,牙齒變小、變松,牙縫也會變大”,是典型的把先後關係當成因果關係。
事實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常常並不一定是表面所展現出來的,而是需要嚴密的分析和推理才能得出來的。
洗牙這個流言還涉及對事物的利弊關係的認識。比如現在的技術條件下,洗牙的過程往往令人不適,洗完牙後牙齒會對冷熱更敏感,這都是其“弊”的一面,但洗牙“利”的一面是讓牙齒更健康。如何選擇,就很明確了。
5.謠言:北斗地圖應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流言:
2018年5月上線的北斗地圖App使用的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可以替代美國的GPS。
真相:
北斗地圖不等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歐盟伽利略系統(GALILEO)構成全球四大導航系統,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這些系統一般由衛星、地面站和用戶終端構成,負責提供經度、緯度、高度等位置信息,是國家建設的“大國重器”。從2018年年底開始,北斗系統服務範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與百度、高德、Google地圖一樣,北斗地圖屬於地圖軟件,主要提供的是基於位置的增值服務,比如把位置顯示出來,規劃路徑、提供擁堵情況等。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地圖,有很多手段可以進行地圖的繪製,包括遙感衛星、地圖觀測車、無人機觀測、用戶反饋等等。
所以,北斗地圖並不意味著一定是使用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地圖。手機地圖到底採用了哪個衛星導航系統來做定位,主要取決於手機的硬件,手機中裝載了哪個導航定位系統的芯片就能用哪個系統來定位。如果你的手機不具備支持北斗系統的硬件,那麼你下載了北斗地圖App也跟北斗系統沒有關係。
點評:
這條流言實際上是在蹭“北斗”的熱點。北斗系統是我國的大國重器,“代替GPS”的說法又和民族自豪感緊密相連,造成其廣泛傳播。
質疑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對於和熱點貼得很近的“亮眼”消息,就更要保持質疑精神。比如面對這條消息,就需要動用自己的常識和邏輯去判斷:消息的發布渠道是否權威?導航系統到底是硬件決定的還是軟件決定的?所有手機都可以使用嗎?…..
多問幾個問題之後,流言是真是假就不難判斷了。
6.謠言:家用節能燈致癌還有劇毒
流言:
節能燈泡是誘發多種癌症的超級癌源,其釋放的紫外線會導致皮膚癌,並且含有劇毒物質汞元素。
真相:
此流言的所謂依據是:美國Live Science曾撰文稱,紐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通過試驗,證明節能燈泡在使用時比普通燈泡發出的紫外線輻射更強。
然而,這篇文章的有關原始表述是:“節能燈釋放出來的紫外線輻射可能損害人體皮膚細胞,讓人過早衰老,甚至可能導致致命的皮膚癌。”文中提到的研究使用的細胞是泡在培養皿裡體外培養的皮膚細胞,並不像我們身體上的細胞有表皮的保護。其次,該實驗對皮膚細胞進行了近距離(2.5厘米)、長時間、大輻射量的節能燈照射,這與生活中的實際狀況相差甚遠。
節能燈實際上是一種緊湊型、自帶鎮流器的日光燈。通電後,燈管內的汞原子釋放出人眼看不見的紫外線,紫外線打到燈體內壁上的熒光粉塗層上,然後再轉變成可見白光。這種利用紫外線進行發光的方式,可將更多電能轉化為光能,從而達到省電的目的。
國內外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節能燈的紫外線輻射的總能量只佔節能燈釋放總能量的6‰。也就是說15瓦節能燈的紫外線功率僅為0.09瓦,而且,節能燈裡的長波紫外線不會穿透人體的真皮層。
一般來說,只要符合我國《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標準的合格節能燈,都能把紫外線輻射量控制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上述文章中還指出:節能燈泡中含有一種劇毒物質——汞元素,一旦人體吸入了2.5克該物質,就會死亡。
汞是有毒的,這一點沒錯,攝入超過一定劑量會致死。其實汞中毒是常見的職業中毒,主要發生在生產中長期吸入汞蒸氣或汞化合物粉塵。短時間吸入高濃度汞蒸氣及口服大量無機汞也可致急性汞中毒。一隻節能燈中只有幾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燈裡面,即使燈打碎了,也要幾百隻燈同時碎掉,並且是在一個很小的密閉環境下,全被一個人吸入才有可能對人造成危害。現實中發生這樣的事,概率幾乎為零。
點評:
科學實驗所得出的結論都有限定條件,不能任意擴大適用範圍。流言中提到的“節能燈釋放紫外線”是一個實驗結論,它限定了條件:研究使用的細胞是泡在培養皿裡體外培養的皮膚細胞,進行了近距離(2.5厘米)、長時間、大輻射量的節能燈照射。這種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具備,實驗結論也就無法簡要地解釋為“家用節能燈致癌還有劇毒”。
由於長期的宣傳,人們對“汞中毒”有一種恐慌,而其實任何物質只有達到一定的劑量和強度,才會引起中毒。脫離劑量談毒性,在科學上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我們對很多化學物質的毒性都存在類似的誤解。
7.謠言:科學家發現人體最大新器官
流言: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遍布人體的新器官——間質。它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真相:
2018年3月27日,美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人體組織中一種新的間質組織結構及其分佈》的論文。
美國NBC和CNN新聞採訪了該課題的負責人之一Neil D. Theise(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Theise在採訪中提到:“一開始我們覺得間質是個有趣的組織,但是仔細想想它和器官也有些相似之處。我們已經觀察了間質的結構,也正在進一步研究它的功能”。
於是,這兩家新聞媒體提煉了作者的“感覺”和“想像”,分別發布題為《間質: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和《新發現人體最大器官》的頭條新聞,並迅速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新器官”報導狂潮。國內一些媒體和將這些新聞觀點翻譯後,更是打出各種搶眼標題。
然而,當仔細閱讀過論文原文後,會發現無論是題目還是正文,通篇找不到新器官(New organ)的說法。
間質(間隙組織)是什麼?其實單單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它目前還僅在組織層面,離器官差著一個等級。間質的“廬山真面目”其實就是若干結締組織、膠原蛋白和內襯細胞組成的網狀微型液體腔。把這樣一個非典型的簡單構造稱作器官,實在牽強。
事實上,“間質”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過間質的相關報導了。從論文原文對間質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觀察到的間質是人體內能夠容納細胞外液(即間質液)的組織空間,這和很早前就提出的“細胞外間質”屬於同一範疇,所以它既不是最近新提出的,也算不上是首次發現。
這篇文章的“新”並不在於“發現新器官”,而是首次採用了一種可以對人體組織進行實時觀察的技術方法——激光共聚焦顯微內窺鏡檢測法,觀察了一些已存在的組織結構。與其說“發現了間質”,不如說“看清了間質”更恰當。
點評:
科技新聞通常都涉及一些專業性知識,有時科學傳播的內容與科學家原始的結論存在較大差異,造成了“誤導”,其中既與大眾媒介專業知識不足有關,也與媒介要突出“眼球效應”有關,這條“科學家發現人體最大新器官”就是這樣的例子。
對於以下情形的成果,媒體尤其要注意不要誇大其意義:非結論性的;與以往結論差異太大的;與主流觀點發生衝突的;基於小樣本或代表性不足的樣本的;將動物實驗得出的結論向人體延伸的;只發現統計相關性的。特別是對於那些聲稱向現有假定發出了挑戰的成果,要更加謹慎地處理。
8.謠言:宇宙牆為宇宙劃定了邊界
流言:
在距離地球一百億光年之外的波江座裡,有一條橫跨35億光年的真空帶,也就是所謂的宇宙牆,為宇宙劃出了邊界……甚至,我們有可能是由某種更高的文明培育起來的試驗場。
真相:
這完全是一則假新聞:其始作俑者不知是誰,那些文字略有不同的“報導”也都是相互抄襲的。
我們先來看看這則假新聞所引用的《新科學家》雜誌的報導。該雜誌在2018年10月17日發布的新聞中,提到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被命名為亥伯龍神(Hyperion)的巨大原始超星系團(proto-supercluster),打破了形成最早、質量最大的紀錄,並配發了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發布的圖片。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天文學家們就在觀測中發現了這種由許多星系組成的、長條形的大尺度結構,被天文學家們戲稱為great wall ,可以譯為星係長城或者星系之牆(國內當時一般翻譯為“巨壁”)。
這樣的結構並沒有什麼太神秘的性質,以往也已經發現很多次了,算不上什麼特別重大的新發現。這一次發現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比以往發現的類似結構更大、形成更早。大多數英文媒體(包括《新科學家》)的報導也主要是強調這一點,而並非中文假新聞那樣說這是宇宙邊界之牆。
進一步的檢索發現,原來早在2007年11月21日,《新科學家》就發表過一篇題為《巨洞:另一個宇宙的印記》(The Void: Imprint of another Universe) 的文章,很可能就是這些“宇宙牆”之說的源頭。
這篇文章介紹的是當時的一個發現——巨洞(void)。這些巨洞周圍環繞著一些星係長城,但它們並不是如假新聞中所想像的那樣,如同一堵牆那樣把巨洞和宇宙的其它部分分隔開來,實際上巨洞有點像海綿中的洞洞一樣,每個巨洞都連著多個其它巨洞。另外,巨洞也是相對的,很多的巨洞中並不是一個星係都沒有,只是相對比較稀少而已。
也許本次假新聞的砲制者在了解到《新科學家》關於“星係長城”的相關報導後,把以往的這些小道消息匯總成了這篇聳人聽聞的假新聞。
同時,由於他們誤解了“巨洞”和“牆”這些詞的含義,於是就想像出了一個完全被牆包裹著的神秘宇宙來。這可以作為一個科幻小說的題材,不過並不是我們實際生活的宇宙。
點評:
這條流言仍涉及到的是科學傳播的準確性問題。準確性是科學傳播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其次才是趣味性、貼近性等。有些科學傳播者,在沒有經過科學研究者認可的情況下,會在原始結論基礎上添加自己的想像,以嚴肅新聞的形式傳播,結果造成了社會認知的誤導,這是不可取的。
科學研究中,可以根據原有的知識積累提出合理的“假想”,但這種“科學假想”不是臆想,更不是幻想,需要找到充足的證據後才能作為科學發現來傳播。
9.謠言:北極32℃高溫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流言:
北極32℃的高溫導致冰川迅速融化,北極熊不得不跋涉更遠的距離尋找食物。至少從本世紀初開始,這個距離已經超過了北極熊體力所能支撐的範圍,它們最終的結局,是溺死在海中,或者餓死在無冰的環境裡。
真相:
32℃的北極顯然和人們印像中白雪皚皚的景像差異巨大。這次新聞事件中,大家關注的最高溫地點出現在歐亞大陸西北角的挪威西北部海岸,包括峽灣區(北緯60°附近至66°34′,即北極圈地區)和挪威北極地區(北緯66°34′至北緯71°附近,歐洲大陸最北點)。該地區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溫度本來就比同緯度的北極地區要暖和一些,出現32℃並不奇怪。
更重要的是,某些新媒體所表述的“北極”令公眾產生了誤解。“北極”包括的範圍很大,從北極圈到北極點,南北跨越20多個緯度(直線距離2600多公里),此範圍內都可以稱作北極地區。北極地區也不是我們平素所想像的,一進入北極圈就是冰天雪地。北極圈裡也有茂密的森林和開滿鮮花的苔原,有很大的城市,有牧場和農莊。所以說很多人混淆了一個概念,一說北極就認為是北冰洋的浮冰區,那裡如果達到32℃的話,當然是很可怕的。
全球氣候變暖是跨越國界與種族的共同話題。而北極作為全球氣候的放大器,增暖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由於氣候變暖,北極熊的冰上狩獵期和狩獵面積減少,的確對生存造成一定影響。夏季沒有趕上向北退縮的浮冰、留在陸地上,就很難捕食到獵物。但這不能說明和32℃有什麼具體關係,挪威西北海岸本來也不是北極熊的棲息地。
目前北極熊的數量約有26000只,分成19個種群。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的評估是,這19個種群裡有1個在增長,3個在衰退,6個趨勢穩定,剩下9個數據不足。關於北極熊的數量,根據北極熊研究和保護領域最權威的加拿大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機構發表的2018年北極熊數量和趨勢預測地圖,截至2018年7月的數據預測來看,總體來說,北極熊數量在2018年展望為“穩定到上漲”。所以,說北極熊“正在滅絕”並不准確。
氣候與環境的變化牽動著全球的“神經”,滅種危機雖尚未到來,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漠視環境發出的警告。畢竟,北極熊只有一個北極,而人類也只有一個地球。
點評:
這個報導引發爭議,其實也反映出人們的一種思維定勢,也稱為“慣性思維”。先前形成的知識、經驗、習慣,都會使人們形成認知的固定傾向,從而影響後來的分析、判斷,形成“思維定勢”。思維定勢既有積極的一面,比如很多時候可以省去許多摸索試探,提高效率。但它也有消極的一面,容易使我們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思維方法。
此報導中,一提到“北極”,很多人會按思維定勢想到冰天雪地,這種地方出現32℃高溫,那還得了!再加上“冰雪融化、北極熊消失”也迎合了人們對全球變暖的擔憂和保護動物的願望,更助長了流言的傳播。其實在北極圈以內的低緯度地區,夏季不一定有冰,有些地方氣溫還比較高,這就與人們習慣的認知有偏差。這正是思維定勢消極面的一種體現。
10.謠言:室外能見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禍
流言:
2018年7月底8月初,北京城大氣能見度很低,肯定又是遇到重污染了。凡是能見度低,就是重污染惹的禍,二者之間是可以畫等號的。
真相:
能見度是指視力正常的人能將目標物從背景中識別出來的最大距離,單位是米或者公里。能見度越高,我們看遠處的東西越通透,反之則看不清楚。
能見度高低主要受四個方面因素影響:顆粒物濃度、化學成分、相對濕度、太陽輻射。
我們常說的“空氣質量”只代表顆粒物濃度。夏季“桑拿天”濕度較大,就像洗完澡後的衛生間充滿水汽,對陽光散射作用明顯增強,導致光線投入到人眼中的量減少,所以能見度降低,從視覺上,這和顆粒物濃度高導致的污染天氣很像,所以會容易被誤認為“空氣質量重污染”。
在氣溶膠顆粒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當空氣濕度增大時,氣溶膠顆粒吸濕增長會使能見度下降。也就是說,即使空氣中氣溶膠顆粒濃度不變,大氣也會因空氣濕度增大而導致能見度下降。例如在海邊,能見度有時會非常低,然而空氣中氣溶膠顆粒濃度非常低,這都是濕度對能見度的調節作用。
此外,北京空氣重污染預警並沒有把能見度作為製定標準的指標,其參考的是空氣質量指數,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成分的濃度。
點評:
這個流言之所以傳播,既反映了人們科學知識的不足,思維定勢的束縛,也反映了科學思維的欠缺。
重污染只是能見度低的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重污染會造成室外能見度低的現象,但反過來未必成立,即室外能見度低不一定都是由重污染所致。理解了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能夠甄別很多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