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號成為“新的通用語言”:不同文化中含義不同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世界一些地方,天使可能意味著死亡,而拍手掌則暗示著不可描述的事情。沒有什麼事情會比你自己的婚禮更令人神經緊張,而且在倒計時的過程中,似乎很難有語言能表達出你的情緒。
我們可以看看奧運冠軍兼溫布爾登網球賽冠軍安迪·穆雷(Andy Murray)是怎麼做的。他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條特別的消息,精準地表達了自己迎接大婚的感受,也令全世界感動。這條消息的特別之處在於,穆雷沒有使用任何單詞,而是完全用表情符號作為內容。
從這些表情符號中,我們看到了早晨的準備事宜、前往教堂、戒指、拍照、慶祝儀式、喝酒、愛情,以及很多很多的睡眠。在某種程度上,穆雷的這條消息預示著一種全新交流方式——表情符號(emoji)——的崛起。語言學教授、《表情密碼:微笑臉和膽小貓背後的語言學》一書的作者維維恩·埃文斯表示,表情符號很快就會“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普遍性的交流形式”,甚至是一種“新的通用語言”。
2017年,商業心理學專家基思·布魯尼被翻譯服務公司Today Translations聘為世界上第一位“表情符號翻譯員”。這不得不讓人心生疑問,如果表情符號確實是世界上第一種全球性通用語言,那為什麼需要有人來翻譯呢?
布魯尼解釋稱,這是因為表情符號本質上既不是“普遍的”,也不是真正的“語言”。相反,表情符號“至多是一種用來補充我們日常語言的語言工具”。換句話說,表情符號本身既不是、也不能構成雙方之間有意義的交流代碼,而是作為一種增強文本和社交媒體信息的方式,類似於一種額外的標點符號。
不過,這並不是在削弱表情符號提供的價值。布魯尼相信,在如今這個時代,表情符號正在解決一個自遠古以來一直困擾著散文和其他所有文本形式的問題。除了那些最有才華的作家,書面形式的固有局限性剝奪了寫作者表達細微差別、語調和情緒的能力。
對於普通的電子郵件、短信或社交媒體用戶來說,表情符號提供了表達情感的機會,人們可以通過表情符號暗示情感背景,或者表達同理心。使用表情符號,人們可以像面對面交談時使用面部表情或手勢一樣,簡單自然地進行交流。
表情符號流行的時間也許並非巧合。隨著我們的電子通訊速度越來越快,內容越來越短,就越來越需要以其他方式將我們的感受和情緒包含在這些信息中。否則,如果沒有微笑或同情的表情符號,一句俏皮話就有可能被誤解為有消極、專橫甚至粗魯的意味。
然而,過分依賴表情符號來彌補這一不足也可能導致問題。我們的智能手機或許都有差不多一樣的表情符號,但在我們使用這些表情時,其真正的含義可能有所不同,這取決於文化、語言和世代。
舉例來說,豎起大拇指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意味著認可,但是在希臘和中東的傳統文化中,這會被認為是粗俗甚至冒犯。同樣的,在中國,天使的表情符號通常被用作死亡的標誌,還可能被視為有威脅的意味;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這個符號可以表示純潔或善行。類似的還有鼓掌的表情,在西方這是用來表揚或祝賀的,但是在中國,這個表情符號還有“啪啪啪”的意思。
或許最令人困惑的是,在中國,微笑的表情其實並不是真的用來表達心情的愉快。在所有正面表情符號中,這是最不熱情的一個。通常情況下,用這個表情反而意味著不信任、不高興,甚至可能是在嘲笑你。
2017年,一項關於穆斯林如何表達他們對齋月看法的研究很好地說明了表情符號的使用缺乏普遍性。prismoji.com 的Hamdan Azhar表示,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土耳其語中關於齋月的推文最可能含有紅心的表情符號,但是在阿拉伯語、烏爾都語和波斯語中,最常見的表情符號是新月。
同樣的,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土耳其語、波斯語和印度尼西亞語中,雙手緊扣表情符號的使用率在所有表情符號中排名第三,而在阿拉伯語中只排名第九,並且不是烏爾都語中最常見的表情符號之一。
這或許是因為傳統上伊斯蘭教的祈禱中沒有雙手緊扣的手勢,但這個符號在西方具有豐富的宗教意義。在表情符號的起源地日本,這個表情通常用於表達“請”或“謝謝”,並不一定具有宗教內涵。
無論我們打算如何解釋表情符號,不可避免的一點是,近年來表情符號的流行已經給一些人的生活帶來了實際影響。下面這個案例來自以色列。2018年早些時候,一位租房者在查看了一處房產之後,向房東發了一條有多個慶祝表情的信息。不巧的是,這位租房者後來又不租了,但房東已經將房子從市場上撤了下來。於是,他將租房者告上法庭。法官後來判定,表情符號本身已經足以表明租房的意圖,因此租房者需要給予房東大約2000美元的賠償金和法律費用。
不過,基思·布魯尼表示,這些小小的象形符號依然有能力使世界各地的人們拉近距離,而不是推得更遠,只要人們留心文化背景。他總結道:“(表情符號)利大於弊。只要意識到表情符號帶來的認識論陷阱,我們就可以用它們消除歧義,並且以從前不可能的方式來欣賞別人信息中的情感意圖。”(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