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生時期個體的遺傳分析揭示了日本居民源自朝鮮半島
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彌生時代和繩紋時代湧入日本列島的移民主要來自朝鮮半島。 這項發現是基於對古代個體的基因組分析,對先前的混血模式提出了挑戰,並完善了我們對日本人祖先的理解。
由東京大學的Jonghyun Kim 和Jun Ohashi 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在彌生時代和繩紋時代(公元前3000 年至公元538 年),日本列島的大部分移民來自朝鮮半島。他們的研究分析了一個”彌生”個體的完整基因組,發現在非日本人口中,結果顯示其基因組成與韓國人口最為相似。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現代日本人具有雙重血統,但這項發現使人們得以深入了解以前令研究人員困惑的日本群島移民模式的細節。 這些發現發表在今天(10 月14 日)出版的《人類遺傳學雜誌》。
約2300年前彌生時代的人類遺骸,從中提取了DNA。 資料來源:Kim et al 2024
如今,日本已成為國際商務和休閒中心。 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在約西元前3000 年之前的繩文時代,日本列島相對與世隔絕。 然後,在彌生和甲文時期,開始從亞洲大陸向群島移民。
“與東亞和東北亞相關的祖先佔現代日本人口核基因組的80% 以上。然而,日本人口是如何獲得這些遺傳祖先的,也就是移民的起源還不完全清楚”。
彌生時代,來自朝鮮半島的移民與繩文人混血,形成了現代日本人的祖先。 這些移民同時擁有與東亞有關和與東北亞有關的遺傳祖先,這就是為什麼現代日本人有三個遺傳祖先的原因: 繩文人、東亞人和東北亞人。 資料來源:Kim et al 2024
人們提出了各種理論來解釋現代人口的遺傳多樣性。 目前,雙向混血模式和三向混血模式是兩大競爭者。 根據雙向模式,彌生和繩紋時代的主要移民來源是相同的,而三向模式則假定有兩個不同的來源。 為了研究哪種模式更合適,研究人員分析了日本山口縣土居濱遺址(日本彌生時代墓地的考古遺址)中一個個體的完整核基因組。
研究人員將這個彌生時期個體的基因組與東亞和東北亞古代和現代人群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 比較結果表明,這個彌生時代的個體與古文時代的個體非常相似,其祖先分別與繩文、東亞和東北亞有關。 不過,與現代基因組的比較也顯示,除了現代日本人以外,彌生個體與現代韓國人最為接近,而韓國人也有東亞相關和東北亞相關的祖先。
Ohashi 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彌生時代和繩紋時代之間,日本列島的大部分移民主要來自朝鮮半島。這些結果也意味著三方混血模型是不正確的,該模型認為在彌生時期有東北亞群移居日本列島,在甲斐時期有東亞群移居日本列島。
儘管這些發現意義重大,但大橋已經開始展望未來。
“既然我們的研究已經確定了移民的主要來源,下一個目標就是研究更多彌生個體的基因組,以弄清楚為什麼現代日本人口中超過80% 的基因組成分都來自移民,以及亞洲大陸人和土著繩文人之間的混血是如何在日本列島內發展出來的。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