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國產算力晶片龍頭,跑出來了
時勢造英雄。沒有美國的製裁,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海光資訊。雖然國產CPU比例已經接近70%,但越接近100%,要走的路就會越長,也越難。 2019年時,我國晶片的國產化率僅有30%,其中的CPU更是只有個位數。海光資訊在這一年6月就被美國列入了《出口管制條例》的“實體名單”,之後的研發完全得靠自主了。
時光飛逝,2022年時國產化CPU比率已達近40%。到2024年業者集採時,國產CPU的比例已接近了70%。
這70%的比例,大多數由國內的華為海思、龍芯中科、海光資訊、兆芯整合、申威和飛騰資訊六家瓜分。在這六家頭部企業中,X86指令集玩家只有海光資訊和兆芯整合兩家,而在核心數和超線程方面,海光資訊也是領先兆芯整合的。
領先的海光訊息,享受了更多的國產替代紅利。這些「紅利」全都寫在了海光資訊2024年第三季堪稱「炸裂」的財報訊息裡了。
炸裂的業績背後
2024年三季度,海光資訊實現營收23.74億元,年增78.33%;歸母淨利為6.7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99.9%。
對於這份業績,海光資訊表示,業績的成長主要得益於技術研發投入增加,產品競爭力維持市場領先,市場需求不斷增加。
回溯時間來看,在國產晶片市場化率不到30%的2019年,海光資訊的營收也只有3.79億元。但到2023年底,海光資訊的營收已經飆升至60.12億元。 2024年前三季更是達到了61.37億元。而更利潤,也從2019年的虧損8,300餘萬元增至2023年的獲利12.63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海光資訊也實現了15.26億元的獲利。強勁的獲利能力,凸顯著國產算力晶片不竭的發展動力。
同時,與全志科技、韋爾股份及晶合整合等半導體公司動輒820.01%、542.5%的第三季淨利成長情況看,海光資訊的業績好像也沒什麼亮點。
不過,「數智研究社」發現,全志科技、韋爾股份等半導體公司三季業績雖然看起來更加爆炸,但炸裂背後是韋爾股份、全志科技們的「困境反轉」。其中,韋爾股從2020年前三季到2024年前三季歸母淨利分別為17.27億元、35.18億元、21.49億元、3.68億元及24.7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177.75%、103.78 %、-38.91%、-82.86%和1595.8%。如此來看,韋爾股份的業績兜兜轉轉,2024年看似很猛,但仍沒回歸到2021年的水準。
和韋爾股份們的表現不同,海光資訊的表現並沒有和韋爾股份一樣,走出了明顯的周期性。從2020年到2024年三季度,海光資訊分別實現歸母淨利-3914萬元、3.27億元、8.04億元、12.63億元和15.26億元,穩步增長彰顯的是海光資訊的穩定性和穿越週期的能力。
獲利穩定成長背後,海光資訊的毛利率和淨利率也走出了穩定成長的態勢。海光資訊的毛利率從2019年的37.31%穩定成長至2024年上半年的63.43%,只有2022年較去年同期2021年出現略有收窄的跡象。
同時,海光資訊的淨利率也從2019年的-36.23%一路飆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2.58%。這一淨利率水準不僅遙遙領先同行,更是比肩A股長江電力、片仔癀等牛股。
穩定獲利背後,「數智研究社」發現,依靠相容性極強、市場應用最廣泛的X86指令集,以及高端的海光7285在核心數量、內存等方面不僅遠勝國內同行,和國際巨頭比也絲毫不遜色。展望未來,海光資訊和英特爾、AMD等巨頭勢必會迎來一場對決。
從長遠來看,有市場機構預計2027年我國信創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年複合成長率接近50%。作為信創的核心,CPU的市場規模也必將水漲船高。屆時,海光資訊仍將受益其中。
原始股東集體減持
2022年8月12日,海光資訊正式登陸科創板。當日,海光資訊發行價為36元/股,首日收漲66.94%,總市值接近1,400億元。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海光資訊震盪下跌。到10月12日,海光資訊股價跌至36.15元/股。但此後海光資訊一路震盪上行,至2024年10月9日,海光資訊股價觸及歷史新高的148.7元/股,折算下來總市值達到驚人的3091.4億元。
海光資訊自成立以來,經歷過多輪融資,先後引進成都產業集團、混沌投資、中信證券、國科控股、CBC寬頻資本及長虹電器等。在海光資訊股價一路上行過程中,原始股東們便開始紮堆式減持的操作。
海光資訊三季報顯示,知名投資大佬葛衛東旗下的混沌投資減持了413.3萬股,依照加權平均價格算,套現3.2億元左右。套現後,混沌投資也持有海光資訊1919.58萬股,以10月18日132.99元/股的價格計算,混沌投資仍持有海光資訊25.5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減持之前,葛衛東的混沌投資已經進行了多次減持。 20220年7月時,混沌投資以11.21元/股、認繳了4459萬元的出資額參與增資,算下來初始投資有5億元左右。從2023年至今,葛衛東透過旗下的混沌投資賣出的海光資訊股份,「落袋為安」的資金超過了20億元。
除了混沌投資外,海河產業基金旗下的海河專款和國科控股也分別減持了100萬股、570.3萬股,減持後,兩家投資者分別持有2186.58萬股和2146.48萬股海光信息。 「數智研究社」累計海河專案基金和國科控股的減持情況發現,海河專案基金多次減持套現金額超過了6億元,國科控股減持套現更是超過了24億元。
除此之外,原股東融泰中和和中科圖靈也是減持不斷。目前,中科圖靈已經從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消失了。
依賴中科曙光
海光資訊和另一家上市公司中科曙光關係十分密切。
在2023年年報中,海光資訊的前五名客戶銷售額佔比達到了驚人的99.14%。這其中,第一大客戶更是貢獻了45.46%的銷售額。在是否與上市公司有關聯關係中,也赫然寫著一個」是「字。
毫無疑問,海光資訊的這個最大客戶,就是中科曙光。
不過,頗有戲劇性的是,在經歷2024年超過40%的漲幅後,目前中科曙光的市值達到了808億元,而海光資訊的市值已經超過3000億元。以中科曙光持有海光資訊27.96%的比例折算下來,持有的市值達到了838.8億元,超過了自身的市值。
如此一來,海光資訊在股價層面的任何波動都會影響中科曙光。也就是說,海光資訊如果繼續高歌猛進,也勢必帶領中科曙光市值突破千億元關口。但如果海光資訊逆勢向下,中科曙光也勢必會受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