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吃的這樣東西讓公魚變性鳥類滅絕引發動物界大混亂
最近幾年,一種神秘現象正在動物界中擴散,你越來越可能遇到以下這些略顯「詭異」的場景:河流中的褐鱒變得麻木呆滯,它們成群聚集在排污口下方,魔怔般地等待著「天降甘霖」;遇到掠食者的食蚊魚本來應該靜止不動,將自己隱藏在環境中保命,然而,一些食蚊魚見到天敵反而激動地來回亂竄,然後被瞬間吃掉…
褐鱒:主要生活在河川中,但也能適應半鹹水和海水|圖源:Wikipedia
事實上,這些反常行為的罪魁禍首,都是人類經常會使用的藥物:褐鱒麻木呆滯是受到了下水道中神經抑制劑的影響;食蚊魚不顧生命安危地“瞎得瑟”,是因為水體中含有抗憂鬱藥物「氟西汀」的活性成分。
食蚊魚:一隻成年雌魚每天可以吃掉100 隻蚊子幼蟲|圖源:LA County West
6 月,多名研究者在《自然·永續性》期刊聯合發表文章,指出現代製藥業產生的藥品廢棄物,在流入自然界後,給野生動物帶來了嚴重影響。關鍵時刻能夠挽救人類性命的藥物,卻變成了動物的威脅。
除了對動物個體的影響,有時候,藥品廢棄物也會危及整個動物族群的繁衍生息。
在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那些不慎攝取抗憂鬱藥物成分的雌性椋鳥,在交配季節對異性變得不再有吸引力。更糟的是,和那些正常雌性椋鳥比,被藥物影響的個體還更容易遭到雄鳥的追逐、襲擊,境遇可謂相當淒慘。
椋鳥是一類鳥類的總稱,它的下面有約31 屬115 種鳥|圖源:Wikipedia Tim Falce
在加拿大,研究人員在一個人工湖內添加避孕藥物成分後,發現雄性胖頭鱥(guì)竟然開始產出卵黃蛋白,甚至是早期卵子。雄魚變性成了雌魚,整個族群無法繁殖延續,花了不到幾年,湖中的胖頭鱥幾乎全部銷聲匿跡。
胖頭鱥:兄弟變姊妹,擱誰受得了? |圖源:Situ Biosciences
那麼這些活性藥物成分是怎麼進入大自然的呢?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在藥物生產過程中,有些原料沒有經過妥善處理,就被當作污水排放進自然界;二,我們吃藥時,並非所有藥品都在體內被完全分解、吸收,所以這些藥物成分會隨著人類排泄物流入外部環境;三,隨手丟棄沒有使用過的藥物,也可能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威脅。
「在世界各地的水道中,幾乎都能監測到活性藥物成分,甚至是在那些我們平時食用的水生動物體內。」上述文章的聯合作者之一邁克爾·伯特倫對媒體說道。
2022 年的一項研究,對104 個國家的河流進行檢測後,總共發現了61 種藥物成分,其中43.5% 的採樣點都有至少一種活性藥物成分超過了安全標準。
伯特倫是瑞典農業科技大學野生生物、魚類及環境系的助理教授|圖源:X.com
伯特倫提醒,那些服務人類生產需求的藥物,也可能為一些物種帶來滅頂之災。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世紀之交時的「印度兀鷲危機」。
在印度,牛是神聖的動物,所以當地人很少把牛殺掉吃肉,而是讓它們自然老死,再讓食腐的兀鷲處理牛屍體。從1990 年代起,印度養牛者開始大規模使用一種叫做「雙氯芬酸」的消炎藥,幫牛治病。
沒過幾年,印度人忽然發現,之前無所不在的兀鷲好像一瞬間都消失了,直到2003 年,科學家才查明殺死兀鷲的正是雙氯芬酸。
原來,雙氯芬酸會導致兀鷲的腎臟衰竭,然後死亡。印度人為了緩解老年牛的病痛,給它們餵食雙氯芬酸,雙氯芬酸殘留在牛屍體內又被兀鷲吃下,從而奪走了大鳥的性命。
1992 年至2007 年間,印度的兀鷲數量銳減97%,其中一種名為白背兀鷲的物種數量減少了 99.7%,瀕臨滅絕。
兀鷲死後,牛屍體成為了野狗的食物,這導致同一時段內,印度野狗數量增加了至少500 萬隻,間接導致4.7 萬人死於狂犬病。 2006 年,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印度政府,全面叫停使用雙氯芬酸,轉而推薦美洛昔康等對兀鷲無害的藥物,生態環境這才開始漸漸好轉。
圖源: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伯特倫和其他科學家希望,這些歷史事件可以為人類敲響警鐘,尤其是在如今的大背景下——當氣候變遷、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殺已經嚴重威脅生態多樣性時,不要讓藥品廢物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們指出,為解決藥品廢棄物問題,製藥產業應該對生產流程進行改革優化,例如可以研發在使用後更容易分解的藥物。此外,污水處理廠也應該增加屏障,阻止活性藥物成分進入大自然。
將過期藥投入有害垃圾桶內,也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哦|圖源:Jord AB
「我們承認,讓患者有藥可用仍舊是十分重要的任務,但製藥商、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應該意識到活性藥物成分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威脅,並優先考慮生產由可持續分子構成的綠色藥物,以防止環境遭到進一步危害。
參考文獻
[1]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article/2024/jun/06/drug-pollution-wildlife-threat-aoe
[2]https://journals.biologists.com/jeb/article/224/13/jeb242145/270755/Methamphetamine-pollution-elicits-addiction-in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69749116308843
[4]https://www.york.ac.uk/news-and-events/news/2018/research/male-birds-sing-less-to-females-on-antidepressants/
[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517636/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ian_vulture_crisis
企劃製作
來源丨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