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最瀕危的珊瑚礁魚類往往是最少被研究和欣賞的
研究表明,最瀕危的珊瑚魚往往是研究和欣賞最少的,公眾和科學界的興趣偏向於具有商業價值或美觀的物種。透過對大數據來源的分析,這項疏忽凸顯了製定保育策略的必要性,該策略將人類利益與生態重要性重新結合。
鳚科和蝦虎魚科是兩種很少被研究和公眾關注的魚類。圖片來源:© Roland GRAILLE/CNRS Images
最瀕危的珊瑚礁魚類也是最被科學家和大眾忽視的。這是由CNRS 研究人員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的驚人發現。在一項將於7 月17 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中,他們測量了人類對2,408 種海洋珊瑚魚的興趣程度,發現科學界的注意力更多地被魚類的商業價值而非生態價值所吸引。另一方面,公眾主要受到某些物種的美學特徵的影響,例如紅獅子魚(Pterois volitans) 和花斑連鰭䲗(Synchiropus splendidus)。
以鳚魚(Blenniidae) 和蝦虎魚(Gobiidae) 為例。這兩個魚科大部分時間都遊在研究人員和公眾的視線之外,但作為清潔工,它們在珊瑚礁的運作中發揮關鍵作用。它們體型小,對於將能量和物質從微小的獵物轉移到珊瑚礁中的較大消費者(營養動力學)至關重要。
為了得出結論,研究團隊依靠從科學資料庫、社群媒體和維基百科不同魚類物種頁面瀏覽量統計中彙編的大數據。他們發現,雖然研究的2408 種魚類在維基百科上的瀏覽量累計超過1700 萬次,但其中超過50% 的瀏覽量僅針對7% 的物種,20% 的瀏覽量僅針對1%。此外,近50% 的研究魚類科學出版物僅涉及1% 的物種子集。
研究團隊的工作揭示了一種直接威脅海洋珊瑚礁魚類保護的偏見,這種偏見如此嚴重,迫使他們敲響警鐘。他們強調將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興趣與健康生態系統的保育需求和優先事項結合的重要性。他們建議發起活動,提高大眾對瀕危和被忽視物種的認識。最後,他們主張建立一個考慮到所有生態系統組成部分的研究項目,以製定不再受商業需求驅動的全球保護策略。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