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培育豬肉米和雞肉米每顆米粒自帶肉香
根據《科技日報》報道,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未來食品研究團隊在實驗室成功培育了雞肉米和豬肉米。這是一種新型培育的米,簡單來說,這種米同時具備米和肉的口感,以及它們的營養價值。
更像一點就是,這種米煮熟了,啥菜都不用配,也不用加任何調味料,吃起來就有肉香,營養價值比純米要高。
新技術已攻克,成績喜人,但爭議聲也隨之而來。
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項新科技,紛紛質疑:
“飯是主食,肉是菜,是吃不起肉嘛,為什麼要合而為一?”
“難道又是科技和狠活的基因改造食品?”
“研究目的是什麼,將來可以用在什麼場景?”
針對這些疑惑,科學研究團隊也公開了培育的過程。
非基因改造:米上培育“肉”
首先,肉米不是基因改造食品,整個過程和實驗室培育肉類(人造肉)是差不多的。
只不過其他領域的培育肉是長在培養基質上,而肉米是用米為培育基礎,其實就是「米上長肉」。
米,就是我們平常吃的品種,經過一定的處理後,分別將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放在米中培養。
這兩種細胞的生長特徵是貼壁生長,處理後的米就會成為肉細胞的生長支架,只需10天左右的時間,肌肉細胞或脂肪細胞就能「包裹」整個米粒,形成肌肉米和脂肪米,最後兩者混合就完成了。
牛肉米
在實驗室,研究人員同時進行了大米、小米和紫米三種主食的研發。
從外觀來看,顏色相差不大。尤其是小米和紫米,本身顏色比較深,培育成肉米之後,和之前的顏色差不多。
米前後相差大一點,實驗前是純白的,實驗後偏黃。
從營養價值方面來看,前後相差很大,顯然添加肉細胞後,米飯裡的蛋白質含量會高很多,具體有多少,沒有透露。
前段時間,韓國也研發了粉紅色的牛肉米,根據他們的研究表明,牛肉米的蛋白質含量比普通米高7%,脂肪高8%。
看起來也沒高多少,但這項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可調式可改進。
後期可以改變配方,增加蛋白質的含量,順便也能添加維生素、胺基酸等其他營養素。
從口感角度來說,肉米煮熟後,自帶肉香,但細胞培育過程改變了米的質地,米粒會更脆硬一些,不粘,帶一點堅果的味道。
人造肉
肉湯澆飯不香嗎,為什麼要發明肉米?
肉米不是基因改造食物,屬於細胞培養肉領域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了解為什麼要在實驗室培育人造肉。
關於人造肉,之前我也寫過幾篇相關的文章,總的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議題。
好處肯定很多,例如傳統肉類養殖需要場地、需要大量糧食、需要大量的時間養殖,養殖的過程還會污染環境,像牛還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甲烷。
更極端一點的,動物保護組織認為宰殺動物不太道德。
但細胞培養肉,完全可以規避這些缺點。
而肉米,在這個基礎上,將來還能成為個人化訂製的食物,用來滿足一些有特殊營養需求的人。
爭議歸爭議,現實中人造肉的發展從未停止過,目前有2個國家是合法生產及銷售的。
2020年12月2日,新加坡首次通過人造肉品安全檢查,核准Eat Just 公司生產人工培養雞隻;
2023年6月21日,美國也允許了人造雞的培育(2家機構)。
我查了一下wikipedia裡列舉的致力於開發人造肉的公司,發現幾乎全世界都在做相關研究,我們國家也不例外。
整體而言,人造肉研究的人多,成果也有,但市面上人造肉還是少見的。大多標榜人造肉的產品,其實不是細胞培養肉,而是植物性蛋白質為原料的植物肉。
人造肉價格太高,短期內不會普及
很多人擔心自己吃到人造肉,關於這個問題,不用太擔心,因為目前人造肉的普及遇到了瓶頸。
一個是成本高,太貴;
有研究表明,人造肉要普及,成本至少要降低到10美元/公斤以下,而目前普遍的成本約為100美元。
新加坡合法販售的餐廳,據說一個人工雞塊套餐售價高達265美元。
人造肉成本高,一方面受限於合成機制,另一方面是因為它本身就是資本催化的產物。
二是受眾群體小;
好奇心重的人願意嘗試,但也僅限於嘗試,常吃還是會覺得不舒服。
人造肉終究不是自然長成的肉,口感沒有那麼好,但為了好吃,往往會裡面添加很多其他物質,過度加工會讓人覺得「不健康」。
人造肉:猛獁象肉丸
而且,在現在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一個營養學家肯站出來,拍胸脯說:“人造肉絕對不會影響健康!”
因此,短期內,人造肉(不包括植物肉)是難以普及的。
最後
我覺得,研究肉米初衷是為將來遇到氣候危機,或者糧食危機而作準備,本身技術是沒有好壞的,誰也不知道將來會遇到什麼問題,未雨綢繆總歸是好的。
只是希望,以後要是技術成熟了,千萬不要「悄無聲息」流入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