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證據揭示恐龍時代的終結者火山被排除在外
長期以來,印度次大陸的大規模火山爆發一直被認為是恐龍滅絕的可能原因。 這些火山爆發發生在6,600 萬年前地球被隕石撞擊前不久。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爭論這次火山爆發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地球的氣候,並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現在,烏得勒支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雖然火山活動造成了暫時的全球變冷,但其影響在隕石撞擊之前的數千年就已經消失了。 根據這項證據,科學家得出結論,隕石撞擊是恐龍滅絕事件的主要驅動力。
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是奇克蘇魯伯隕石,還是大規模火山爆發也扮演了角色? 這兩種觀點引發了數十年的爭論,甚至出現在現代兒童讀物中有關恐龍歷史的內容中。
大約6600 萬年前發生在墨西哥灣的隕石撞擊事件被公認為標誌著恐龍時代結束的事件。 然而,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在隕石撞擊前後發生在印度的巨大火山爆發是否也導致了恐龍的滅亡。 這些火山爆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和塵埃,大大改變了地球的氣候–但改變的方式和時間尺度與隕石撞擊造成的不同。
烏特勒支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在著名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顯示印度的火山爆發對全球氣候有明顯影響,但對恐龍的大規模滅絕可能幾乎沒有影響。
透過分析美國古代泥炭中的化石分子,科學研究小組重建了火山爆發和隕石撞擊期間的氣溫。 利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表明,在隕石撞擊之前約3 萬年,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同時,氣候至少冷卻了5° 攝氏度。 他們也得出結論,這種降溫很可能是火山硫排放物阻擋陽光照射地球表面的結果。
重要的是,科學家發現,在隕石撞擊前約2萬年,地球上的氣溫已經趨於穩定,並回升到火山爆發前的類似溫度。 烏得勒支大學的勞倫-奧康納(Lauren O’Connor)說,這段時期的全球暖化很可能得益於火山的二氧化碳2 排放: 烏特勒支大學的勞拉-奧康納說: “這些火山爆發以及相關的二氧化碳2 和硫磺釋放會對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嚴重後果。 但這些事件發生在隕石撞擊之前的幾千年,可能只是恐龍滅絕的一小部分原因。”
在幾乎排除了火山作用的影響後,奇克蘇盧布隕石撞擊將成為恐龍大滅絕的主要原因。相較之下,小行星的撞擊引發了一連串的災難,包括野火、地震、海嘯和阻擋陽光、破壞生態系統的’撞擊之冬’。 曼徹斯特大學的羅德里-傑瑞特(Rhodri Jerrett)說:”我們相信,小行星最終帶來了致命一擊。”
研究人員分析的泥炭化石含有細菌產生的特定跨膜分子。 這些分子的結構會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透過分析古代沉積物中保存的這些分子的組成,科學家們能夠計算出過去的溫度。 奧康納補充說:”這樣,我們就能為恐龍滅絕前的幾年創建一個詳細的’溫度時間軸’,我們可以將其與化石記錄進行比較,以了解事件發生的相對時間。”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