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如何保住領先地位?
OpenAI憑藉其深厚的人才累積和前沿的人工智慧模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佔據了顯著優勢。然而,這家明星企業亦面臨許多挑戰:資金持續消耗、頂尖人才流失,以及競爭對手迎頭趕上。業界專家紛紛獻策,探討OpenAI如何鞏固並擴大其領先地位,同時挖掘AGI(通用人工智慧)的潛在價值。
以下是翻譯內容:
身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OpenAI在2022年推出的ChatGPT在極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功,兩個月內累積了約1億月度用戶,創下了消費級應用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長紀錄。
這項成就不僅彰顯了其創新能力,也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市場估值,使其估值在去年翻了三倍,超過800億美元。這某程度上得益於微軟等科技巨頭的鼎力支持,光是微軟就承諾向OpenAI注資約130億美元。此外,蘋果等業界巨頭也紛紛將ChatGPT融入產品中。 OpenAI目前正準備推出迄今為止最先進的人工智慧模型GPT-5。
如今,坐擁業界頂尖人才和超過110億美元(來自微軟及其他投資者)的雄厚資金,OpenAI在賽道上已遙遙領先其競爭對手。然而,如何在維持現有優勢的同時,有效應對內部和外部挑戰,將是OpenAI未來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然而,OpenAI也並非高枕無憂。根據奧特曼的最新預測,儘管該公司今年預計年收入可達34億美元,但伴隨的將是至少50億美元的巨額虧損。這一現狀,加上短期內缺乏清晰的獲利路徑,正悄悄引發投資人的憂慮情緒。
這股不安之風並非僅限於OpenAI,它同樣席捲了Meta、Google、蘋果、亞馬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龐大投入與不及預期的財務表現雙重壓力下,科技業本月初經歷了一輪拋售潮。
面對這樣的局面,人們不禁要問:在OpenAI實現獲利之前,投資人還能給予多大的耐心與成長空間? OpenAI的動能是否強勁到讓投資人難以割捨?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我們特別諮詢了相關領域的專家。
1. OpenAI需要留住人才
投資人對OpenAI慷慨解囊的背後,一個重要動因在於其作為人工智慧領域菁英人才的搖籃地位。因此,留住這些頂尖人才對於維繫投資者的信心至關重要。
自2015年作為非營利組織創立以來,OpenAI便懷抱著開發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願景。 AGI是一種能夠像人類一樣推理,並「最有可能造福全人類」的未來技術。然而,為了支撐這項資本密集的宏偉使命,OpenAI於2019年增設了營利部門。
這項變革在內部引發了關於發展路徑的深刻分歧,激進追求獲利的一方與堅持謹慎、安全原則的保守派針鋒相對。去年,執行長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一度面臨被董事會罷免的危機,但憑藉OpenAI員工的廣泛支持而化險為夷。
多年來,OpenAI憑藉其獨特的魅力和潛力,成功吸引了許多人工智慧領域的傑出人才,甚至不惜從Google等競爭對手處「挖角」。根據統計,光是今年年初至今,就有至少44名前Google員工選擇加入OpenAI。更令人矚目的是,OpenAI計畫在2024年投入高達8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至少15億美元將專注於人才引進與培育。
多倫多大學的阿賈伊·阿格拉瓦爾教授(Ajay Agrawal)強調,OpenAI聘用全球頂尖工程師與研究人員是其競爭優勢的關鍵一環。在一個仍處於萌芽階段的市場上,這種策略性投資雖耗資巨大,卻屬合理之舉。他進一步指出,OpenAI的策略在於進行遠超當前收入支撐能力的巨額投資,這在充滿未知與機會的新市場中顯得非常明智,因為人工智慧市場的最終規模尚待揭曉。
Exponent Founders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馬赫迪·拉扎(Mahdi Raza)則認為,投資者與合作夥伴對OpenAI在保留人才方面的資金需求表示支持。他堅信,只要OpenAI能持續累積客戶、運算能力與人才方面的複合優勢,投資人就會持續保持對其投資的熱情與信心。
然而,機器人公司Collaborative Robots的執行長布拉德波特(Brad Porter)提出警示:「隨著OpenAI日益商業化,與微軟、蘋果等巨頭的合作加深,以及估值的不斷攀升,企業文化轉變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近期,OpenAI遭遇了一系列高端人才流失的挑戰。前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凱弗(Ilya Sutskever)於5月離職,因為他對奧特曼激進的產品推出策略持有異議,並創立了以人工智慧安全為核心理念的Safe Superintelligence。
同時,OpenAI超級對齊團隊的領導者簡·萊克(Jan Leike)轉投了競爭對手Anthropic,該團隊曾致力於確保人工智慧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安全性。 OpenAI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約翰·舒爾曼(John Schulman)也宣布將加入Anthropic,而研究人員丹尼爾·科科塔伊洛(Daniel Kokotajlo)和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也在今年早些時候離開了公司。
波特指出:「這一系列變動讓OpenAI的內部穩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其員工如今更容易選擇自主創業或投奔他處。」頂尖研究人員的流動成為了衡量OpenAI實力的直接試金石。波特強調:「若公司內部人員仍堅信自身掌握著頂尖人工智慧技術,並深感自己正走在實現AGI願景的最前沿,那麼他們更可能選擇留守,共同見證這一宏偉藍圖的實現。”
2.維持先發優勢
由於積極的投資策略,OpenAI的技術經常被視為大型語言模型領域的黃金標準。但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專家警告這可能促使投資人尋求新的投資方向。
數位媒體驗證公司Attestiv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尼克·維基亞里德斯(Nicos Vekiarides)在報告中警告:「鑑於技術進步的迅猛態勢,更靈活的競爭對手紛紛湧現,大型科技人工智慧公司正悄然侵蝕並威脅著OpenAI的商業版圖,這一變化難以預測。
由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領導的Meta於7月推出了最新旗艦大模型Llama,谷歌去年也推出了Gemini,而微軟(OpenAI的合作夥伴)近期更是將該公司視為直接競爭對手。對此,多倫多大學的阿格拉瓦爾教授指出,儘管OpenAI的模式目前處於業界領先地位,但該公司也意識到市場並非固若金湯。他強調:“人們越來越依賴OpenAI的模型,但競爭對手正致力於削弱這種依賴。”
以微軟為例,其在最近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既確認了與OpenAI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又直言不諱地將OpenAI列為競爭對手之一。微軟在文件中明確指出:「我們的人工智慧產品不僅與亞馬遜、Google等科技巨頭的同類產品競爭,還面臨來自Anthropic、OpenAI、Meta等新興競爭對手及開源產品的挑戰,其中不少同時也是我們目前或潛在的合作夥伴。
阿格拉瓦爾教授指出,即便有少數公司對OpenAI有極高依賴,這種依賴也未必會阻礙它們採用替代模型。
拉札亦持相似觀點,他強調OpenAI模式在技術上是否能持續抵禦競爭,目前尚屬未知。 「迄今為止,任何模型所展現的優勢都被證明是暫時的,」他如是說。
3.AGI可以成就OpenAI,也可以毀掉OpenAI
OpenAI的終極使命是實現通用人工智慧,即一種能夠模擬人類全方位能力的人工智慧。這個宏偉願景正是其吸引投資者的魅力所在,激發了他們對未來潛力的無限遐想。
奧特曼在接受《時代》雜誌的訪談時曾表示:「我認為,人工智慧將是人類迄今發明的最強大技術。」他補充說,預計未來十年該領域將取得重大進展。
然而,也有專家提出不同見解,認為OpenAI或許應適度收窄其關注焦點,尤其是在競爭對手也朝著同樣的目標努力的背景下。
全端人工智慧新創公司Zyphra的創辦人克利西克·普薩拉(Krithik Puthalath)則持樂觀態度:「儘管AGI與廣泛產品佈局的策略可能帶來挑戰,但奧特曼作為卓越的首席執行官,深知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