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研發新一代HPV疫苗有望預防99%宮頸癌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袁全)中國科研人員近日在對抗宮頸癌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他們研發的新一代宮頸癌疫苗有望抵御所有可致癌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人乳頭瘤病毒(以下簡稱HPV)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目前已經鑑定出的HPV型別超過200種,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至少有18種高危型HPV是與99%的宮頸癌的發生相關。
研究人員在廈門大學做樣品檢測實驗。(廈門大學供圖)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僅次於乳腺癌的常見惡性腫瘤。目前,由美國藥企研製,已上市的九價宮頸癌疫苗,保護範圍最廣,可預防七種高危型和兩種低危型HPV的感染,即大約90%的宮頸癌的發生。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使用類似疫苗進行廣泛免疫,是否會引起其他與癌症相關的病毒感染率增加,即導致其餘10%的宮頸癌發生。因此,研發保護範圍更廣的宮頸癌疫苗十分必要。
現有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宮頸癌疫苗,均使用類似於HPV天然病毒顆粒的“類病毒顆粒”作為疫苗抗原。類病毒顆粒就是去除病毒遺傳物質之後剩餘物質重新進行裝配,結構上仍具有原病毒特徵,但無復制和感染能力。類病毒顆粒能使人產生針對該病毒的免疫應答,從而產生抗體使人對該病毒的侵蝕具有很好的防禦能力。
一種HPV類病毒顆粒只能預防一種HPV型別。如果按照傳統方法,為提高預防效果,覆蓋更多的病毒種類,就需要持續增加顆粒的種類數量。
但如果用這種“一對一”的方法去製造可以預防十幾種病毒的疫苗,將會造成疫苗接種劑量大,增加潛在的副反應,比如攝入過多的蛋白和佐劑,會造成接種者註射部位疼痛,紅腫,以及發熱,還會提高疫苗製造的複雜性和生產成本。
福建廈門大學的夏寧邵教授團隊經過六年的研究,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研發出一種高效的疫苗,能用較少的類病毒顆粒種類保護更多的HPV病毒型別。
他們根據遺傳關係,將20種與癌症相關的HPV型別(包括18種高危型和兩種低危型)劃分為七組,並發現親緣關係較近的HPV型別在結構上擁有共同的骨架和不同的外在細節形貌特徵。
夏寧邵認為HPV類病毒顆粒和天然病毒顆粒在外形上都可比作一個“球體”。而“球體”表面的紋路、線條、凸起、凹陷等,稱為“環區”。不同型別的HPV外在形貌雖然在大體上相似,但在細節上的凸起、線條卻有明顯的不同。
夏寧邵說:“正是由於這些環區的不同,導致了每個病毒型別刺激人產生的抗體不能預防其他病毒型別的感染。”
於是,研究團隊利用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設計了一種複雜的“嵌合類病毒顆粒”。它上面集成了三種型別HPV病毒顆粒(HPV33,HPV58和HPV52)的“環”特徵,使之前一個類病毒顆粒只能模擬一種HPV型別的形貌,變成了一個類病毒顆粒能夠模擬三種HPV型別的形貌,即一個新“球體”具有此前三個“球體”的特徵。
這也意味著,一種HPV類病毒顆粒具有同時保護三種HPV病毒型別的功能。
果然,之後在小鼠和猴子的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嵌合類病毒顆粒”所提供的免疫效果,與過去“一對一”方法疊加三種類病毒樣顆粒所產生的效果相當。
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成功地在另外四組HPV型別上製作了四個“嵌合類病毒顆粒”。
“我們的研究為新一代HPV疫苗開闢了道路。它表明,只需要七種嵌合類病毒顆粒就有可能實現預防二十種HPV型別導致的宮頸癌。”夏寧邵說。
研究人員在做細胞實驗。(廈門大學供圖)
這項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
期刊的審稿人認為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這種新疫苗在增加可預防病毒型別的同時,減少了疫苗抗原所需的類病毒顆粒的種類,因此不會增加生產成本和難度,並減少副作用的產生。他們在給研究團隊的回复郵件中表示,“相信這種新型疫苗會走向臨床。”
中國目前引進的宮頸癌疫苗有三種,分別是二價、四價和九價。其中九價疫苗最昂貴,每支接種價格為1298元人民幣,三支總價約為3894元。
夏寧邵表示,新型疫苗將適用於9至45歲的女性,其生產成本不會高。
夏寧邵長期從事宮頸癌疫苗的研究。他的團隊研製了即將在國內上市的首個國產第一代宮頸癌疫苗。第二代國產九價疫苗也於2017年獲得臨床試驗批准。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統計數據,世界上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約有57萬例,死亡病例約31.1萬例。中國每年約有10.6萬新發病例,並有約4.8萬例死亡病例。
近年來,HPV疫苗接種在中國得到了推廣,並且政府已向數千萬農村婦女免費提供宮頸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