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硨磲面臨滅絕危機
硨磲因其充滿活力的斗篷狀外殼、波浪形外殼和非凡的體型而聞名於世,根據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位生物學家及其同事最近進行的一項評估,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由於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巨蛤的數量減少了80%,瀕臨滅絕。 鑑於硨磲在熱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保護主義者正在推動法律保護,以防止其滅絕。
硨磲(Tridacna gigas)瀕臨滅絕,其數量在上個世紀減少了80% 以上,主要原因是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 圖片來源:Ruiqi Li/CU Boulder
這項由科羅拉多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員李瑞琦領導的評估促使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今天將這種動物的保護狀態從”易危”更新為”極度瀕危”,這是物種在野外滅絕前的最高級別。 它也調整了其他11個相關物種的狀態,這些物種都屬於被稱為硨磲的動物群。
許多硨磲物種都有五顏六色的外殼。 圖片來源:Ruin Li/CU Boulder
李說,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是危及這些海洋無脊椎動物的主要威脅。
「李說:『除了珊瑚礁,這些蛤蜊也為生活在珊瑚礁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 “它們也是淺海水域重要的營養物質生產者,而淺海水域通常缺乏食物。 如果硨磲滅絕,將對熱帶海洋的生態產生重大影響”。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這項消息之際,來自175個國家的代表正在哥倫比亞參加2024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6)。 各國正在討論如何阻止所謂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生物多樣性迅速減少。 6600 萬年前的第五次大滅絕消滅了恐龍。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本月估計,自1970 年以來,全球海洋野生動物減少了56%。
Tridacna gigas(大硨磲)是硨磲中最著名的品種。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雙殼軟體動物,是一類具有兩部分外殼的無脊椎動物。 它可以長到4.5 英尺長,體重超過700 磅。 這些巨蛤生活在熱帶印度-太平洋的淺水區,靠近馬來西亞、澳洲和斐濟海岸。
科學家還不清楚巨蛤是如何長到這麼大的。 與珊瑚相似,這些巨大的蛤蜊與體內的藻類也是互利共生的關係。 大硨磲為藻類提供庇護,而藻類則產生額外的營養物質,幫助餵食蛤蜊。
科學家上一次對巨蚌的數量進行評估是在1996 年,當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其《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將該物種列為”易危”物種,該名錄是評估野生動物滅絕風險的全球參考標準。 由於缺乏研究,先前的紅色名錄也沒有包括許多其他硨磲物種。
“這是保育界的重大問題。人們,甚至科學家,往往更關注哺乳動物和鳥類,因為它們體型龐大、可愛且熟悉。因此,這些動物很有可能出現在瀕危物種名單上。但海洋無脊椎動物卻常常被忽略。
馬來西亞魚市販售的大硨磲肉。圖片來源:李瑞琪/CU Boulder
與德國森肯貝格自然史博物館合作,李和他的合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林新美從先前的研究和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中收集了所有12個硨磲物種的數據,以進行重新評估。
研究團隊發現,在許多曾經出現過硨磲的地區,如台灣附近已局部滅絕,其總體數量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減少了84%。
除了更新大硨磲的地位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提升了其他硨磲物種的地位,其中包括Tridacna mbalavuana,即魔鬼硨磲,從”易危”升至”瀕危”,以及Hippopus hippopus,即硨蠔,從”最不關注”升至”易危”。
許多硨磲物種都有美麗的外殼,即使是同一種類的蛤,其殼幔的顏色也千差萬別,有的呈碧綠色,帶有黃色斑點,有的呈翠綠色,帶有黑色斑點。 有些像墨水流淌在天藍色的河流中。
在世界許多地方,漁民捕撈硨磲作為食物或裝飾。
氣候變遷也對硨磲構成了重大威脅。 當海水溫度過高時,硨磲會排出生活在其組織中的藻類,這與珊瑚漂白時發生的情況類似。 沒有藻類,硨磲就會餓死。
紅色名錄更新版還將一些最近發現的物種列入”數據不足”類別。 李說,增加這些物種可以為今後的研究鋪平道路,因為它們突出了哪些物種是缺失的:”無脊椎動物,如昆蟲和軟體動物,佔世界動物總生物多樣性的95%以上,但人們對它們的關注還不夠。
雖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並不具法律意義,但保護硨磲的努力卻不斷加強。 今年七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提議將包括千島硨磲在內的10 個硨磲物種列入《瀕危物種法》。 如果獲得批准,這些硨磲將在美國受到法律保護,禁止捕撈和交易野生個體。 李已經向海洋大氣局提交了他的評估報告,以支持這項努力。
“作為一名生物學家,我正在努力將我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政策變化,但做這項工作的生物學家還不夠多。 我希望鼓勵更多的生物學家投入種群評估和保育工作中。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