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申請破產重整,曾經的國產最貴電車何以走到今天?
高合,曾是國內最貴電動車的製造者。 2020年9月24日,高合旗下首款新車高合HiPhi X創始版正式上市,起價為68萬元,最高售價80萬元,是當時國內售價最高的電動車。然而,五年後的高合不僅未能延續「國產最貴」的名頭,甚至公司已經朝不保夕。
近日,高合母公司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以其資產不能清償全部到期債務,但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能性為由,向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申請對該公司進行重整,同時申請預重整,法院決定受理該公司預重整申請。
在此之前,高合汽車一度陷入破產傳聞之中,直至今日,一切終於塵埃落定。
決定書顯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該公司已知到期未清償債務已超過該公司資產總額,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已具備破產條件。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份,高合汽車就已下令停止所有全資及控股子(分)公司的日常運作,全體員工進入停工停產狀態。從國產最貴電車到破產重整,高合只花了4年時間,這四年,發生了什麼事?
事實上,先從高階市場建立品牌,然後逐步下探中低端市場,一直是汽車產業的標準打法之一。例如特斯拉最初也是先推出了售價超過70萬人民幣的Model S和售價超過50萬元的Model X,然後才憑藉售價20多萬元的Model 3和Model Y快速走量,最後成為全球電動車銷量第一的車企。
高合幾乎一比一模仿了特斯拉的路線。
2020年9月,高合汽車首款量產車高合HiPhi X正式上市,售價58萬-80萬元之間。第二款車型高合HiPhi Z在2022年8月推出,定位為中大型純電動轎跑,售價61萬元-63萬元,較首款車型稍有下降。
2021年、2022年,高合累計銷量分別為4237輛和4349輛,銷量不算高,但考慮到其高額售價,這個成績算得上是國產品牌的一次突破。此外,這些車型就如同特斯拉的前兩款車型一樣,原本就沒有依靠其走量的意圖。
真正壓倒高合的,是第三款車型高合HiPhi Y。
2023年7月高合HiPhi Y發布,其售價大幅下探至33.9萬元-45.9萬元,雖然價格依然不算低,但這並不是一個小眾市場,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華為、理想等主售車型均處於此價位。但這款車型上市後最初幾個月銷量僅在1000輛左右。
究其原因,高合汽車雖然在設計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新能源汽車最為重要的三電技術和智能駕駛方面,並沒有展現出足夠的競爭力,難以滿足市場對技術和性能的需求。
例如,去年下半年高階智慧駕駛爆火,無論是小鵬、理想等新勢力,或是比亞迪、吉利等傳統車企,都快速跟進大舉投入,各家的智駕路線圖也紛紛亮相。而高合卻始終慢半拍,在智駕領域的動作並不多。
另一邊,華為、理想、蔚來等新品牌的快速崛起,更反襯出高合在技術投入上的保守。
雖然高合汽車自成立之初就將自身定位為國產高端電動車品牌,但從此後的回饋來看,市場並不認為其技術、配置等產品力配得上超過30萬元的售價。因此,高合汽車之所以會走向破產預重整,部分原因可歸結於定價策略的失敗,但更多的是產品力的失敗。
過低的銷售量難以回收高額的生產、營運、研發等成本,導致其資金運作出現困難。此外,高合也被多次揭露管理混亂、高階主管腐敗等內部問題。
今年初,高合汽車曾召開內部大會,宣布即日起將停工停產6個月。有高合內部人士稱,2月18日之前的員工薪資將照常發放;3月15日之前還留在高合汽車的員工,僅發放基本工資;3月15日之後員工僅發放上海基本工資。
而停工事件也被認為是高合死亡的倒數計時,現在看來,停工這段時間並未幫助高合爭取到足夠多起死回生的時間和資源。
破產預重整,這並不意味著高合汽車徹底走向絕路,而是其最後一搏。業內人士表示,預重整被視為一種非法定程序,是對法院重整機制的創新嘗試。該程序著重於利用市場力量,在較少的司法幹預下重組困難企業,旨在降低重組成本,促進企業復甦。換句話說,高合汽車是在做最後的嘗試,希望引入外部投資以使公司重新恢復運作。
目前,網傳有三家企業或投資機構有意與高合汽車就收購事宜展開洽談,但進展並不完全順利。
首先是今年2月傳出長安汽車洽購高合汽車51%股權,並稱已經談妥,長安出資會帶動青島與沙烏地阿拉伯資金到位,由此盤活高合汽車。對此,長安汽車方面雖承認有意收購,但也表示離談妥還遠。
而後又傳出一汽收購高合汽車的消息,表示雙方已到簽署初步協議的階段,談成的可能性很大,但直到現在也沒傳出任何新進展。
此外,華人運通與iAuto Group Inc.於美國時間5月16日正式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iAuto Group Inc.計劃投入超過十億美元的首輪專款,以全面支持華人運通高合車的重組。但尚不清楚這筆資金是否已經到位。
綜合來看,高合車的前景依然不明朗,能否擺脫困境尚未可知。
在高合之後,比亞迪推出了百萬級豪車仰望U8,並成為國產最快銷量破5000輛的百萬豪車品牌;華為推出了問界M9,連續三個月成為國內售價50萬元以上銷量第一;極氪也推出了售價近80萬元的極氪001 FR。
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正在探索以往從未涉足過的市場,而它們中既有成績優秀者,也有還需努力的後進者。高合曾是國內售價最貴的電動車品牌,如今走向沒落,更多的是自身原因,而非其他。高合成為了中國新能源車轟轟烈烈向前的一個失敗註腳,或許可嘆,但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