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溫度影響大腦功能溫度升高會增加負面情緒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局(C3S)官網近日發布的公報,全球日平均氣溫已連續第二天打破單日最高紀錄。高溫正成為全球性議題。世界氣象組織今年1月發布新聞公報,正式確認2023年為有紀錄以來最熱一年。
澳洲《對話》雜誌報道稱,2024年,美洲、非洲、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從今年春季開始的持續數週的高溫與長期乾旱,已導致嚴重缺水和數十人死亡。西班牙《國家報》報道稱,今夏第一波熱浪已使西班牙八成市居民面臨健康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高溫不僅導致脫水等健康問題,也影響大腦這對溫度極為敏感的器官。
學業成績和工作效率均有所下降
西班牙聖十字聖保羅醫院的臨床神經生理學家桑德拉·吉門尼斯解釋道:「極端高溫會影響大腦的所有認知功能,包括反應能力、記憶力等。高溫下,大腦運轉的速度要慢得多。
科學證據也支持這個觀點。 2018年在美國紐約公立學校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氣溫高於32℃的天氣下參加考試,與在22℃的天氣下參加考試相比,成績會降低14%,通過考試的機率也會降低近11%。
另一項在美國進行的研究則稱,學習效率隨溫度的上升而下降。研究比較了波士頓大學學生在2016年熱浪期間的表現,發現在沒有空調的房間(平均溫度為27℃)的學生在算術測試中的反應時間比有空調的同學(平均溫度為22℃)慢了13%,正確率也少了近10%。
極端高溫導致的認知能力下降也會影響職場表現。 200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約22℃的溫度下,生產力最高。而當溫度高出8℃時,生產力水準會降低近9%。
溫度升高會增加負面情緒
西班牙氣象學家和科普專家馬爾·戈麥斯稱,研究表明,高溫容易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她指出,氣溫升高會降低喜悅或幸福等正面情緒,同時增加憤怒或壓力等負面情緒。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難以調節體溫,而且溫度的變化會改變情緒障礙的症狀。此外,一些精神科藥物,包括某些抗憂鬱藥和抗精神病藥,會影響身體調節體溫的方式,服用這些藥物的人容易受到極端高溫的影響。
在與高溫相關的負面情緒中,憤怒是研究最多的情緒之一。其兩個直接後果──攻擊性和暴力行為也是研究的重點。極端高溫會增加人的易怒性,降低自製力,進而導致更具攻擊性的行為。
《柳葉刀》雜誌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40億條Twitter信息,發現極高或極低的溫度會促進網絡上的攻擊性趨勢,增加仇恨言論。在極端高溫天氣(42℃至45℃)的日子裡,這類Twitter的增幅高達22%。
高溫迫使大腦更努力調節體溫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心理學博士、馬德里心理學院成員瓦倫丁·馬丁內斯認為,所有這些後果的原因在於「高溫迫使大腦更加努力地調節體溫,從而對其產生負面影響」。
戈麥斯解釋道,大腦之所以功能正常要歸功於下視丘。它是自主神經系統的協調者,扮演大腦內部恆溫器的角色。當下視丘檢測到自身溫度與皮膚熱感受器溫度之間的差異時,就會建立調節機制:從汗如雨下到血管擴張,再到腎上腺素分泌,而腎上腺素分泌是人們在高溫環境下變得更加易怒的原因之一。
西班牙睡眠協會認知與睡眠工作小組的協調員吉梅內斯說,高溫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睡眠品質變差,因而認知能力下降,人變得更加焦慮易怒,白天的炎熱又會加劇這些症狀。
「大腦前額葉控制力減弱,負責處理情緒的杏仁核的『煞車』作用減弱,從而使一切負面情緒都被放大。」她解釋道。
面對炎炎夏日,人們並非束手無策。馬丁內斯提出幾點建議,如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充足;避免長時間暴露在極端高溫中,尤其是正午時分;尋找涼爽、有空調的地方;穿輕便、淺色的衣服以利於排汗;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限制劇烈的戶外活動;吃水果和蔬菜等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盡一切可能保證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