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具有增強和重塑記憶的力量
根據最近的兩項研究,音樂可以提高我們學習新資訊的能力,並積極改變現有記憶。這些發現可以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症和失智症等疾病的音樂介入提供參考。幾個世紀以來,音樂一直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和記憶。我們常常將某些音樂與重大事件或時間連結在一起。想想電影中、婚禮上使用的音樂,或是幫助我們走出失戀陰影的音樂。我們也將音樂作為工作、駕駛和學習等重要任務的伴奏。
由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院博士生任一仁領導的兩項最新發表的研究探討了音樂作為學習輔助工具的概念及其重塑舊記憶的能力。
“其中一篇論文研究的是音樂如何在你最初形成記憶時改變記憶的品質–這是關於學習的,”佐治亞理工學院負責記憶、情感和規劃(MAP)實驗室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塔克裡-布朗(Thackery Brown)說,他是任曉平的導師,也是這兩項研究的通訊作者。 “但另一項研究關注的是我們已有的記憶,並詢問我們是否能用音樂改變附著在這些記憶上的情感”。
研究者從記憶可以在檢索時更新這個理論出發,在記憶回憶過程中引入情緒音樂,以研究音樂是否能改變記憶的情緒內容。
44 名平均年齡約20 歲的健康成年人(其中24 名女性)接受了為期三天的外顯記憶任務,分別經歷了編碼、回憶和檢索階段。外顯記憶是有意識地回憶先前的經驗及其背景,包括時間、地點和相關情緒。
研究者任怡仁想從一組隨機的人開始,觀察音樂是否能調節他們記憶中的情緒層次。
第一天,參與者閱讀了15 個中性和5 個情緒化的虛構小故事,並被要求在每個故事中想像自己正在經歷所描述的情景。然後,他們按照自己的回憶,盡可能詳細地把每個場景打出來,並用九級評分法給自己的感受打分數。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形成與觀看電影或閱讀書籍時類似的記憶。
任怡仁為研究參與者準備核磁共振掃描
第二天,參與者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同時螢幕上隨機顯示10 個單字。其中四個字是前幾天故事中的關鍵字。另外六個字是情緒”誘餌”–三個正面,三個負面–沒有在故事中出現過。參與者必須閱讀螢幕上的10 個單詞,確定關鍵字所指的故事,回憶故事,然後選擇螢幕上所有他們認為最符合其故事體驗的單字。在完成選詞任務的同時,受試者會聽到或積極或消極的音樂或沉默。
參與者在第三天完成了針對15 個中性故事的兩項記憶測試。第一項測驗測量他們的記憶力,類似於第一天要求他們鍵入對故事的記憶。第二項是強迫選擇單字辨識任務。研究人員按照隨機順序,每次向參與者展示15 個故事中的關鍵字和誘餌,並詢問他們這些關鍵字和誘餌是否在第一天出現過。為了增加難度,研究人員加入了在第一天或第二天沒有出現過的新詞。
他們發現,在記憶重新活化過程中播放情緒音樂,尤其是正向的背景音樂,可以改變複雜記憶的情緒基調。當背景音樂為正面音樂時,與負面音樂或無聲音樂相比,參與者選擇負面誘餌的頻率較低。
任說:”這揭示了記憶對音樂的可塑性,以及音樂在改變我們現有記憶方面的強大作用。”
雖然我們無法透過在壞記憶形成時插入快樂的背景音樂來改變它,但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檢索舊記憶時聆聽積極的音樂可以重塑它。
布朗說:”也許我們可以幫助人們轉移情感,重塑附著在某些記憶上的情感基調。”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爭論在學習時聽音樂會幫助還是阻礙新資訊的記憶。如果有幫助,那麼某些類型的音樂是否比其他類型的音樂更好?這些都是研究者在第二次研究中要回答的問題。
團隊希望探究音樂作為記憶工具的潛力,它能幫助我們更容易記住資訊。
“每個好孩子都值得寵愛”的口訣代表了高音譜號每一行的音符,即EGBD 和 F
如果您學過樂器並需要閱讀樂譜,您可能會知道”每個好孩子都應該得到食物”(或”應該得到寵愛”,或者”每個好孩子都做得很好”)這一記憶法,這是分配給字母E、G、B、D 和F 的單詞,它們代表與高音譜號五行相關的音符。
研究人員要求48 名18 至24 歲的參與者(25 名女性)在聆聽音調、節奏和旋律熟悉的音樂或無調和不規則的音樂時,學習一系列抽象的圖形。
聽熟悉的、規律結構的音樂–因此也是高度可預測的音樂–能讓參與者更快地學習和回憶起形狀序列,而不規則的音樂則會嚴重影響記憶編碼。他們將這種快速學習和回憶歸因於大腦為新獲得的資訊創建了一個”支架”或結構化框架。根據音樂的熟悉度和結構,音樂可以幫助或阻礙我們的記憶。下面的影片中討論了這兩項研究。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有可能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憂鬱症等疾病的音樂療法或老年人口(尤其是失智症患者)的復健策略提供參考。
“這些研究之所以相互關聯,是因為它們都探索了音樂在記憶調節方面的創新應用,為日常和臨床應用提供了啟示。”我很高興能將我畢生對音樂的熱愛與我對人類記憶的興趣結合起來。因為我認為,下一階段的研究可以為開發基於音樂的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幹預措施提供寶貴的證據支持。
關於音樂對學習影響的研究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關於音樂重塑舊記憶能力的研究發表在《認知、情緒和行為神經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