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社會互動會延遲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的成熟
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發育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因物種的社會結構而異。 在獨立繁殖者(如類人猿)中,父母只負責撫養後代。 然而,在合作繁殖者中,如普通狨猴(Callithrix jacchus)和人類,其他群體成員也從出生起就幫助撫養嬰兒。
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社會互動會延緩狨猴大腦的成熟,這點與人類類似。 這一發展階段的延長會促進學習,而學習對狨猴複雜的社會行為至關重要。
研究發現,參與社會處理的大腦區域成熟緩慢,這與人類的發育過程相似。 大腦的長期成熟支持了從社會互動中的長期學習,這也是在這些靈長類動物身上觀察到的高級社會認知技能的基礎。
蘇黎世大學進化人類學系的保拉-瑟里托(Paola Cerrito)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研究了這些社會互動如何影響普通狨猴的大腦發育。 他們的研究揭示了大腦發展的時間及其與社會認知技能的聯繫,尤其是狨猴的親社會和合作行為。
與人類一樣,普通狨猴的幼崽從出生起就會與多個照顧者互動,因此接觸到密集的社會互動。 圖片來源:Judith Burkart/UZH
研究小組利用磁振造影數據分析了大腦發育情況,結果表明,在狨猴體內,參與處理社會互動的大腦區域表現出與人類類似的長期發育。 這些腦區直到成年早期才發育成熟,使狨猴能夠更長時間地從社會互動中學習。
和人類一樣,未成年的狨猴從出生起就被多個照顧者包圍和照顧,因此接觸到激烈的社會互動。 餵食也是一項合作性工作:未成年動物由群體成員餵食,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不得不乞討食物,因為它們的母親已經忙於照顧下一代。 根據這項研究,從多個群體成員那裡獲得關懷的需要極大地影響了這些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發育,並促成了它們複雜的社會認知動機(和觀察技能)。
狨猴原產於南美洲森林,是一種體型嬌小、行動敏捷的靈長類動物,以其獨特的社會動態和富有表現力的叫聲而聞名。 這些靈長類動物生活在親密的群體中,它們表現出的有趣行為為人們了解社會和認知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圖片來源:Judith Burkhart/UZH
鑑於狨猴與人類的相似性,它們是研究社會認知演化的重要模式。 Cerrito解釋說:”我們的發現強調了社會經驗對神經和認知網絡形成的重要性,不僅在靈長類動物中如此,在人類中也是如此。在合作繁殖的物種中,嬰兒早期的社會輸入可能是人類形成明顯社會動機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