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大像或互相“直呼其名”
多年來,人們注意到關於非洲大象的一個有趣現象:當一頭大象朝著象群“喊話”,有時象群成員全都作出回應,但有時只有一名成員回應,而其他成員“就跟沒聽見似的」。近日發佈於英國雜誌《自然·生態學與進化》的一項研究顯示,非洲大像很可能互相“直呼其名”,而像群社會結構越複雜、家族規模越龐大,大像們互相交流時需要用到「名字」的情形就越多。
在肯亞桑布魯國家保護區,兩頭幼象互相打招呼。圖片來源:George Wittemyer
當幾個家庭渡過埃瓦索-恩吉羅河時,一頭母像回應著小象的求救訊號。圖片來源:George Wittemyer
雨季中,大象家族一起覓食。圖片來源:George Wittemyer
在肯亞桑布魯國家保護區,一個大象家庭在樹下午睡,安慰它們的小象。圖片來源:George Wittemyer
肯亞北部,一頭母像帶領它的小象逃離危險。圖片來源:George Wittemyer
根據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康乃爾大學行為生態學家米基·帕多帶領的團隊展開這項研究,對肯亞桑布魯國家保護區和安波塞利國家公園100多頭大象的叫聲進行錄音和技術分析,初步推斷大像在彼此交流時有時只是衝著象群“泛泛喊話”,有時卻類似於指名道姓“專門對著某頭大象喊話”,而像群成員會根據是否聽到自己「名字」作出適當反應。
「要以這種方式交流,大象需要學習把特定聲音與特定大象掛鉤,然後發出這種聲音以吸引特定大象的注意。這涉及復雜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社會關係的理解能力。”帕多說,“大象們對單個個體喊話,這凸顯了對動物而言社會紐帶非常重要,尤其是維持各種不同的社會紐帶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在測試過程中對大象播放錄音。當聽到包含自己「名字」的錄音時,大象會做出熱情回應,例如扇動耳朵、提起象鼻。當錄音包含的是其他大象、而非自己「名字」時,受測大像有時候乾脆毫無反應,「就跟沒聽見似的」。
大象叫聲中包含一些不在人類聽覺頻率範圍內的聲音。這項研究仍在初級階段,目前仍無法確定哪些聲音對應哪一頭大象的「名字」。
根據一些媒體說法,野生動物互相叫“名字”的情形“極其罕見”,以往僅知道海豚、鸚鵡等少數動物會用“名字”,以及寵物犬等某些家養動物被喊到名字時也會作出反應。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生態學家喬治·威特邁爾說:「我們剛剛打開了研究大象頭腦的一絲門縫。」(文章源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