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研究發現液晶可用於高效和可調的自發參量下轉換
自發參量下轉換(SPDC)是量子物理和技術中產生糾纏光子的關鍵方法,傳統上僅限於固體材料。然而,位於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的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MPL)和約瑟夫-斯特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實現了一項突破,首次在液晶中展示了SPDC。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為開發既高效又可透過電場調諧的新一代量子源創造了可能。
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產生光子對的研究裝置。圖片來源:Tanya Chekhova
將單光子一分為二是量子光子學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產生糾纏光子對、單光子、擠壓光以及對光量子技術至關重要的更複雜的光狀態。這個過程被稱為自發參量下轉換(SPDC)。
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量子輻射”研究組組長Maria Chekhova 教授在她的實驗室。圖片來源:Tanya Chekhova
SPDC 與中心對稱關係密切。中心對稱是指相對於某一點的對稱性,例如,正方形是中心對稱的,而三角形則不是。 SPDC 的本質是將一個光子一分為二,它打破了中心對稱。因此,只有在基本單元是中心不對稱的晶體中才可能發生SPDC。 SPDC 不可能發生在普通液體或氣體中,因為這些物質是各向同性的。
然而,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了具有不同結構的液晶,即所謂的鐵電向列液晶。儘管這些材料是流動的,但卻具有強烈的中心對稱破缺特徵。它們的分子細長、不對稱,最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在外部電場的作用下重新定向。分子的重新定向會改變所產生的光子對的偏振以及產生率。如果包裝得當,這種材料的樣品可以成為一種非常有用的裝置,因為它可以有效地產生光子對,可以輕鬆地用電場進行調節,還可以整合到更複雜的裝置中。
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約瑟夫-斯特凡研究所(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從默克電子公司合成的鐵電向列液晶中製備的樣品,首次在液晶中實現了SPDC。糾纏光子的生成效率與厚度相近的最佳非線性晶體(如鈮酸鋰)一樣高。只要施加幾伏特的電場,他們就能開關光子對的產生,並改變這些光子對的偏振特性。這項發現開創了新一代量子光源:靈活、可調、高效。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