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放棄併購交易顯示反壟斷對科技業的長期影響
最近幾個月,Google對兩家公司表現出了興趣,其中任何一家都可能成為這家網路巨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但這兩次交易都失敗了。週一,網路安全新創公司Wiz Inc.的執行長告訴員工,該公司將拒絕Alphabet Inc.旗下Google(Google)提出的2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轉而尋求首次公開發行(IPO)。就在幾週前,Google擱置了收購價值250億美元的軟體公司HubSpot Inc.的計劃。
知情人士透露,Google和Wiz之間的高階談判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CrowdStrike Holdings Inc.的軟體更新有問題,導致全球數百萬台裝置上的微軟Windows系統崩潰。這一事件增加了人們對像Wiz這樣提供雲端安全功能的公司的興趣和潛在價值。
但Google這兩筆失敗的交易也籠罩著反壟斷的陰影。過去10年,Google在全球面臨一連串的壟斷案件,即便在該公司停止追求盡可能多的交易後,審查也在不斷加強。如今Google重返市場,它又要面對監管壓力了。過去一年,監管壓力導致Google多次高調收購科技公司的交易流產。
在美國和歐洲,競爭監管機構越來越關注科技業的經濟影響力和市場力量。歐洲監管機構已迫使潛在交易接受數月的審查,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莉娜•汗(Lina Khan)正以該機構從未採取過的方式積極追踪矽谷企業。
據媒體先前報道,Wiz拒絕了這筆交易,部分原因是擔心這會導致審批過程拖延。在與英國和歐洲監管機構發生衝突後,最後一筆大型科技收購計畫——Adobe公司以200億美元收購網頁設計新創公司Figma——於2023年底破裂。一個月後,出於類似的原因,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放棄了對roomba製造商iRobot的收購。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Exane)軟體研究全球主管 Stefan Slowinski表示,亞馬遜放棄收購「嚇壞了很多人」。 “莉娜汗的存在阻止了一些大型併購。”
在這些交易流產之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慧投資進行了激烈的調查,而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為讓英國監管機構批准其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進行了漫長而成功的鬥爭。
「當我看到CrowdStrike的消息時,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哦,Wiz的230億美元估值剛剛上升了一點,』」Slowinski說。
不過,分析師認為,如果收購Wiz的交易獲得通過,它可能會像Google最近的大多數大型交易一樣,面臨長期的反壟斷審查。 Google和Wiz的發言人拒絕置評。
在最初的20年裡,Google透過收購建立了許多核心資產,例如YouTube和Android(Android),透過大膽地押注於未經驗證的技術,最終在行動運算、影片和人工智慧領域站穩了腳跟。在2014年斥資32億美元收購連網裝置製造商Nest之後,Google實際上停止了對企業的大手筆投資。該公司在該領域的上一次重大舉措是在2019年以21億美元收購Fitbit Inc. ,並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清除監管障礙。
最近,Google將其企業發展策略重點放在了雲端業務。在Google雲端業務主管 Thomas Kurian(Thomas Kurian)的領導下,該部門積極擴大銷售隊伍和產品線,以便與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和微軟(Microsoft)競爭。 2019年,也就是庫里安加入Google一年後,該公司同意斥資26億美元收購雲端軟體公司Looker,三年後,Google斥資54億美元收購雲端安全供應商Mandiant。儘管如此,Google在雲端市場上仍然遠遠落後——當該公司駁斥其在該領域構成壟斷威脅的說法時,牠喜歡指出這一事實。
知情人士稱,Google從未與提供客戶管理軟體的HubSpot進行過詳細的盡職調查對話。但根據洩漏的一份報告,鑑於Google的“財務實力和人工智慧專業知識”,如果這筆交易完成,它將立即威脅到HubSpot的主要競爭對手Salesforce公司。
同時,收購Wiz將使Google先前的交易相形見絀。 Wiz出售的技術可以掃描儲存在公有雲中的數據,以尋找潛在的安全風險。熟悉Google策略的人士說,該公司將是Kurian雲端部門的天然選擇,並將幫助Google的雲端部門進入落後於競爭對手的領域。
但根據媒體看到的一份備忘錄,Wiz執行長阿薩夫·拉帕波特告訴員工,公司將專注於實現10億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併計劃進行IPO,收購的可能性就消失了。該公司拒絕進一步置評。設計新創公司Figma也表示,在與Adobe的交易告吹後,將尋求IPO。這些聲明讓新創公司投資者放心,因為他們最近很少看到有利可圖的退出,而且對看到監管機構放棄有希望的交易感到震驚。
「在IPO中,你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企業軟體投資公司黎明資本(Dawn Capital)的合夥人哈康·奧弗利(Haakon Overli)說。
同時,許多創投家也承認,將一家公司出售給規模較大的科技公司,將不可避免地引起反壟斷機構的注意,Overli補充道。 “這是一個已知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