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麥「人才庫」也遭美施壓:中國留學生太多,小心對待
隨著美國持續打壓中國半導體發展、擾亂產業秩序,就連與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開展校企合作的高校也被捲入所謂「中美晶片戰」的漩渦。彭博社15日披露,美國近來多次敲打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減少接收中國留學生,令後者從課題研究到就業等都面臨許多限制。
「我總是收到美國人關於中國學生的問題。」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校長羅伯特-揚·斯米茨(Robert-Jan Smits)說,去年美國駐荷蘭大使謝法利·拉茲丹·杜加爾(Shefali Razdan Duggal)曾就該校中國留學生數量“偏多”提出“關切”,校方被告知要“小心對待中國學生”。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校
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是歐洲最知名的理工大學之一,據悉校內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是外國留學生。不過,報道表示,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發言人「無法立即透露」校園裡的中國留學生佔比。
該校所在的埃因霍溫市是荷蘭本國高科技製造業的“心臟地帶”,同時也是歐洲領先的科技中心之一。埃因霍溫理工大學距離阿斯麥總部僅約8公里,今年5月,阿斯麥承諾向該校提供8000萬歐元用於培養博士生,併升級學校的半導體潔淨室大樓。
阿斯麥與該校在人才培養上的密切合作引起了美方的注意。報導說,埃因霍溫理工大學一名研究半導體技術的教授表示,招募中國學生從事敏感課題研究變得越來越困難,一些中國留學生在交換計畫結束後,本該到荷蘭當地晶片公司工作一年,但由於近年來政府施加的限制,其無法正常入職。由於討論問題敏感,該教授不願透露姓名。
根據斯米茨的說法,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已經針對中國留學生實施了一些限制措施。他聲稱,校方“對讓誰接觸我們的頂級敏感技術非常謹慎”,“我不會說我們的大門向中國學生敞開……我們不希望我們皇冠上的寶石被盜”。此外,學校也與「政府和安全部門」合作,篩選外籍教授背景,並為教職員訪華提供所謂「安全措施建議」。
面對媒體質詢,杜加爾拒絕就她去年與斯米茨的對話發表評論。不過,斯米茨對美方這種做法頗為不滿:「我們收到的訊息是,要小心對待中國學生,但又是誰給中國學生發放了各種簽證,讓他們進入美國大學學習呢?是美國政府。
根據彭博社彙編美國務院數據分析說,2023年美國發放了約44.54萬份F-1學生簽證,是自2016年以來的單年最高水平,其中有約8.6萬份簽證簽發給了中國留學生,佔比19.3%,從數量和比例上都比2022年更多。 2022年,美國總共發放了約41.11萬份F-1簽證,其中約15.1%簽發給中國留學生,即6.19萬份。
2017年至2023年,美國發放的F-1學生簽證數量及中國學生獲簽比例
「在這場愈演愈烈的全球晶片供應鏈爭奪戰中,荷蘭政府被夾在盟友美國和主要出口市場中國之間。」報告指出,由於美國試圖聯合盟友進一步收緊對華半導體管制,荷蘭正面臨來自華盛頓越來越大的壓力。總部位於荷蘭的阿斯麥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機製造商,也是唯一的極紫外線(EUV)光刻機供應商。
彭博社說,隨著中國在晶片領域取得進展,美國官員更加緊其打壓手段,先是在荷蘭政府限制措施生效之前,便要求阿斯麥提前取消部分對華光刻機訂單,近來又被曝出正推動荷蘭與日本限制阿斯麥、東京電子為中國客戶購買的晶片製造設備提供售後維護服務等。
彭博社4月披露上述消息時稱,時任首相馬克·呂特領導下的荷蘭政府「抵制」了這些額外措施,希望有更多時間來評估高端晶片製造設備出口禁令的影響。不過,考慮到本月初新首相迪克·斯霍夫剛走馬上任,新政府的立場尚不清楚。
斯霍夫本月2日接受訪問時特別談及對華關係,強調荷蘭在與中國討論“國家安全問題”時必須“非常謹慎”,同時表示美國是荷蘭值得信賴的伙伴。荷蘭新任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來自自由黨(PVV)的雷內特·克萊沃(Reinette Klever)當時則表示,現在談論新政府是否會採取針對中國的新措施「還為時過早」。
報導提到,針對中國留學生,荷蘭政府去年也起草了一項立法,擬禁止其參加大學裡半導體和國防等相關「敏感技術課程」。法案目前尚未投票表決,新任教育、文化與科學大臣埃波·布魯因斯(Eppo Bruins)對此一邊宣稱荷蘭“不能再天真”,一邊又強調中國生源“優秀”,處理這一問題需要“細膩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名中國留學生、企業人員等在入境美國時遭到美方機場執法人員無端盤查、滋擾,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以及其他行李均被逐件檢查,數人被禁止入境。中國外交部及駐美使領館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此外,儘管美國政府去年對中國留學生發放了更多F-1學生簽證,但不論從數量還是比例來看,仍低於疫情前水準。有分析稱,美方的不友善政策、費用、治安等問題都是學生考量。美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和國際教育研究所(IIE)聯合發布的《2023年門戶開放報告》數據也顯示,2023年,中國仍是在美留學生第一大學生源地,約有29萬名學生在美學習,但這一數字比2019年的37萬人減少了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