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Landsat衛星帶你觀賞中國新修的”太陽能長城”
隨著”太陽能長城”的安裝,內蒙古的庫布其沙漠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這項舉措不僅旨在產生驚人的100 千兆瓦電力,還旨在防治沙漠化和支持當地農業,為中國各地的沙漠綠化做出重大貢獻。
2024 年12 月8 日拍攝的庫佈其沙漠太陽能板衛星影像。
2017 年12 月20 日拍攝的庫佈其沙漠衛星影像,當時大部分太陽能發電場尚未建成。
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曾因其荒蕪、毫無生機而被稱為”死亡之海”,如今這裡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 廣闊的沙丘上如今安裝著一排排太陽能板,將這片荒涼的土地變成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可再生能源中心。 這是中國雄心勃勃的”太陽能長城“計劃的一部分,旨在產生足夠的能源為主要城市供電。
該項目計劃於2030 年完工,全長400 公里(250 英里),寬5 公里(3 英里),計劃最大發電量為100 千兆瓦。 根據官方報告,迄今已安裝了約5.4 千兆瓦的發電量。
庫布其天氣晴朗,地形平坦,毗鄰工業中心,是太陽能發電的理想之地。 太陽能板正在包頭市和巴彥淖爾市之間黃河以南的狹長沙丘地帶安裝。 陸地衛星8號和9號上的OLI(業務陸地成像儀)和OLI-2拍攝了這對影像,顯示了2017年12月(左)至2024年12月(右)期間太陽能發電場不斷擴大的足跡。
這座似奔馬的太陽能發電廠–駿馬太陽能發電廠於2019 年完工,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成為由太陽能板構成的最大設施。 它每年發電約20 億千瓦時,足以滿足30 萬至40 萬人的全年用電需求。
除了發電之外,規劃者也希望裝置能帶來其他好處。 他們認為,透過防止沙丘移動和減緩風速,這可能有助於遏製沙漠化。此外,高架面板還能形成遮蔭,減緩蒸發,並可能使牧草和其他作物更容易在其下方生長。大地遙感衛星數據分析表明,近年來,太陽能計畫為中國其他地區的沙漠綠化做出了貢獻。
根據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lobal Energy Monitor)的全球太陽能發電追蹤報告,截至2024年6月,中國的太陽能發電場運作容量為386875兆瓦,約佔全球總量的51%。 美國排名第二,為79364 兆瓦(11%),印度緊隨其後,為53114 兆瓦(7%)。
過去十年間,中國的太陽能發展特別快速。2017年至2023年,中國的太陽能發電量平均每年激增39994兆瓦。 同期,美國的太陽能發電量平均增加了8,137 兆瓦。
NASA 地球觀測站的圖片,由Michala Garrison 使用美國地質調查局的Landsat 資料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