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微信公開課演講精華:一億用戶設置了三天可見
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昨日在廣州開講。9日晚上數千人無眠,張小龍破天荒地四小時超長演講,回應了關於微信一切。微信從2010年誕生到2018年發展為日活十億的產品,張小龍在榮耀和批判中已被“封神”。當他個人的人格與產品融為一體之時,他所理解的微信已經不再是用戶眼中的微信。實誠人張小龍講了四個小時,袒露心扉:“很多人對微信存在一些誤解,在我看來是常識的東西,可能大家的理解比較單一。”
張小龍說微信有夢想,想更好地理解微信,請閱讀以下四小時三萬字演講中最為精華的部分。
1、微信啟動頁面為什麼一直是一個人站在地球面前?
所有能夠說出來的未必能夠被人所理解,每個人按自己理解會更好一些。微信啟動頁面一直是一個人站在地球前面,張小龍認為把想像的空間留給了每一個用戶,十億用戶會有十億個不同的理解,這是很好的啟動頁面。未來不會改變。
2、微信到底哪裡與眾不同?
微信的與眾不同並不是想一些特別的辦法去與眾不同,而是它守住產品的底線就與眾不同了。因為更多的產品並不把自己的產品當做一個產品來看待,或者說也不把它的用戶當做用戶來看待。而微信只是做到了這樣一些基本的點。
3、什麼是好的產品?
好的產品是有創意的、有用的、優美的、非常容易使用的,並且還是含蓄的、誠實的,同時要對用戶很誠實,能夠經久不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環保以及少即是多。張小龍說必須要讓產品不停的往前去適應這個時代。而不是說因為害怕用戶的抱怨,就不去改變它了。
4、微信起源是什麼?
張小龍表示當時想法很簡單,做一個給少數人用的適合自己用的一個溝通工具,僅此而已。
5、微信的原動力是什麼?
原動力應該是內心深處的一種很深的認知或者希望,很強大,並且能堅持很久。微信的原動力一是要做最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甚至有生活方式的工具;二是作為平台來說,幫助創造者體現價值。
6、技術的使命是什麼?
技術的使命,或者互聯網的使命是應該幫助人類提高效率,而不是讓用戶把時間耗在應用裡面。溝通工具的目的是一定要很高效的幫助用戶完成用戶溝通的任務。
7、的未來將會怎樣?
張小龍再次重申小程序是未來,他們做小程序的決心特別大。但是小程序是一個生態,不是發布的一個to C的功能。而一個平台不可能一下子做到成功,得需要保持足夠耐心。
8、公眾號的下一步重點是什麼?
張小龍表示關於怎樣能夠鼓勵產生更多優質內容,這是公眾平台下一步要面臨的特別大的任務。但對於內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會做一些嘗試。比如化展現。
9、社交的本質是什麼?
這是一個把自己的人設強加給對方一個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設,希望別人能夠接受。並且理解自己的人設跟別人認為自己的人設是不一樣的,和別人溝通的目的就是讓別人認同你所認為的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10、視頻動態發布的原因是什麼?
朋友圈裡面看到的往往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所有不好的狀態都沒有在裡面表現出來。張小龍認為並沒有一個工具記錄每個人最真實的狀態。微信視頻其實希望用戶能夠壓力最小地記錄下來自己和這個真實世界,以及用戶對這個真實世界的反應。
11、朋友圈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朋友圈只是一個廣場,逛朋友圈等於每天從廣場走過。但大家現在都想逃離朋友圈,因為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三天可見這個設置有一億用戶使用了。
12、如何做大眾化閱讀產品?
人的本性是不願意閱讀的,或者是不願意學習的。只有基於社交推薦,才可以讓人人都去閱讀。本質來說這個做的並不是閱讀的事情,而是社交延續,人會因為社交而閱讀,而不會因為要學習而閱讀。
13、如何看待信息流?
張小龍表示不喜歡業界貼一些標籤,內容往下滑其實就是信息流。貼標籤就是信息流,這是特別簡單的認知。如果籠統來說朋友圈也是一個信息流。
14、對AI有什麼樣的認知?
好技術應該為產品服務,AI只是默默躲在後面,幫助用戶做一些事情,像語音識別。AI幫助我們擴展人的某一種能力,使得我們通過工具可以變得更強大。
15、什麼是善良?
張小龍表示此前說過要選擇善良,只是想強調對用戶態度必須是善良的態度而不是逃離的態度。並且這是基於理性之上,面對用戶要真正理性。
16、微信的夢想是什麼?
微信要開始面對下一個八年的挑戰。但這個新的挑戰不是來自新對手,來自於用戶層面。希望微信能夠成為每個人最好的朋友,建立一個讓創造者體現價值的市場。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張小龍以這句電影台詞作為午夜演講的結束,他希望微信能給用戶帶來哪怕多一點點的希望。而這就是他判斷所做事情到底是對還是錯的一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