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可能來自外太陽系
科隆大學的地球科學家領導了一項國際研究,以確定約6,600 萬年前撞擊地球並永久改變氣候的巨大岩石的起源。科學家分析了標誌著白堊紀和古近紀分界線的岩石層樣本。這段時期也是地球上最後一次大滅絕事件,約70% 的動物物種在這段時期滅絕。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這顆小行星是在太陽系早期發展過程中在木星軌道外形成的。
根據廣為接受的理論,白堊紀與古近紀交界處的大滅絕是由一顆直徑至少10 公里的小行星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奇克蘇盧布附近的撞擊引發的。撞擊時,小行星和大量地球岩石蒸發。細小的塵埃顆粒擴散到平流層,遮住了太陽。這導致地球上的生存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光合作用停止了數年。
撞擊釋放的塵埃粒子在整個地球周圍形成了一層沉積物。這就是為什麼在地球上許多地方都能找到白堊紀-古近紀邊界並對其進行取樣的原因。它含有高濃度的鉑族金屬,這些金屬來自小行星,在構成地殼的岩石中極為罕見。
透過在科隆大學地質學和礦物學研究所的無塵室實驗室分析鉑金屬釕的同位素組成,科學家發現這顆小行星最初來自外太陽系。
研究的第一作者馬裡奧-費雪-戈德博士說:”這顆小行星的成分與太陽系形成過程中在木星軌道外形成的碳質小行星的成分一致。”
此外,研究人員也測定了地球上其他不同年齡的隕石坑和撞擊結構的釕同位素組成,以便進行比較。這些數據表明,在過去的5 億年裡,幾乎只有S 型小行星的碎片撞擊過地球。與白堊紀-古近紀邊界的撞擊不同,這些小行星來自內太陽系。在所有以隕石形式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碎片中,有80% 以上來自內太陽系。
研究的合著者卡斯滕-明克爾(Carsten Münker)博士教授補充說:”我們發現,像奇克蘇盧布這樣的小行星撞擊是地質年代中非常罕見和獨特的事件。這顆來自太陽系外圍的小行星決定了恐龍和許多其他物種的命運。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