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專家警告:暴露於夜間光線會增加34%的死亡風險
一項對8.9萬人進行的長達1300萬小時的研究表明,夜間光照強會使死亡風險增加21%-34%,而白天光照強則會使死亡風險降低17%-34%。 由光照模式引起的晝夜節律紊亂與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風險增加以及總體死亡率升高有關,研究人員建議保持黑夜和白天的明亮,以獲得更好的健康和長壽。
暴露在明亮的夜晚和昏暗的白天會擾亂晝夜節律,增加死亡風險,而持續的日光照射則有助於健康和長壽。
一項研究分析了8.9 萬名參與者所穿戴的光感測器所產生的超過1,300 萬小時的數據,結果發現,暴露於明亮夜晚和昏暗白天的時間增加與較高的死亡風險有關。
研究人員調查了個人晝夜光照以及擾亂我們晝夜節律的照明模式是否會預測死亡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結果表明,夜間光照強的人死亡風險會增加21%-34%,而白天光照強的人死亡風險會降低17%-34%。
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資深作者、睡眠專家肖恩-凱恩(Sean Cain)教授說:”暴露在較亮的夜晚和較暗的白天會擾亂我們的晝夜節律,這種擾亂已知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問題,並增加死亡風險。
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安德魯-菲利普斯副教授說,夜間光照透過改變中央晝夜節律”起搏器”的時間(相位偏移)和減弱訊號(振幅抑制)來擾亂晝夜節律,而中央晝夜節律”心律調節器”負責協調全身的晝夜節律。
與心臟代謝健康的聯繫
「人體晝夜節律紊亂與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發生有關,也與心肌梗塞、中風和高血壓等心臟代謝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菲利普斯副教授說。 “觀察到的夜光照射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可能是由於夜光擾亂了晝夜節律,導致了不良的心臟代謝結果。我們的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避免夜光和尋求日光可促進最佳健康和長壽,而且這項建議簡單易行、成本效益高。
研究的作者來自FHMRI睡眠健康研究中心,他們研究了8.9萬名英國生物庫參與者的個人光照與全因和心臟代謝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這些參與者的年齡在40歲至69歲之間。 在約8 年的追蹤期間內,腕戴式感測器記錄了各項指標,國民健康服務機構記錄了參與者的死亡率。
根據運動數據估算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和睡眠中期,而心臟代謝死亡率則被定義為與循環系統疾病或內分泌和代謝疾病相關的任何死因。
關於晝夜節律和死亡率的研究結果
研究還表明,晝夜節律紊亂預示著更高的死亡風險,作者透過電腦建模確定了這一點。 研究結果考慮了年齡、性別、種族、光週期以及社會人口和生活方式等因素。
主要作者丹尼爾-溫德雷德(Daniel Windred)博士說,研究結果表明,在深夜和清晨時段保持黑暗的環境非常重要,因為此時中樞晝夜節律”起搏器”對光線最敏感,而在白天則需要明亮的光線來增強我們的晝夜節律。
Windred博士說:”對於那些晝夜節律紊亂和死亡風險較高的人群,如重症監護或老年護理機構,保護照明環境可能特別重要。在普通人群中,避免夜間光照和尋求日光可能會減少疾病負擔,尤其是心臟代謝疾病,並可能延長壽命。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