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玻色子,也非費米子新型準粒子「分數激子」發現
美國布朗大學物理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觀察到一種名為「分數激子」的新型量子粒子,既不屬於玻色子,也不屬於費米子,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粒子型。這項發現或將極大拓展科學家對量子領域的認知。相關論文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粒子不攜帶整數電荷,卻遵循獨特的量子統計法則。其最令人振奮之處在於解鎖了一系列物質的新量子相,為科學研究開闢了新前沿,深化了基礎物理的理解,並為量子計算帶來了新可能性。
研究聚焦於分數量子霍爾效應,該現象基於經典霍爾效應,即將磁場施加到有電流的材料上以產生橫向電壓。量子霍爾效應發生在極低溫度和極高磁場下,這種橫向電壓以清晰且獨立的跳躍方式增加。而在分數量子霍爾效應中,這種增加方式變得更奇特,僅為電子電荷的一小部分。
實驗中,研究人員建構了由兩層二維奈米材料石墨烯組成的結構,中間隔有六方氮化硼絕緣晶體。這種設定使他們能夠精確控制電荷運動,也能產生被稱為激子的粒子,這些粒子由一個電子和電洞結合而成。然後,在比地球磁場強數百萬倍的極強磁場中,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新型分數激子,這些激子表現出異常行為。
通常,基本粒子分為玻色子和費米子兩類。玻色子能共享相同量子態,而費米子則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兩個費米子不能佔據同一量子狀態。然而,實驗中觀察到的分數激子並不能完全歸入這兩類中的任何一類。它們雖然具有預期的分數電荷,但行為卻同時表現出玻色子和費米子的特徵,類似兩者的雜合體,介於兩者之間的粒子類型——任意子,但又具有獨特屬性。
這種出乎意料的行為表明,分數激子可能代表了一類全新的、具有獨特量子屬性的粒子。研究表明,激子可以存在於分數量子霍爾體系中,其中一些激子是由帶分數電荷的粒子配對產生的,形成了表現不像玻色子的分數激子。
研究人員指出,這類新粒子未來或有助於改善量子層面的資訊儲存和處理方式,帶來更快、更可靠的量子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