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刻畫”印度板塊“漂移”史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8日發布最新成果:該所研究團隊通過西藏南部白堊紀孢粉植物群的研究對比,較高分辨率地“刻畫”了印度板塊在白堊紀與澳大利亞分離、向北漂移的詳細歷程。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地質學研究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上。
圖為藏南白堊系代表性孢粉屬種。南古所供圖
科研人員介紹,印度板塊從岡瓦納裂離並向北漂移、碰撞拼貼至歐亞大陸是地球晚中生代演化中的一個重要事件,它對現代歐亞大陸地質、地貌格局的形成具有決定性意義。關於這一板塊漂移的證據過去多源自古地磁,古生物化石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近日,該所李建國研究員團隊根據陸生植物易受海洋地理隔離影響的特點,通過最新地質研究詳細“刻畫”了這一板塊的“漂移”史。本次研究還發現,板塊運動對陸生植物演化具有強烈的驅動作用,有利於物種的形成。
科研人員介紹,印度板塊在中生代白堊紀之前位於南半球,屬於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中國雅魯藏布江縫合線以南的西藏南部則是印度板塊的前緣(北緣),發育特提斯喜馬拉雅沉積。崗巴地區是這一沉積的代表性地區,這裡的白堊係發育齊全、化石豐富,前人從未對這些海相沉積開展過陸生孢粉化石的研究。
圖為根據孢粉植物區係對比分析重建的白堊紀印度板塊分離和漂移歷史。南古所供圖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充分利用這些沉積海相化石豐富的優勢,對該地區白堊系進行了連續的高分辨率孢粉採樣分析。
研究人員首先通過孢粉、溝鞭藻、菊石和有孔蟲等各種化石,為研究剖面建立了精細的地層時代格架,並以這一地質年代格架為基礎,將崗巴地區白堊紀不同階段的陸生孢粉植物群與同期的澳大利亞和非洲進行了對比。
研究發現,印度板塊在早白堊世早期與澳大利亞的孢粉植物群高度一致,但從早白堊世晚期的阿爾布期(Albian)開始兩者之間的差異越來越明顯,反映兩個陸塊已經分離。
從晚白堊世的賽諾曼期(Cenomanian)開始,印度板塊的孢粉植物群展現出與澳大利亞和非洲完全不同的特點,反映了印度板塊作為一個被海洋孤立的板塊開始了向北漂移的歷程。
在晚白堊世晚期的桑頓期(Santonian),印度板塊北緣開始發育了非洲北部特有的孢粉屬種,表明此時印度板塊已經從南半球中高緯度漂移至了赤道區的非洲北部附近,非洲北部和印度陸塊之間的陸生植物已經可以進行交流。
這一過程反映了印度板塊陸生植物從南半球岡瓦納屬性向赤道非洲屬性的演化和轉變。
相關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B類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