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也背叛純電了:增程首秀續航1400公里自研智駕晶片亮相還給老用戶搞硬體升級
小鵬汽車,開始了自己的「科技爆炸」。剛剛的小鵬AI科技日,眼花撩亂黑科技太多,包括但不限於:自研自動駕駛晶片、端到端後方的雲端、資料支撐體系、艙駕一體、自研碳化矽電驅、L4 Robotaxi、即將量產的飛行車、已經在工廠扭螺絲的機器人….
以及誰也逃不過真香定律,小鵬汽車拜入了增程神教,首次披露了詳細參數:
純電續航超過400km、綜合續航超過1400km,“1秒充電1公里“,完全顛覆目前所有插混、增程體驗。
還有對比「一年換3代」的產品規劃,小鵬創新搞出了用戶眾籌換晶片的計劃,引起廣泛熱議。
小鵬的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以前探索了很多,大部分都是失敗和教訓」——何小鵬這樣評價前10年的研發歷程。
原因不外乎以前都是手寫規則,有幾億行程式碼後,發現整個自動駕駛系統的泛化性、可維護性,以及最基本的使用者體驗,都走進了死胡同。
轉機出現在2022年興起的大模型革命,何小鵬的觀點不新鮮仍舊是端到端解決數據驅動的問題,將智駕體驗的上限無限拉高到和人類基本持平。
但值得關注的是小鵬為適應新技術範式在研發端和整個技術體係做出的變革,何小鵬總結了一下:
小鵬圖靈AI智駕體系,是雲端、軟體、硬體全端自研,包括雲端大模型、車端大模型、面向大模型開發的AI晶片、以及面向大模型開發的底層架構。
其中,車端模型就是XNGP,但何小鵬認為,僅有車端模型的智駕,就像自學或普通老師教開車,真正大幅提升體驗的關鍵是雲端大模型。
路線上與OpenAI一致,遵循尺度定律,提升模型大小、資料大小、增加訓練運算量,讓模式效能提升,目前小鵬雲端大模型參數量是車端的80倍-搭配的算力是10EFLOPS(2025年)。
有雲端模型後,小鵬的智駕就像有諾貝爾級老師教開車,透過大量的數據來進行訓練,然後透過知識的蒸餾把它放到本地端,然後透過這個模擬跟強化學習的兩大模組來共同來提高下限。
有雲端模型的加持,小鵬車端大模型進步飛快,最新的版本中擬人感、變換車道成功率、繞行成功率大幅提升,未來18個月內,小鵬立的FLAG是實現類L3+智駕體驗。
因為大模型要求端側有絕對算力更強、軟硬適配更「專」的硬件,所以小鵬自研了自動駕駛計算晶片——圖靈:
圖靈晶片專為AI而生,40核心處理器,可本地運行30B的參數的大模型,整合2個NPU以及面向神經網路的特定領域架構。
有獨立安全島,即時偵測車輛安全;有2個獨立影像ISP,能夠應付黑夜、下雨天、逆光等光線不足情況,感知更清晰。
一顆晶片通用AI機器人、AI汽車、飛行汽車,以及支援艙駕融合。10月份,小鵬已經在圖靈晶片上跑通了智駕功能。
有了自己的演算法、晶片,小鵬需要支撐軟硬體的「神經」——滄海底座,通訊頻寬提升33倍,帶來更穩定的資訊交互,更快的數據傳輸與響應。具體表現為相機出圖速度更12倍、360影像啟動速度提升10倍,為未來的AI汽車綜合能力做好鋪墊。
四大冗餘設計,確保配電控制、運算平台硬體安全、晶片與軟體安全、通訊安全。
最後,何小鵬透露了L4技術路線的進展:
1)有可能取消方向盤,從原來必選變成可選,使用者可依需求隱藏或使用。
2)L4會研發Ultra車型,Ultra車型將面向全球開發,為Robotaxi服務
3)確定採用線控底盤技術。
至於上線時間,何小鵬說“現在研究生在讀的同學們可以留意一下,也許你們畢業的時候,小鵬的L4就出來了。”
小鵬增程,有啥不同
嚴格地說,這不是小鵬增程的「首秀」了,之前小鵬飛行汽車的「陸地航空母艦」部分,已經確定採用增程,就是何小鵬這次官宣的鯤鵬電動體系——
最大的亮點是純電續航:430km,滿油滿電的綜合續航里程超1400km,並且CLTC效率93.5%,說人話就是續航達成率超高,以及“1秒充電1公里”,僅需12分鐘即可充滿80%。
突破點顯而易見,超高的純電續航,高出目前增程車一倍以上;以及和純電車型持平的超快充電,和超越純電車型的續航達成協議。
主要技術創新有這麼幾點。
首先是混動車型的電池,是小鵬自研的5C電池。增程純電通用,充電效率1分鐘超過1公里,電池側面可抵抗890kN壓力,小鵬AI電池醫師加持可優化整體效能,降低衰減。
第二點是小鵬800V平台能力,同樣釋放到增城體系上,配合未來的第五代液冷超充樁,把補能體驗和純電車拉平。
續航達成率超高,主要是小鵬自研的混合碳化矽同軸電驅,三大亮點:在減少使用60%的碳化矽,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馬達輸出功率。二是體積減少,較傳統馬達體積減少30%,留給後排更大空間。重量減少7.5%,減重節能。第三是運用混碳化矽晶片,大幅提升馬達性能。
最後,小鵬也談到了目前的增程車痛點,例如增程器一介入又抖又吵,小鵬的鯤鵬增程低電狀態下電動馬達介入的噪音與抖動,只比純電高1分貝。這也意味著在駕駛感受上,幾乎與純電無異。
以及對於增程普遍的饋電能耗飆升、動力衰減情況,小鵬的辦法是透過AI學習科學的能量分配方案,在低電狀態下,動力、節能性、舒適度不打折。
小鵬的艙駕一體
後續,小鵬天璣AIOS也將跑在圖靈AI晶片上,由2顆晶片同時驅動,AI算力相比傳統智慧座艙提升了20倍,CPU算力也提升了20倍,可以將百億參數大模型部署在本地,實現更自然、無感的人機互動。
不過最關鍵的,是天璣AIOS可以自動即時感知車主語音和行為以及週邊環境,自主思考判斷車主需要提供何種座艙服務,不斷進化成長,包括音響、動力系統,還是電池和底盤等等。
例如小鵬AI音響可以針對歌曲量聲客製不同的頻響曲線,如將普通雙聲道升級為全景聲,將藍牙音源的音樂主動升級為高碼率HIFI音質。
又或者延緩電池性能衰減,小鵬也為每個電池配備了專屬的「電池管理晶片」。透過“AI電池醫生”,可將電池壽命有效提升30%,即使用車超過7年,也能將電池衰減保持在10%以下。
前面介紹的增程鯤鵬動力系統實現“平路能耗低、爬坡更有力”,其實也藉助了天璣OS,針對相對平滑的鋪裝路面,車輛將更多使用電能,減少能耗;針對爬坡、泥濘、雪地等場景,引擎會提前介入避免電量過低導致動力不足。
結合視覺辨識+雲端圖層的感知能力,小鵬AI底盤也能提前感知前方顛簸並及時調整姿態。
這其實就是小鵬口中AI定義汽車相比之前軟體定義汽車的最大區別,從工程師、用戶規定車該怎麼做,到現在由AI通過學習歸納,主動給出提升體驗的解決方案。
小鵬的飛行汽車、機器人
最後,是小鵬一直堅持的前沿探索:飛行汽車和機器人。
短期看離使用者很遠,但何小鵬認為任何時候都不要低估新科技新產品的發展速度。
小鵬飛行汽車主要回答了四個問題。
第一能不能賣?目前陸地航母的飛行器今天在中國已經完成了適航合格證的申請受理,期待明年拿到中國民航型號的認證。
第二怎麼飛?小鵬首創單桿的操控系統,如果你會開車, 5 分鐘就能夠簡單上手,3小時就能掌握。
第三如何批准航線? 2026年的左右,中國很多區域都可以實現一鍵報備起飛,飛行汽車的使用會非常的方便,用AI 來輔助起降、自起飛、降落、規劃航線,甚至一鍵的返航。
第四安不安全?飛控系統用了三冗餘,也就是說壞了一套,還有一套,第二套壞了,還有第三套。動力、供電、通訊跟操控上也都有雙冗餘。
在量產進度上,小鵬分體式飛行車將在11月全球公開首飛,12月正式啟動預售。
機器人方面,最新一代更像人了,尺寸上用的是1:1類真人尺寸和比例,」大腦「採用圖靈AI晶片,能夠像人一樣思考記憶,同時也讓手腳自主活動,雙手也採用1:1人類雙手尺寸,有15個雙手自由度。身體上也有62個自由度。
科技與智駕體系同源,採用了AI車上的鷹眼視覺系統,可以720°無死角看世界。也運用了端到端大模型和強化學習演算法,讓機器人行走有像駕駛般的能力。
目前已經進入小鵬汽車工廠打螺絲:
最後,總結一下小鵬AI科技日的主要內容:
端到端普及促成小鵬自動駕駛研發思路和體系的變革,自研晶片、艙駕一體、新EE架構順勢而生,全無人的L4 Robotaxi正在進展中。
增程量產車提上日程,800V、5C電池加持的超大續航超快充上車混動,並且拿出了成本性能更加平衡的碳化矽電驅技術。
飛行汽車走到量產前夜,也走在業界最前;人形機器人則實現了和自動駕駛在晶片、感測器、部分演算法的打通。
感嘆一句:大模型興起,小鵬得償所願。一套基礎設施、一個技術底座驅動多種不同產品的願景正在越來越清晰。
是不是有點熟悉?
還有一件事
小鵬自研晶片,毫無疑問對智駕座艙的支援會更好。
那以前的車主呢?
小鵬別出心裁,首創「群眾募資換晶片」:
單Orin晶片升級為雙Orin晶片,即可獲得城市NGP、AI 代駕等高階輔助駕駛功能,智慧輔助智駕能力將隨OTA升級迭代。
820A晶片升級為8,295晶片, 車機系統流暢度提升2倍,可增加瀏覽器、X-Pad等新功能,智慧輔助智駕能力將隨OTA升級迭代。
誠意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