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支付與風險評估技術的發展簽名已逐漸過時
支付和風險評估技術正逐漸淘汰在銷售過程中索取簽名的需求,在數位交易日益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裡,信用卡收據簽署這一曾經普遍存在的做法正逐漸過時。 威士卡、萬事達卡、發現卡和美國運通卡等主要信用卡公司在2018 年正式取消了收費簽名要求。 他們這樣做標誌著金融交易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然而,出於邏輯之外的原因,在某些情況下,簽名仍然是必要的。
不需要簽名的主要原因是防詐騙技術的進步。 信用卡公司現在依靠先進的風險評分系統來檢測潛在的詐欺行為。 這些系統會根據持卡人的正常消費模式分析每筆交易,並標記出任何異常活動。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比人工簽名比對有效得多。
Visa 消費者支付全球主管馬克-內爾森告訴《華爾街日報》,風險評分基本上取代了簽名驗證的必要性。 該公司在處理交易時不再考慮人們是否簽名或如何簽名,而是由各商家自行決定是否需要簽名。
儘管官方政策有所改變,但許多商家仍繼續要求顧客在收據上簽署。 一些商家擔心會驚動習慣簽名的顧客。 另一個原因是,舊的銷售點系統可能仍然預設列印簽名欄。 而且有些行業更傾向於要求籤名,如餐廳、酒吧和醫療保健產業。 根據Square 的數據,去年約有四分之一的承包商和醫療保健企業的當面交易仍需要簽署。
但是,即使供應商要求簽名,他們似乎也不太重視。 例如,法醫文件檢驗員詹姆斯-格林(James Green)講述了他曾在家得寶(Home Depot)一張200 美元的購物收據上籤上”聖誕老人”的名字,而收據卻被順利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簽名的留戀是獨一無二的。 在歐洲和世界許多其他地方,信用卡消費一般不需要簽名。
隨著簽名重要性的降低,簽名的品質也在下降。 隨著教授草書和鋼筆字的學校越來越少,簽名越來越難以辨認。 加州公證人簡-蒂爾尼(Jane Tierney)注意到,人們在簽名上花費的精力越來越少,有些人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很難簽全。
雖然簽名可能逐漸淡出信用卡交易,但在某些交易中簽名仍然必不可少。 例如,支票上仍然需要簽名,儘管與其他詐欺偵測因素相比,簽名受到的審查較少。 簽名也繼續在驗證身份以及金融和法律合約中發揮作用。
撇開這些情況不談,簽名的實用價值顯然越來越小。 事實上,簽名仍然存在,這證明了傳統和根深蒂固的消費行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