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大型新角龍再次改寫對其族群多樣性的認識
大約7800萬年前,一隻長相奇特的恐龍在現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沼澤和濕地中徘徊。這種巨大的食草動物頭上有華麗的褶邊,褶邊頂部有尖刺和兩個像葉片一樣向下彎曲的大角,另外兩隻角從它的眼睛上方伸出。
7800萬年前,恐龍Lokiceratops rangiformis棲息於現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濕地。圖片來源:FABRIZIO LAVEZZI/EVOLUTIONSMUSEET, KNUTHENBORG
6月20日,研究人員在PeerJ上首次描述了這種恐龍,宣布它為一個新物種,並以挪威神話人物洛基為其命名為Lokiceratops rangiformis。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家Jordan Mallon說:“這是一種看起來很有趣的動物,但我認為,關於它是否代表一個新物種,會有一些爭議。”
2019年,商業「化石獵人」Mark Eatman在蒙大拿州一個採石場發現了這隻恐龍的頭骨和部分骨骼。丹麥進化博物館於2021年購買了這些化石,並委託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與Fossilogic公司合作,在猶他州準備、安裝和研究標本。
當研究團隊收到頭骨化石時,它已經成了很多碎片。論文作者之一、美國史密森熱帶森林研究所古生物學家Joseph Sertich說:“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把它重新組合起來。這花了幾個月的時間。”
對化石的分析表明,L. rangiformis屬於角龍類,是該地區最大的角龍之一。研究人員估計它長6.7米,重5噸。與其他角龍類相比,它沒有鼻角,而且鼻部更低、更長。L. rangiformis的褶邊與迄今所描述的任何褶邊都不同。它不僅有兩個大而彎曲的角,中間還有兩個尖刺,一個比另一個長。這使團隊成員確信他們正在觀察一個新物種。
L. rangiformis可能與先前在該地區發現的其他4種角龍一起生活。這些恐龍看起來非常相似,但其褶邊有明顯變化。研究人員認為,褶邊要麼像一些現代鳥類一樣被雄性用來吸引雌性,要麼是作為識別同一物種和其他物種個體的方式。
這項發現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該地區的動物多樣性比以前想像的要多得多。
不過,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美國迪金森州立大學恐龍古生物學家Elizabeth Freedman Fowler表示,這些所謂不同化石中的一些實際上可能是同一物種的不同外觀標本。
重建的L. rangiformis頭骨目前在進化博物館展出。 Sertich說:“考慮到美國許多化石最終落入私人收藏家手中,這個標本最終沒有被科學界和全球公眾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