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熱潮中的隱憂:員工工作量激增引發倦怠、恐懼、壓力感
AI的快速發展給員工帶來了日益增長的工作壓力,他們不僅要面對工作量的激增和工時的延長,還要達到管理層對提高生產力的更高要求。在忙碌之餘,員工還需額外學習AI技能,以適應技術變革,這進一步加大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加之公司對AI提升效率的宣傳,有些員工的恐懼感愈發強烈。
調查數據顯示,約90%的年輕員工擔心AI會導致職業倦怠,而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憂慮失業問題。
AI的加速推進雖然提高了效率和產出,但同時也讓許多員工“苦不堪言”,老闆期望更高了,工作量更多了,身體更勞累了。
目前,許多公司正積極推動AI的應用,以期提高效率和產出。然而,公司在推動AI技術時,往往面臨人員不夠、資金不足、技術和基礎設施落後和時間短缺等資源不足的問題。 Tenabl的安全長Bob Huber指出,在評估AI技術能帶來的潛在好處時,我們並沒有得到額外的資源支持。資源必須從其他地方,例如透過重新分配員工工作時間或推遲其他項目來獲得。
由於資源緊張,現有員工可能需要同時處理更多的任務。例如,他們不僅要完成原有的工作,還要承擔AI相關的項目,導致他們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這樣一來,員工的工作負擔會大大增加,可能會感到壓力山大,甚至導致工作疲憊。 Huber強調:
「員工可能需要同時處理多項任務,這將進一步加劇資源的緊張狀況。儘管有些AI應用對資源的需求較低,但大多數AI應用還是需要專門的資源來進行開發、設計和評估的,這會消耗員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此外,員工看到公司宣傳AI會顯著提升效率和生產力,可能會自然擔心自己的工作量會大幅增加,同時也要面臨更高的生產力期望。 Resume Now的職業專家Heather O’Neill提到:“員工們聽到這些宣傳,自然會擔心他們的工作量會隨著對生產力的期望而急劇增加。”
除了擔心工作負擔增加,實施AI專案通常需要具備特定技能的員工,如果公司內部缺乏這些專門技能的人才,可能會影響AI專案的進展,所以員工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和時間接受AI相關培訓,培訓不僅需要時間,還可能需要額外的精力和學習新技能,這讓員工感到很疲憊。 O’Neill指出,訓練過程可能令人感到畏懼和疲憊,員工們可能會因為被迫提陞技能和適應AI工具而感到壓力山大。這種壓力可能會加劇他們已有的焦慮和職業倦怠。
此外,O’Neill補充說,有些員工擔心,AI的引入可能會打破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Resume Now在2024年3月對1,150名美國員工進行的調查顯示,63%的受訪者對AI的使用感到憂慮,61%擔心這將導致職業倦怠的增加。在年輕員工中,近90%擔心因AI而感到職業倦怠,約一半的受訪女性認為AI會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擔心因AI而失業。
平衡AI技術進步與員工福祉的策略
幸運的是,企業可以採取一系列明智的策略,在不造成員工疲勞的情況下,成功推動AI專案。以下為專家給予的部分建議。
1)逐步引入AI,避免急功近利
首席安全官Huber建議,企業應逐步引入AI項目,避免追求需要大量資源的宏偉目標,以減少對團隊的壓力。這種逐步推進的方法有助於緩解員工的擔憂,同時確保專案的穩健實施。
2)透明溝通,建立信任
職業專家O’Neill強調,為了緩解員工的擔憂,公司必須採取緩慢的步伐,並承諾就人工智慧的使用、培訓的形式以及績效期望的變化進行清晰和透明的溝通。
3)傾聽員工聲音,賦予權力
O’Neill指出,人力資源部門應積極收集員工對AI的回饋,解決他們對使用AI工具的疑慮。將AI的運用轉變為一種討論而非強制命令,可以賦予員工更多的權力,激發他們對新技術的熱情。
4)明確AI的整合計劃
O’Neill表示,公司必須清楚說明AI將如何整合到工作中,以及具體的採納時間表。這不僅僅是一個全公司範圍的通告,而是需要具體到每個員工的職位和日常工作流程。
5)領導階層的現實期望設定
Huber認為,領導階層應該優先考慮人員的工作,從一開始就設定現實的期望,確保團隊理解業務目標,避免因推進AI專案而感到焦慮。
6)強調AI的輔助作用
企業應不斷向員工強調,AI的主要目的是協助他們完成重複性和平凡性的任務,讓他們專注於更高層次的專案。這種安心的保證有助於員工接受並使用AI技術。 O’Neill表示,儘管有些職位可能會被AI取代,但大多數不會。這種安心的保證對於員工接受並使用這項技術至關重要。
7)提供針對性培訓和支持
O’Neill表示,由於每個職位融合AI的方式都會略有不同,因此企業應提供針對性的培訓,幫助員工適應AI帶來的轉變,並考慮建立專門的AI支援團隊,以便在員工適應這種新的工作方式時,能夠及時回答他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