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法》在歐盟《官方公報》刊憲法律生效進入倒數計時
歐盟《人工智慧法》(EU AI Act)是歐盟針對人工智慧應用制定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基於風險的法規,其最終全文已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刊憲。 20 天后,即8 月1 日,新法將正式生效,24 個月後,也就是到2026 年年中,其規定將全面適用於人工智慧開發者。
不過,該法律採取了分階段實施歐盟人工智慧規則手冊的方法,這意味著從現在到那時會有各種值得注意的截止日期,有些甚至更晚,因為不同的法律條款將開始適用。
去年12 月,歐盟立法者就該集團首份全面的人工智慧規則手冊達成了政治協議。
該框架根據使用情況和可感知的風險,為人工智慧開發者規定了不同的義務。大部分人工智慧用途將不受監管,因為它們被認為是低風險的,但法律禁止少數潛在的人工智慧用例。
法律允許所謂的”高風險”用例–如人工智慧的生物識別用途,或用於執法、就業、教育和關鍵基礎設施的人工智慧–但此類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在數據品質和反偏見等方面面臨義務。
第三級風險也對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等工具的製造商提出了一些較寬鬆的透明度要求。
對於通用人工智慧(GPAI)模型的開發商,如OpenAI 的GPT(ChatGPT 的基礎技術),也有一些透明度要求。最強大的GPAI 通常根據計算閾值設定,也可能被要求進行系統性風險評估。
在少數成員國政府的支持下,人工智慧產業的一些成員進行了大量遊說,試圖淡化GPAI 的義務,因為他們擔心該法律可能會阻礙歐洲生產本土人工智慧巨頭的能力,從而無法與美國和中國的競爭對手競爭。
禁止使用人工智慧的清單將在法律生效六個月後(即2025 年初)適用。
被禁止(或”不可接受的風險”)的人工智慧使用案例包括”中國式的社會信用評分”;透過對網路或攝影機進行無針對性的資料收集來編制人臉辨識資料庫;執法部門在公共場所使用即時遠端生物辨識技術,除非存在幾種例外情況之一,例如在搜尋失蹤或被綁架人員時。
接下來,在該法生效九個月後,即2025 年4 月左右,將對範圍內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開發者適用實務準則。
歐盟人工智慧辦公室是依法成立的生態系統建設和監督機構,負責提供這些準則。但究竟由誰來編寫這些準則仍是個問題。
根據Euractiv本月稍早的一篇報導稱,歐盟一直在尋找顧問公司來起草這些準則,這引發了民間社會的擔憂,認為人工智慧產業的參與者將能夠影響適用於他們的規則的形式。最近,MLex 報告稱,在歐洲議會議員施加壓力,要求讓這一過程具有包容性之後,人工智慧辦公室將發起意向徵集,挑選利益相關者起草通用人工智慧模型的實踐準則。
另一個關鍵的截止日期是法律生效12 個月後,即2025 年8 月1 日,屆時法律中關於必須遵守透明度要求的通用人工智慧模型的規則將開始適用。
一部分高風險的人工智慧系統獲得了最寬鬆的合規期限,在法律生效後的36 個月內,也就是到2027 年,它們可以履行自己的義務。其他高風險系統則必須在24 個月後更早履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