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恐龍的小行星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致命
科學家重新評估了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Chicxulub小行星的災難性撞擊,修正了硫磺釋放量的估計值及其對地球氣候的影響。這項新數據表明,撞擊造成的冬季氣候較為溫和,這為一些物種如何在劇烈變化中倖存下來提供了啟示。
大約6,600 萬年前,一顆被稱為奇克蘇盧布撞擊器的巨大小行星撞上了現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10 到15 公里之間,形成了一個寬約200 公里的巨大隕石坑。
這次撞擊引發了一系列災難性事件,包括氣候的急劇變化,最終導致非鳥類恐龍和地球上大約75% 的物種滅絕。 科學家認為,這次大規模滅絕的主因是”撞擊冬季”。
這種現象發生時,大量的塵埃、煙塵和硫磺被噴射到大氣中,阻擋了陽光,使氣溫驟降,擾亂了全球光合作用。 這些影響持續了數年甚至數十年,嚴重影響了生態系統。
過去,研究人員大多將全球變冷和物種滅絕歸因於撞擊過程中釋放的硫。 然而,在不同的研究中,釋放到大氣中的含硫氣溶膠數量的估計相差很大,相差多達兩個數量級。 這種不確定性源自於幾個因素,包括撞擊岩石的成分、小行星的大小、速度和撞擊角度的變化,以及碰撞過程中產生的壓力對含硫礦物蒸發的影響。
在這項新研究中,Katarina Rodiouchkina 及其同事使用了隕石坑區域內新的撞擊岩石鑽孔中的硫濃度和同位素組成,並結合了世界各地K-Pg 邊界沉積物的詳細化學剖面圖。 透過這種方法,作者首次根據經驗估算出了奇克蘇盧布小行星撞擊事件釋放到大氣中的硫總量。
化學家卡捷琳娜-羅迪歐奇金娜(Katerina Rodiouchkina)解釋說:”我們的重點不是撞擊事件本身,而是撞擊的後果。我們首先分析了隕石坑區域內岩石的硫指紋,這些岩石是釋放到大氣中的硫酸鹽氣溶膠的來源。在邊界層周圍的沉積剖面上,遍布全球。
科學家發現,這個過程總計釋放了670 (± 390) 億噸硫磺,比先前數值模型估計的少了大約五倍。 這表明”撞擊之冬”比以前認為的要溫和,導致氣溫下降的程度較輕,氣候恢復較快,這可能有助於地球上至少25% 的物種在事件發生後存活下來。 雖然硫仍然是全球變冷的主要驅動力,但必須指出的是,比利時皇家天文台和比利時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大量微米大小的微塵羽流可能在造成長達兩年的黑暗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阻礙了光合作用,進一步加劇了對環境的影響。
DOI:10.1038/s41467-024-55145-6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