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具調整後的蚊子精液具有毒性成為控制族群繁殖的武器
由於基因改造使它們的精液對自己的族群具有毒性,澳洲的蚊子們即將經歷它們一生中最糟糕的性經驗。這是麥考瑞大學研究人員即將試驗的一種新的蚊子種群控制方法的一部分,旨在遏制這些昆蟲攜帶的疾病的傳播。
它被稱為“毒性雄性技術(TMT)”,它涉及對雄性蚊子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在精液中產生毒液蛋白,目的是在交配後不久殺死雌性蚊子。
它可以消除殺蟲劑噴霧的需要,並專門針對這些有害的疾病傳播物種。研究人員正在重點研究幾種傳播瘧疾、登革熱、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和黃熱病的蚊子。
還有其他控制蚊子族群成長的嘗試,包括昆蟲不孕技術和攜帶致死基因的昆蟲(RIDL)。這些方法包括釋放不孕或基因改造雄蚊與雌蚊交配,導致不產生後代,或產生的後代在出生後不久就死亡。
這兩種方法的問題在於,它們不會影響目前可以繼續叮咬人類並傳播疾病的蚊子,雌蚊可以存活並以血液為食數週。這正是TMT 更有效的地方:它針對目前有害雌蚊,並防止它們在交配後立即叮咬人類。
TMT 的目標很明確,因此其他有益物種不會受到影響——即使是以這些蚊子為食的物種也不會受到影響。這種方法也值得探索,因為蚊子對殺蟲劑的抵抗力正在增強,而且這種抵抗力還會傳播到不同的地方,使它們在世界各地傳播疾病的能力難以抑制。
《自然》雜誌發表的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Sam Beach 告訴《衛報》,如果該團隊的計劃奏效,這種方法可能會極大地影響疾病的傳播。 「透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立即減少雌蚊族群的數量,然後希望能夠真正迅速減少這些媒介傳播疾病的傳播,」他說。
那我們現在處於什麼進度呢?研究團隊還沒有在蚊子身上嘗試過這種方法。然而,對果蠅進行的TMT 測試表明,與未改造的雄性交配的雌蠅相比,雌蠅的壽命縮短了37-64%。
利用電腦模型,團隊預測,將TMT 應用於主要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的攻擊性蚊子物種,可以將吸血率降低40% 至60%。
這對遏止這些疾病的傳播大有裨益。 2023 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瘧疾病例數為2.63 億;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全球登革熱病例數為1,400 萬人。
「我們仍需要在蚊子身上實施該技術,並進行嚴格的安全測試,以確保不會對人類或其他非目標物種造成風險,」麥考瑞大學副教授Maciej Maselko 表示,他的實驗室促進了這項概念驗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