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究將極端降雨與高死亡率連結起來
極端降雨事件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 一項全球性研究發現,強度大、頻率低的降雨事件會提高死亡率,凸顯了製定公共衛生策略以應對與氣候相關的健康風險的必要性。
在植被有限、降雨變異性低的地區,研究結果提供了一個全球視角,讓人們了解極端降雨事件如何影響健康。
《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上發表的一項新分析顯示,極端降雨事件與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包括心臟病和肺病。 這項研究審查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發現極端降雨對健康的影響因當地氣候和植被覆蓋率的不同而不同,從而提供了有關這些天氣事件如何影響健康結果的全面的全球視角。
氣候變遷正在加劇短期降雨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而新出現的證據表明,降雨事件與不良健康後果,尤其是傳染病的傳播之間存在著令人信服的關聯。
但是,降雨事件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健康的影響,以及不同降雨強度對這些疾病的影響仍未被充分研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開始研究日降雨量(強度、持續時間和頻率)與全因、心血管和呼吸系統死亡之間的關係。 他們分析了來自六大洲34 個國家或地區645 個地點的每日死亡記錄和降雨量數據,其中包括1980 年至2020 年期間總計109954744 例全因死亡、31164161 例心血管病導致死亡和11817278 例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死亡。
研究的主要指標是每日死亡人數與降雨事件之間的關聯,降雨事件的回歸期(事件之間的預期間隔)分別為一年、兩年和五年。
此外,還考慮了可能影響這種關聯的因素,如當地氣候類型、降雨量變化和植被覆蓋率。
主要發現: 極端降雨事件的影響
在研究期間,共發現了50913 次一年回歸期降雨事件、8362 次兩年回歸期降雨事件和3301 次五年回歸期降雨事件。
整體而言,在所有地點,在降雨事件發生後的14 天內,一天的極端降雨量(五年回歸期)與全因死亡人數增加8%、心血管死亡人數增加5%、呼吸系統死亡人數增加29% 相關。
重現期為兩年的極端降雨事件僅與呼吸系統死亡有關,而重現期為一年的降雨事件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死亡均無影響。 降雨量變化較小或植被覆蓋率較低的地區在極端降雨事件後死亡風險較高。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中到高降雨量具有保護作用,這可能是由於空氣污染減少和人們留在室內所致。 但在極端降雨水準下,危害風險增加,可能是由於基礎設施受損、水污染和接觸有害微生物。
研究限制及對公共衛生的影響
這些都是觀察結果,因此無法對因果關係得出肯定的結論。作者承認,分析地點主要在東亞、歐洲和北美,年齡、性別、種族、城市/鄉村居住地或特定的臨床環境等個人因素沒有被考慮。
不過,他們表示,這些發現強調了協調公共衛生策略的必要性,以減輕極端降雨對健康的廣泛影響。 “他們補充說:”考慮到氣候變遷導致短期降雨強度增加的既定趨勢,這一點尤其重要。 “
在一篇相關的社論中,中國清華大學的季約翰對這項研究表示歡迎,他說,衛生專業人員是推動氣候行動的理想人選,他們可以向患者宣傳與氣候相關的健康風險,並在社區內培養適應力。然而,儘管有明確的科學依據,他承認氣候行動仍然困難重重。他指出:「人們常常在富足的時候忘記匱乏的教訓–這對氣候變遷來說是一種危險的健忘症。風險太大了,因為雨下得越大,傾盆而下–在這個極端氣候不斷升級的時代,傾盆之勢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猛烈。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