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4小時演講全文帶你看懂微信帝國是如何打造的
與往年相比,2019微信公開課Pro的最大不同是,微信背後的那個男人——張小龍——並沒有在主論壇上亮相。不過,1月9日晚間,在本次活動的“微信之夜”環節,伴隨著《In My Secret Life》的背景音樂,張小龍還是如約而來,並發表了一場依然金句滿滿的演講。
19 點半稍過,張小龍登場,開始了自己的分享。
金句摘選
- 朋友圈是一個推廣人設的地方。
- 閱讀本質上還是一個小眾的產品。我們找到一個機會,希望用戶專心看文章,這也是“看一看”的來源。
- 我是作為一個做產品的人在跟大家聊天。
- 我們在研發AI 的微信,但我認為AI 應該是默默發展,躲在產品之後。我可能也是對AI 的未來表示擔憂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AI。
- 我很少在公開課提到微信支付。其實它不需要被提到,因為它已經做得特別好了。
- 紅包來說,雖然特別成功,但還是有改進的空間。我們意識到,發紅包越來越成為一個金錢的交易,但是缺乏感情。這是不對的。
- 我做決定,經常思考最這個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微信從來沒有圍繞KPI 工作過。
-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帶領大家做出一個十億級的產品,我很自豪。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過產品分享我的價值觀。
演講全文
以下是他的演講部分,略經編輯,非微信官方整理。
大家好,我是張小龍。
每天都有人在吐槽微信,每一天5 億人吐槽,有1 億人在教我如何做產品,這很好;而關於參加微信之前,也有很多思考,最終還是決定要來。因為這是一個持續了多年的行為藝術,突然停止就不太好。
我自己並不擅長演講,在演講方面是非常業餘;但是還是希望與大家有一個面對面的交流。特別是在今年的時間點,因為今年是微信8 年,而在2018 年8 月的時候,月活躍登錄量超過10 億,這是一個很大的里程碑——但事實上微信方面並沒有公佈,但其實還是很值得慶祝的。
微信7.0 版本發布之後,有5 億人吐槽,有1 億人在教我如何做產品,有8 億人看不懂——但其實它有很多的維度,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都是最好的。所有說出來的,未必會被很多人理解,但是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理解就好,就像微信的啟動頁面一直是一個人站在地球面前那樣,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而且人的想法會不斷改變的。
很多APP 都將自己的啟動頁變來變去,但是微信不會變。有人說,微信是互聯網界的一個異類,對此我表示很驚訝也很自豪,因為異類也意味著優秀;但微信的不同並不是刻意的,只是因為它所堅守的底線不同。舉例說,快要過年了,很多APP 都會更改圖標,就像是番茄炒蛋一樣;但是微信不會變。
那麼,微信為什麼要堅持?
很多人對微信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誤解,很多在自己看來是常識的東西,卻很多人卻不能理解。之所以將自己的分享放在晚上,是因為自己很有可能超時,而且如果是在晚上,超時的空間是非常充分的。
什麼樣的問題是好產品?喬布斯當年有十個原則:有創意的、有用的、優美的、非常容易使用、含蓄的、誠實的、經久不衰、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浪費太多資源、少即是多。
這是迪特·拉姆斯對硬件設計的十個原則,但是我把他轉化成軟件的原則。這有助於理解為什麼微信是與眾不同的。之所以微信不會隨節日而改變,不是因為克制(微信的字典裡其實沒有克制),只是在堅持產品原則。微信是堅持自己的原則,然後呈現給用戶。我當年做foxmail的時候,也想做好產品,這受益於微軟。感謝微軟。
舉一個例子,在PC 時代,瀏覽量最大的頁面是IE 瀏覽器的404 頁面,那麼微軟為什麼不再此處放一個廣告?同樣的,為什麼微信不再啟動頁放廣告?其實用戶使用微信的時間,也許比陪家人都多;某種意義上,微信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是我們並不希望用戶每天都看到自己的朋友臉上貼著一個廣告。
最近我們推出了微信7.0,有很多吐槽;但是我們不能搞投票,這樣衝突太大了。所以我們就採用了我們的產品決策;我自己用了兩個月的新版之後,就覺得用不回去了,所以就選擇了現有的版本。
很多人會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其實我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我可以回顧一下微信的成長經歷。當年,我真的給Pony 寫了一封郵件,這個故事是真是的;但是我的確沒有去寺廟,很多故事也是不真實的。很多想法,其實都是靈感;上帝可能是一個程序員,在某個時刻將靈感編碼給你——但它不會無緣無故給你,還是要有所準備的。
就像當年,我在QQ 空間中做閱讀空間,其實有很多博客比較流行,我們可以通過郵箱訂閱;同時我們增加了廣播。它只是QQ 郵箱的一個子功能,不能做的很大;後來當凱文·凱利出來的時候,智能手機到來,我不用QQ,那我就做一個給少數人用的溝通工具吧。
後來就湊了10個人作微信,2個安卓,2個ios,2個塞班,2個後台,1個UI,一個我自己,還有一個實習生——這就是微信的起源。
當時我們很忐忑,因為不知道怎麼樣。當時微信的用戶量特別少。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微信的用戶量都特別少,對於一個新產品來說,讓人接受很不容易。但是我們有一個原則, 如果一個產品如果沒有獲得增長,就不應該去推廣他。所以在前五個月,我們沒有推廣他,目前是看看用戶願不願意使用。
後來,我們看到了一個自然的增長線。這時候,我們意識到可以推它。然後,當時挺害怕的,因為有個情況是對運營商構成了威脅,在這種壓力下,我們不敢去獲取用戶的手機通訊錄,其實手機通訊錄是獲得用戶的一種方式——所以只能藉助QQ 通訊錄來獲取好友,並有挑選。
所以我特別慶幸做了很多正確的決定,比如說第一我們沒有批量導入通訊錄,讓用戶去挑選;第二,我們沒有在它未經驗證的時候去推廣它——這樣就決定了它在起飛的時候是很健康的。後來的發展,我就不再展開了。
對我自己來說,我覺得很幸運,因為能夠與它一起成長,達到10 億日活。這樣的一個時間點,回顧一下我們8 年的出發點是什麼?對每個領域的思考是什麼?微信的未來是什麼?
我在這裡講一個話題。微信的初心是什麼?
這是我第一次用“初心”這個詞,因為我覺得它很平庸,我更想用“源動力”來形容,但你們可以用初心來理解。初心很氾濫,很容易找到。源動力是很強大、要克服很多困難才能達到的一種東西。
我把微信的源動力總結為兩點:
1,作為一個工具,微信是希望自己做成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性產品。
我熱愛工具,甚至很偏執——就像我從頭到尾一步一步做foxmail 一樣。這也是我們對微信的期待,因為做工具也不容易。中國有十幾億用戶,其實大部分的用戶已經習慣了很糟糕或者被強迫的一種用戶體驗,很多人認為開屏廣告是理所當然的,很容易使用,過一段時間就適應了,但是就像我們面對今天手機裡的信息一樣——最可怕的不是垃圾,而是你認為垃圾是正常的。如果你知道好與不好,就容易做選擇。我們要做一個好工具,使之成為用戶的朋友。
什麼是與時俱進?它指的是微信作為一個軟件的不斷更新。微信畢竟不是一個硬件產品,買回來放在這裡用十年八,微信必須要變化,也要不斷迭代。微信的一個口號是“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為什麼是一個,而不是一種?
因為我覺得,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句話聽上去太普通了,而“一個”,就變成了微信專用的一句話。這是我的直覺,雖然從語法是有問題的。如果一開始是溝通工具,就限制了未來的成長空間;但是如果能夠深入生活,會更好一點。
比如說你使用微信支付、搖一搖,其實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當時發布“附近的人”的時候,我們也很忐忑,之前沒有這樣一個工具,不知道大家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會帶來什麼變化,我們對未知有著恐懼。
所以,我很慶幸定義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現在大家都在用很多東西,比如微信紅包、微信公眾號、微信支付、朋友圈等等,這樣看來,這個定位是比較合適的。
2,幫助創造者體現價值。
當年,做微信公眾號的時候,我還給Pony (馬化騰)發消息,Pony 還會郵件問我“垃圾信息怎麼樣呀”之類的。我說“沒有垃圾信息,都是公眾自願訂閱的”。
我們的出發點是什麼?幫助創造者體現價值。如果沒有這個出發點,就混亂了。我們並不想做成一個追求流量的平台,不想把自己做成一個SP的核心平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比較短視的。
我們試圖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互聯網解決了距離問題,我們希望擁有好的服務的人觸達它的用戶。所以我們舉了很多例子來說公眾號能夠怎麼樣怎麼樣,比如說我們可以幫助盲人按摩師來獲得用戶,這個盲人就不需要一個按摩地點了,他的服務質量就變成了優勢。
它的公眾號就變成了它的品牌。這種品牌不是騷擾的,而是認可的人才關注的。
所以,我們的源動力,盲人的例子說明,信息不對稱讓創造價值的人難以體現自身價值,我們希望體現這些價值。後來小程序、小遊戲也是這種考慮,希望創造價值的人獲得回報。前兩天,我朋友發朋友圈,說盲人按摩師居然也使用小程序。我覺得很開心。
這就是我們的典型場景。
所以我們平台的出發點,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小遊戲等等所有的舉措,都是圍繞“幫助創造者體現價值”這一個點展開的。
實際上,很多業界的東西,我都是看不懂的,比如說很多APP 都是爭奪用戶的停留時長。但是用戶的時間是有限的。
互聯網的使命就是幫助人類提高效率,替換掉之前因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一些弊端,比如說完成高效溝通——微信當年沒有標出“已發送”、“發送成功” 這樣的功能。為什麼呢?因為最有效的發送方式就是發出之後,就不用再看了。這就是最高效的。如果還要持續關注,效率並不高,浪費時間。
同樣的,資訊類的App就是快速獲取你想要的信息。搜索引擎也是如此。當然,娛樂類的App,用戶也許願意瀏覽,但即使是連續劇,用戶也會雙倍速度看來,這樣比較不浪費時間。
所以,我們也根本不會做停留時長的統計。大家覺得,怎麼可能呢?
當年人們都說是眼球經濟,很多頁面都要強制看廣告來翻頁,這樣可以增加PV,現在很有公司在這樣做。我覺得,這並不是幫助用戶。
關於停留時長,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微信發展到今天,很多人好友增多了,會花很多時間刷朋友圈,但是,我們的數據告訴我們,從朋友圈功能發布之日到現在,用戶在朋友圈花的時間其實是沒有變化的,基本上每天會花半個小時,不管好友是否增加。
其實人是很有趣的動物,會自我調節自己的時間。比如朋友圈東西多了,我就刷快一點,但用戶不會按照你的內容來分配時間。如果非要讓用戶停留,用戶的效率反而降低了,也會很容易離開。
每個人每天都有24 個小時,互聯網人的時間每天不應該花在手機上,我們希望用戶多和朋友見見面。我們希望用戶能夠花盡可能少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說發消息。我有時候想不起來要發消息的人的名字,如果能夠有幫助回憶的信息,我認為這個事情就比較重要了。
我的語速在默默增加了。我們休息五分鐘。
大家好。我們繼續。
我記得上一次如此長時間演講是在內部分享,本來是三個小時,後來變成了八個小時。今天不會用那麼長時間。我需要停頓一下,因為這樣的情況很少,平常都是對話的方式。
剛才講了微信的源動力。圍繞小程序,我來講講。
很多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三年前,大家其實都不太懂,但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參與,這是件好事,但我們並不擔心競爭。現在很多廠商做的很像,甚至接口很一致,但我們不認為是威脅。差別在於源動力是什麼,如果借用小程序做流量生意,我自己一點都不看好。
也就是說,如果讓自己好,讓別人不好,沒有好結果的。
我們的源動力不是流量價值。很多人看不懂小程序,說我們為什麼要去中心化。但明白我們的原動力,就明白我們的小程序為什麼有這樣的做法——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話,如果我們壟斷了幾個頭部應用,就沒有外面的同事。看起來騰訊可以從中短期獲利,但整個生態就沒有了。哪怕騰訊投資的公司也要遵守規則,否則只會損壞公平性。我們更看重平台的健康度,而不是為了扶持流量和內部產品。
前兩天,國內第二大遊戲公司擔心我們滅掉它們,其實擔心是多餘的。但在這裡,我也要澄清,我們投資的公司也要公平對待。大家認為我們有所傾斜,也算是我們做的不夠好。我們要保證對所有公司,包括我們投資的公司,是一視同仁的。
所以簡單回顧一下小程序。有三年了,看起來挺慢的。
它是一件很出格的事情。當時的我們還沒有想清楚就發布了,此前沒有做過。我們這樣做,是為了給自己的團隊壓力,就是一定要做,逼著團隊去做,知難而進。
我們宣布舉辦“小程序公開課”的當天晚上,我們還商量過小程序會有幾種死去的方法,其實我們並不樂觀——因為很難。但我們一定要做到。為什麼我們認為一定要做到?為什麼小程序是未來?
因為APP的體驗並不好,網頁體驗也並不好。公眾號的體驗其實比網頁好很多。我們要保證任何業餘的作者的排版都會很好。小程序也做了很多排版的限定。但它畢竟是一個生態,很難從消費者那裡得到驗證。這需要耐心,所以我們也用了兩三年的時間來培養。
我們不希望小程序成為流量紅利——這對用戶沒有好處,這對平台更是損傷。我們希望有價值的小程序慢慢進來,口子慢慢打開,因為這是一個慢慢的過程。前幾天我看到很多好的案例。包括線上和線下。
當然,因為它還不完善,所以我們要做很多事。我想提幾個我們做的重點。小程序在線下通過掃碼,線上通過搜索和社交獲得。社交大家用起來方便,但是搜索我們做的還不夠好。
我們的目的是搜索直接到達小程序內部的數據,我們現在還沒有做的很好,但是我很開心,內部團隊已經有人在做了,並且有一些初步的成果可以出來。這也是小程序和APP的一個特別大的區別點。現在的APP都是孤島,信息是難以連通和被搜索到的,但是小程序,我們希望可以。我們希望資訊類的也用小程序來做。
另外一個,我們正在完善小程序的評價體系。舉個例子,搜索一個小程序但會出來很多結果,我們不知道哪個好,我們希望有用戶去進行評價。這也是我們團隊在做的事情。
小程序未來不會做發通知的功能。並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它帶不來好處。所有的小程序都發通知,就不好了。很多APP 都在發通知,就變成了垃圾短信,用戶很煩。如果小程序能發,就變成了信息淹沒了。這並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我們會想辦法,會讓用戶在願意接受的情況下或者需要的時候實現可以發通知。
此外,很多人關心小程序的找回和重複訪問問題。我們推出了首頁下拉,但是還不夠,需要優化。
我們考慮的是C 端用戶的感受,而不是D 端(也就是開發者)。
微信7.0版本有個功能:強提醒。也許大家用的不多,覺得是個人之間的。我們做強提醒的目的,是為了覆蓋到線下場景。比如說排隊,我不需要一直排隊,而是等待強通知。所以它的本意是用在線下場景中,在用戶需要提醒的時候來提醒。
對於用戶和小程序之間的關係,還處於未完成狀態,我們會加強去做,但不會讓它粗暴地發生。
對於小遊戲的成長,其實我並不是很滿意。因為我的目標並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產生一些創意性的小遊戲。如果說回到原點也就是小遊戲的源動力,公司並沒有要求我們去做,微信也沒有收入壓力,因為服務做好了,收入就會產生。
我們希望小遊戲走到何處?我做過內部分享,後來資料流出來了。但是實際上,有價值的東西卻沒有流出來。
小遊戲是一個關於創意的平台。所謂創意,我們與大家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外界的理解是一個遊戲有了小遊戲的殼,但我們認為小遊戲是一個需要創意的地方。所謂創意,指的是小遊戲是一個載體,它可以承載各種各樣的創意。
比如說,小說家本來寫小說,但後來小說已經不能承載,就來做小遊戲。我們確實看到了這樣的創意。我們希望一個小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學習開發,也能開發出一個小遊戲,發揮自己創意,比如說智力類型的遊戲。我對團隊說,我不希望看到收入增加了多少,我希望看到小遊戲多了很多創意。我看到一種現象,很多好的遊戲是沒有做過遊戲的人做的,裡面出現了從來沒有人見過的遊戲內容。
我是這樣來衡量小遊戲的成功的。我認為小遊戲要有創意,並通過創意獲得回報,才是真正的成功。這樣才是最有價值的。
這個目標是挺難的,但是平台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如果沒有夢想,很容易就變成流量平台。
這是我們作為平台對小遊戲的期望。希望它是耳目一新的,
關於微信公眾號的情況,大家都在關心,說是流量紅利沒了,公眾號怎麼辦?因為很多人在做公眾號。當然,流量紅利不是我們關心的重點。
在座有多少人在做公眾號相關的工作?很多人哈,但這個平台並不是為你們準備的。自媒體用得最好。
最近,公眾號有很多變化:“看一看”功能、“好看”功能出現。簡單回顧,公眾號剛發布的時候,確實可能很多人利用當時的流量口,獲得一個巨大粉絲群體。當時其實公眾號有一個特別好的現象,記得在最早一次公開課甚至分享過一個數據,當時的公眾號的閱讀量有70%到80%來自朋友圈轉發,只有20%到30%是來自於訂閱號裡面的。
我為什麼覺得它特別好?因為它其實符合一個二八定律,就是有20%的人挑選信息,80%的人獲益,通過20%人的挑選來閱讀文章。經過幾年下來,用戶可能接觸信息渠道更多,如果我們在內容質量上沒有持續的有一些特別好的內容,這裡對用戶的黏性確實有所降低。
我們也在思考。我們內部觀察到,改了之後效果也不是很好。我認為很大的問題不是我們改版的問題,改版只是幫助用戶更好地閱讀,提高用戶閱讀的效率,包括瀏覽、查找。但本質的問題是,內容是否對用戶有吸引力。內容吸引力是我們需要強化的地方,否則用戶不買賬。
畢竟,好的內容才是根本。
從平台的角度,好的平台應該鼓勵好的創作者創造內容。博客時代,當年很多博客文章是相當好的,平台的責任是利用一種機制讓更多人產生更優質的內容。如果沒有好內容,也是我們的問題。
最近,我們打擊洗稿也是這個目的,這可以留住優質內容。如果鼓勵優質內容,是我們下一步的好的目的。在形式方面,我們會做一些改變,比如說化的形式。
去年,我們發布了一個公眾號助手的APP,本質上它只是幫助用戶發布的一個工具。
對於優質的內容來說,平台做的事情要很多。這個APP 的發布延遲了,效果也並不好。延遲的原因是我們希望每個人都用它來寫文章,但後來我們並沒有做到帶動更多的人參與。
但我們的方向仍然是吸引更多人來創作。
關於社交傳播,微信早期是通過分享來信息分發,是一個很好的比例分配。我在後面會專門講。
下面這個點,是我從來沒有談過的一個點。
對於微信來說,本質上是一個社交工具。大家對社交有自己的理解,我這裡不解釋了,大家自己理解吧。社交的起源是什麼?我自己的想像是,它起源於很久以前,如果人是一個個體的話,沒有社交;後來群居,社交就產生了。在一個社區裡,人的訴求是不被群體所排斥,所以要有語言。如果其他人都不理他,他就被排斥了。
他要說話,說什麼?比如說有價值的話,比如說牛逼的話,帶些誇張的色彩。大家現在在朋友圈,也要發一些很重要的東西。精心挑選,很誇張的東西。
以前在知乎上,我提了一個問題。溝通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我給自己找到了答案:從社交產品的角度,溝通是把自己的人設強加給對方的一個過程。自己的人設,和別人眼中的你的人設,是不同的,我們希望別人接受自己的人設,本質上是希望對方認可你的人設的一種信號。這是我個人的理解,不屬於科學研究。
如果用這個去引導朋友圈,其實你就是把自己的人設交給朋友,你發的每一條朋友圈,都希望你的朋友認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不可能隨便發朋友圈,你的朋友圈是精心選擇的,經過美化的。
很多人會說朋友圈為什麼不能直接發書寫的文字?因為這種方式打造人設的方式是困難的,很多人不會寫好的文字,而幾乎所有人都會拍照。少數清醒的人,都會問自己,要表現什麼樣的人設——當我想到這個點的時候,我就會刪除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字——因為想到這裡,我就不想表現了。
越是自己的短處,大家越是想通過朋友圈來表現。
比如說你發一張旅遊的照片,大家都認為你一直在旅遊;加班的話,大家也都認為你一直在加班。這樣的人設過頭了。並不是每個時刻都是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朋友圈造成了假象,所有的不好狀態並沒有從中表現出來。
但是沒有一個工具來記錄你自己的真實狀態,我們推出了時刻視頻,後來改為視頻動態。很多人都把它叫錯了,即刻視頻,我們無法接受這一點。就改了。
我們起名字都是希望通俗易懂的,比如掃一掃,搖一搖。視頻動態這個功能也是這個考慮。
關於朋友圈,多說一點。
大家都是業界用戶,看到文章說大家都在逃離朋友圈,但大家往往容易把自己的周圍事情當成是全世界的情況。朋友圈發佈到現在有六七年,一個數據一直在增長——每天進朋友圈的人數,現在這個數字是7.5 億人,每個人每天進去十幾次,所以總共是100 多億次。
朋友圈變成了一個基礎功能,變成每個人都要完成的任務。什麼任務?社交任務。通過朋友圈這種方式來完成社交。就算在房間裡不出門,也可以點贊、評論。
朋友圈承載了中國的線上社交,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進入。
這會留下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朋友圈會有那麼多人用?而且用戶數量越來越多?甚至這些人在時間裡有很大的變化——他們長大了。
本質上,人的社交習慣並沒有發生改變。
那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如果沒有互聯網,大家社交需要聚會,這種社交是很低效的,要跨越時間和空間。朋友圈開創了一個新的社交場所,它不僅是時間流,它更像是一個廣場,這樣更容易理解。
就像你會每天從一個廣場走過,你會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同一個地方。你跟他們聊天,參與他們討論的內容。這樣一來,你刷完朋友圈,就相當於跟朋友打了招呼。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因為這一點,這往往不是一對一,而是三個人或者更多人的討論。這就符合三個人社交比一對一更加豐富的社交體驗。
當朋友圈刷完,你就完成了當天的線上社交的任務。當然,你就離不開了。
它也有弱點。一個公開的廣場,你點贊,就像是大聲說話,很多人都聽到了,這樣會有壓力。隨著好友越來越多,壓力會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壓力。當這種壓力更大的時候,我們需要一種沒有壓力的社交行為。
這點很矛盾,一個人對自己說話,沒有壓力,就沒法獲得回饋,就會沒有社交回報——這是一個悖論。很多人將朋友圈設為三天可見,朋友就反目了。
我解釋一下,三天可見。作為設置開關,用的人不多,但是三天可見,是我見過的人用過的最多的開關,超過1 億人都用了這個開關。說明需求很大。
為什麼這樣是合理的。如果現在重新做朋友圈,我會這樣做,有朋友圈,但是個人相冊是私密的,我認為這才是對最好的方式。但是後來混在一起了,所以我並不認為設為三天可見是不好的,它會讓人更好地發朋友圈。
朋友圈和相冊是兩個概念,它被不小心地混在一起了。
說到這裡,引申到一個問題,視頻動態。朋友圈還在繼續存在,但它的壓力比較大。我們需要一個壓力比較小的方式。視頻動態,有人說微信是為了大力做視頻,但並不是——微信是要做社交。視頻動態是一種朋友圈之外的社交模式。
如果做朋友圈是為了一種更好的社交模式的話,沒有視頻動態,我們也會通過照片做出來。
沒有多少人早退。特別感謝。大家在跟我一起完成一個行為藝術。
我們反對形式化的東西,但偶爾形式化也挺好。一開始就說,可能會超時,因為我認真準備了,一旦我認真準備了,內容就比較多。
我自己因為很少這樣,一個人說,很多人在聽。我現在也越來越適應了,我想像成我在跟一個人說話。我們會想,也許十億人與一個人,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細水長流吧。
回到朋友圈這裡,我覺得Twitter 是一個偉大的產品,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有用過。它影響了很多產品的形態,比如說微博。我記得在微博的時候,輸入框裡有提示——你在想什麼。它是PC 時代的產物,因為你在記錄的時候,是在用電腦。但本質你要記錄的是你在做的事情。所以有割裂。
而智能手機伴隨著你,你可以搖一搖,但電腦你不能搖一搖。它可以記錄你在做什麼。比如說你整理照片,就發布——這是有本質上不同的。我說過,人是環境的反應器,隨環境而變化,人是高等動物,但還是有這樣的基因。你在電腦面前,電腦就是你的環境;你用電腦讀文章,所以你會傾向於發表文章感言。但如果是手機,你的環境是真實環境,你感受的是真實的,你在手機裡發表的是你親身經歷的東西。
從另外一個點上,這是朋友圈與從前記錄想法不同的地方。
微信的視頻是希望能夠記錄下來真實的世界——這是一個特別好的理想,但是拍視頻並不是用戶的需求。用戶拍了很多照片,用戶自己也不會看;所以記錄本身並不是需求,分享才是。所以微信不會做視頻相冊,讓別人來看;那是一種裝飾,不是一種記錄。
我們希望做的,是一個人記錄自己想要的東西,被朋友看到。這個東西與朋友圈不同。目前大家還沒有感受到這一點,但我們有耐心培養用戶習慣。
曾經有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麼動態視頻保留一天就不見了。他的理解錯了,他理解為朋友圈。其實不是的,這是朋友圈的反面,這應該是拍你最真實的東西的地方,甚至是不讓拍的東西的地方。它的按鈕是 “就這樣” 三個字,而不是“發布”。
我們為了鼓勵你發,甚至別人也看不到,必須點你的頭像。後來他就隨便拍了。就不會偽裝了。我覺得很爽,這樣就看到了他的世界。
對於產品來說,最好的就是讓用戶在壓力最小的情況下記錄他的世界,擁有足夠的動力去做。但讓大家有動力,其實並不是很難的事情。比如說發紅包(玩笑了)。我們會嘗試不同的東西,希望把它變成朋友圈的反面。
朋友圈已經變成了一個裝飾品,每個人都展示最好的一面希望獲得認可,但我們希望真實的一面也能被展示並獲得認可。這個需要我們的耐心來推進。
但是我們為什麼有耐心?我們會花兩三個月的時間來打磨,因為我們覺得,雖然用戶現在還沒有這個習慣,但是視頻會取代照片成為一個載體,因為視頻的信息量更大。但我知道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前幾天我給一個人的視頻點贊,結果這個人居然發朋友圈了。說明我們的產品沒有做到位,還需要引導。
我們希望引導用戶記錄真實的世界。
一個好的產品是不需要很多口舌來解釋的,但是我花了這麼多時間,說明我們的產品做得還不夠好。
下一個主題,講一下閱讀。
我們每做一個產品,都會被別人視為是競爭,但是其實不是。我們做閱讀,是希望用戶能夠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並不是為了競品,而是為了用戶。閱讀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前不久,有人翻出了我寫過的一句話,我就有點不記得了。剛做微信的時候,就像做一個閱讀產品,但不是一個大眾的閱讀產品。這樣的產品很困難,尤其是當你的用戶數目多的時候。人的本性是不願意閱讀、不願意學習的。
我們當時做了閱讀空間——本質上還是一個小眾的產品。後來朋友圈第一個版本發布的時候,就可以分享別處的文章、其他的APP鏈接之類的。因為大部分的人是不願意閱讀的,少數人來採集文章給其他人來看。
但朋友圈是一個推廣人設的地方,不是閱讀的文章。用戶往往會發表自己贊同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來自朋友圈的公眾號閱讀量越來越少——這很正常,因為用戶的時間有限。
對於閱讀來說,需要一段相對固定的空閒的時間,可能需要十分鐘的時間來看文章。就像用戶的訂閱號,雖然收到消息有很多紅點,但大多數紅點都是無用的。
這樣我們就找到一個機會,希望用戶專心看文章,這也就是“看一看”的來源。
我們在做兩個方面的嘗試,一個是社交,一個機器推薦。我們內部討論過,要么完全機器推薦,要么做嚴肅的小眾產品,但這樣都比較痛苦。
大部分人其實並不願意主動學習新的知識。所以我們嘗試了社交推薦的路,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
對社交推薦,大家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我自己的理解是,其實我一直很相信,通過社交推薦來獲取信息,其實是非常符合人性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取信息並不是搜索或者去書店,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聽周圍的人的推薦來閱讀的。包括我自己來讀的書,都來自於朋友的推薦。包括電影,也是如此。我相信我的朋友。
同時,如果周圍的人都說好看,你不看就是落伍了,就造成了我的一種認知缺失。
所以我覺得,推薦是一個很好的幫助人進行認知決策的因素。推薦是一個複雜的、內部循環的系統,而社交系統是一個具備糾錯能力的系統,社交關係能夠幫你拉回來。這是社交關係強大的地方。
當我想到要做一個大眾的閱讀產品,只有基於社交產品,才有可能實現。因為本質上這已經不是閱讀,而是一種社交的延續。人會通過社交去閱讀。“看一看”上線之後,數據增長了很多,內部團隊也是比較興奮的。
所以,這裡的表現是跟我們的預期比較相符合的。但我們的評價比較保守,這需要一個被更多人接受的過程。當然,既然是社交閱讀,用戶可能會推薦強化其人設的東西,這也算是局限;但我們不認為這是問題,因為社交關係是複雜的。用戶可以通過推薦看到不同層級的人的關注的東西,也許可以打開興趣的窗口。
還有人會擔心,觀點不同,會導致被其他人會屏蔽。其實不必,很少人會屏蔽別人,而大家都對周圍的事情很感興趣,即使觀點不同,也不妨礙你去關注對方在觀看什麼。所以我認為,其實很多人會保留對不同觀點的關注,作為打開世界的窗口。
在社交推薦中的信息,也代表了我能看到的全部信息。但這裡面的信息是好的,隨著社交關係複雜,用戶能夠借助“好看”看到很多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很多人覺得好看還不夠好,的確,但是它可以不斷迭代。它比較粗糙,算是一個0.1 版本。
我爭取還有一個小時可以講完。
關於信息流。
上次講了之後,產生了很多的誤會。其實我知道大家說的信息流是什麼東西,但我不喜歡標籤化。其實手機上能夠操作的方式有限,沒有辦法,但不能說它是一個信息流。
它在本質上,只是信息展示的一種方式。
我覺得我們並不想用標籤來定義一個東西。我們做了視頻動態,我們其實是為了做一種讓用戶展現自己的一種功能。視頻動態只是這個功能的載體。
關於AI,我講講我的看法。
我們特別重視AI 技術,比如說視頻動態,我們會提供AI 推薦的配樂,用戶會比較喜歡,因為很吻合。但這種吻合併不一定是好的,因為人的想像是超越AI 推薦的。
微信做了很多AI 的東西,比如說微信語音識別,這是內部團隊做的。我們在做語音識別的時候,其實業界對於AI 的關注還沒有特別大。我們不會跟風做AI,而是讓AI 落地到實際的場景中去。
我們內部還在做一個功能,算了,我還是不說了。
我是作為一個做產品的人,在跟大家聊天。
我們在研發AI 的微信,但我認為AI 應該是默默發展,躲在產品之後。但最近AI 的發展還是挺讓人震驚的。當Alphago 戰勝人類的時候,我特別震驚,因為圍棋是人類最高智慧的體現。
我分享過一個文章,說的是將來醫生會被AI 的醫生所取代,AI 可以對比很多的數據,但它無法告訴你為啥這麼開藥。我們對它的決策過程是未知的,我們變成了它的工具。如果它出了問題,人們就可能面臨危險。
但是工具是人的伙伴,人可以駕馭工具。喬布斯當年在介紹電腦的時候,用了自行車來作比喻,說它是可以幫助人類跑的更快的一種工具,變得更強大,但它還是需要人的駕馭。
但是對於AI 來說,它未來可以決定人吃什麼藥,這超出了一種範圍,它可以駕馭人類。
今年Google 的一個軍方項目被Google 員工所反對,最終取消了,這說明大家也在思考AI 的使用的邊界。我可能也是對AI 的未來表示擔憂的人之一,我也在思考AI。
我們彷彿總是覺得,用戶是陌生人,但是在微信,我們告訴自己,我們就是用戶。我們用到的東西,未來會施加到自己身上。
另外,我要澄清一個段子 ——關於前段時間的“我勸你善良”的那些話。
我對公司員工強調,我們對用戶要善良,一種基於理性的善良。否則就是一種愚昧的善良。能夠加入到公司的同事很聰明了,但需要更多的善良。善良比聰明重要。
有很多同事說,我很少在公開課提到微信支付。其實它不需要被提到,因為它已經做得特別好了。因為它擁有潤物細無聲的感覺,這是最好的產品體驗。
這裡要提到幾個小點,大家可能不知道。
紅包。
在春節期間,我們會上線一個能力,企業微信可能在微信紅包裡申請自定義的紅包皮膚,可以發給微信好友。
對於紅包來說,雖然特別成功,但還是有改進的空間。我們意識到,發紅包越來越成為一個金錢的交易,但是缺乏感情。這是不對的,這個世界怎麼能用金錢來衡量?我們在考慮在紅包中加入自定義表情進去,增加人性化。
我們在微信支付中,加入了親屬卡功能。我給我的爸媽開了之後,體驗特別好。每次他們買東西,我都能看到,感覺算是盡了一份孝心。
但我承認,我們的卡包做得不夠好。我們認為卡包是人常帶的東西,但是目前我們感覺還沒有做好,目前我們打算做一些改變,實現通過消費行為實現用戶與店之間的關聯。
企業微信。
企業微信只是定位一個企業內部的溝通工具的話,它的意義會小很多。但是如果延伸到外部,就更有空間了。
當然,我們會以用戶為中心,對很多企業微信的群進行了折疊。
我們定了一個方向,人就是服務。舉個例子,我們要訂機票,用一個APP,訂票簡單,但是改簽取消很困難,要通過人工。另外一個例子,微信裡有很多快遞員,但下次你還是不知道要聯繫誰,因為他可能離職了。再比如,微商有很多,他們之所以存在,是基於現實生活中的線下社交關係——人在交易中的角色,其實變化特別大。
企業也希望通過企業微信來把其中的人作為很重要的資源。汽車出問題去4S,可以找微信,找小程序,找店員,當時大多數人都願意找店員——這個店員其實包含了企業的服務,如果認證的話。
這是企業微信要做的一個方向,讓每個員工,都可以直接提供服務。並且因為這個員工,讓服務和店因為員工而更受認可。
我覺得到了十億用戶的關口,其實我們不覺得用戶數量(人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不應該作為一個指標。但微信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擴大用戶數,我們考慮對現有用戶能夠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因為人口總是有限的,而服務是無窮的。
移動互聯網出來以後,三五年就已經是一個時代。時代加快,催生的需求也加快了。圍繞這種快速變化,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應對未來的更多的需求。
最近,我們為廣州用戶開通了“附近的餐廳”的功能。目前還只是處於灰度測試的一個階段。我覺得類似這樣的嘗試會越來越多。
從下一個階段,微信會嘗試圍繞不同的APP 來嘗試,跟微信有關聯的一種服務形態。很多服務需要一個獨立的APP。
所以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微信下一步要做什麼?
但今天是圍繞微信的出發點來探討。微信即將面臨下一個8 年的挑戰,會應對新的用戶挑戰。不管怎麼樣,面對這些需求,微信的目標是做最好的工具。
我相信,圍繞這個目標,再怎麼走,都不會走偏。所以其實回顧,我們還是很有成就感。很多人問我與別人有何不同,我覺得,我做決定,經常思考最這個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微信從來沒有圍繞KPI 工作過。
我們覺得一個APP 不能給用戶帶來價值,就是不長遠的。我們思考意義,是支撐我們團隊走到今天的一個理由。幫助我們做出選擇,對的選擇。
面對未來,我們覺得我們的威脅不來自競爭對手,而來自於我們自己。
今天我講的比較多,也算是一個總結。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帶領大家做出一個十億級的產品,我很自豪。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過產品分享我的價值觀。
很多同事說我比較獨裁,我認了,但一個產品需要很強烈的共同認知,它的內在是一致的。我經常批評我的同事。借助這個公開場合,也要向我的同事們表達感謝。
我為我的團隊——微信團隊——感到驕傲,也很少有團隊以這樣一個產品來命名。
也感謝大大家花這麼多時間聽我講。這些東西都是常識。
最後分享電影中的一句話: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總結
整整超過4個小時的演講,張小龍完成了他個人在2019年初最精彩的“行為藝術”。他強調的是,不管怎麼樣,面對用戶的需求,微信的目標是做最好的工具——這一點在這麼多年一直沒變。
下一個8 年,微信會遇到很多挑戰,但張小龍依然會自豪地帶著這個10億級用戶的產品繼續做下去,去分享最好的價值觀。當然,我們也都期待著一個更有人性、更具溫度的微信走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