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通用電腦哈佛Mark I剛滿80歲
1944 年8 月7 日,哈佛大學宣布推出哈佛Mark I 電腦。這台計算機也被稱為自動序列控制計算器(ASCC),是美國物理學家霍華德-艾肯(Howard Aiken)的心血結晶。 IBM 利用艾肯的計畫和軍方的資助,在大約四年的時間裡發展了這個系統。
哈佛Mark I 是美國建造的第一台可程式計算機。艾肯設計了該系統的最初概念,並於1937 年提交給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 IBM 現任執行長老托馬斯沃森(Thomas Watson Sr.)於1939 年批准並資助了這項創新計畫。
ASCC 於1944 年2 月完工並投入使用。 IBM 後來將其拆卸並運往哈佛大學。哈佛大學託管了這台機器,而美國政府組織則將其再當時卓越的運算能力用於與軍事相關的行動。事實上,美國海軍為IBM 提供了完成該項目所需的額外資金。
哈佛Mark I 是一台機電計算機,有60 組24 個開關,用於手動輸入(或”存儲”)最多72 個數字,每個數字包含23 位數。這台計算機可以在一秒鐘內完成三個加法或減法運算,六秒內完成乘法運算,15.3 秒內完成除法運算。對數或三角函數等越來越複雜的計算則需要一分鐘以上。
哈佛大學稱,軍方曾使用哈佛Mark I計算大量數學表。海軍利用這台機器正確設計了魚雷和水下偵測系統,而美國其他軍種則開發了相機鏡頭、雷達系統等。
1944 年,約翰-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曼哈頓計畫工作期間,委託ASCC 計算用於引爆原子彈的內爆裝置。僅僅一年後,廣島就在”小男孩”的原子彈爆炸中被夷為平地。
據計算機科學家埃德蒙-伯克利(Edmund Berkeley)稱,最艱鉅的任務之一是求解一組被稱為貝塞爾函數(Bessel Functions)的微分方程,這為計算機贏得了”貝西”(Bessie )的綽號。操作員使用IBM 標準打孔卡或高度清晰的打字機數字將數學問題編碼到機器中。
哈佛Mark I 於1959 年退出現役,成為哈佛歷史科學儀器收藏館的展品。 2021 年7 月,哈佛大學將最後一次搬遷到位於阿爾斯頓的哈佛大學新科學與工程綜合大樓。 Mark系列的後期型號主要使用真空管和晶體二極體等電子元件(Mark III)。隨後推出的哈佛Mark IV 是第一台採用新結構的計算機,它將資料和指令分開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