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翼龍化石將其起源提前了1500萬年改寫侏羅紀的天空
翼龍在2.3億多年前進化出主動飛行能力,在阿根廷發現的Melkamter pateko表明,翼龍更早起源於內陸棲息地,以昆蟲為食。 這項發現拓展了我們對翼龍進化的認識,尤其是對南半球翼龍進化的認識。
Melkamter pateko 的復原圖。 資料來源:Palaeo-Artist: 佩德羅-安德拉德
大約2.3億年前,也就是在第一批鳥類出現之前大約8000萬年,它們的遠親翼龍作為第一種能夠主動飛行的脊椎動物飛上了天空。 這些早期的飛行者利用翼膜實現了動力拍打飛行,翼膜主要由異常修長的手部第四指支撐。
隨著時間的推移,翼龍透過進化完善了它們的飛行能力。 早期的物種通常翅膀短、尾巴長。 然而,一個被稱為翼龍的更高級的類群長出了細長的翅膀和較短的尾巴,從而提高了它們的飛行效率。 這個類群包括所有白堊紀翼龍,並產生了一些歷史上最大的飛行生物,例如翼展超過12 公尺的Quetzalcoatlus。
位於阿根廷丘布特省的Melkamter pateko(右)。 圖片來源:Oliver Rauhut從早期翼龍到更高級的翼龍的過渡發生在侏羅紀時期,該類群的第一批成員出現在化石記錄中的時間大約是1.6億年前的晚侏羅世。 不過,我們對這段時期翼龍演化的了解主要基於北半球的化石,因為南半球大陸的化石非常稀少。
巴伐利亞州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收藏館(SNSB – Bayerische Staatssammlung für Paläontologie and Geologie)的亞歷山德拉-費爾南德斯(Alexandra Fernandes)和奧利弗-勞胡特(Oliver Rauhut)教授介紹了阿根廷丘布特省早侏羅紀晚期(距今約1.78億年)的一種新翼龍。 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Melkamter pateko,顯示出高級翼龍的一些特徵,但比其次老的已知近親要早大約1500萬年。 顯然,這類翼龍的起源比目前公認的時間久遠得多。
Melkamter的發現地點也很引人注目。 這個新物種來自內陸環境–這種翼龍生活在遠離最近海岸的地方。 大多數已知的侏羅紀翼龍來自海洋環境,它們顯然生活在海邊,可能主要以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為食。 相反,Melkamter可能主要以昆蟲為食。 這種出現在內陸環境中並偏好非水生獵物的情況支持了最近提出的翼龍可能起源於這種環境的觀點。
「翼龍早期專門捕食飛行昆蟲等高移動性獵物,這可能是翼龍在進化過程中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巴伐利亞州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收藏館的研究員、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亞歷山德拉-費爾南德斯(Alexandra Fernandes)解釋說:「這項發現不僅凸顯了我們對南半球翼龍的了解仍然很少,而且也顯示了南半球大陸在增進我們對翼龍進化的了解方面所具有的潛力。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