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我們網路資訊產業被美國拉開了”
這五年,我們網路資訊產業被美國拉開了!最近看美國幾個大企業的財報,簡直太漂亮了,大象跳舞啊,甚至大像在狂跑。這方面我們資訊產業巨頭的成長是有缺陷的。
看Google第一季的營收,高達805億美元。幾年前Google營收還領先華為不多,現在基本上一個季度營收就快可以和華為一年營收比較了,而且以15.44%的速度在飛速成長。
隨著美國資訊產業公司的快速發展,美國公司的研發費用也快遞增加。華為研發費用曾經是世界前三,去年已經退到第七名了,這是可惜的。因為美國人絞殺,華為有4年營收屬於原地踏步走或萎縮,還沒達到歷史峰值,而同期這些美國資訊巨頭公司基本上都翻一番了。
而中國資訊產業巨頭還有個大問題,就是除了字節跳動的TikTok出海比較成功外,其他BAT海外不是非常成功;所以沒有很好的搶下Google、Facebook、亞馬遜等市場。而本來有兩個全球化不錯的電商,一個是拼夕夕海外版本,只是拼命捲國內供應商,一味低價模式,和亞馬遜完全沒有比。另一個電商巨頭希音本來也不錯,但媒體說老闆和公司都改籍新加坡了,變成新加坡公司了,更可惜。
中國網路巨頭企業無法在全世界大量賺錢,特別到發展中國家和歐洲等賺錢,這就給美國巨頭留下巨大的成長空間,他們簡直在暴漲一樣。
不如,如果看美國這些公司,不只Google快速成長,微軟第一季成長17%,這可是一個年營收2千多億美元的公司啊,還在暴漲。亞馬遜成長12.53%,更牛,因為他們營收要過5000億美元,這個營收簡直秒殺中國資訊產業百強地步。而英偉達因為挖到AI的金礦,他們第一季成長高達262%,營收達260億美元,突然就成為營收千億美元公司,今年獲利將可能突破500億美元,簡直是暴利。另一家公司Facebook也一樣快速成長,漲了27%。
可以說,正是美國這些資訊產業巨頭公司撐起了美國股市成長,如果沒有這些資訊巨頭成長,其實美國其他公司股價平均是下跌的。
另一個不好地方,就是不少中國公司特別喜歡捲價格;而不是卷研發、搞價值創新,讓餅做大、讓大家都吃更好、更飽。例如電商那些只退款就是病態創新,讓那很多不道德小人得利,甚至讓正規商家無端受害。還有就是下調什麼騎士接單費用等等這些瞎內捲的事情。最後大家待遇都下降,日子都難過,這方面我們的商業道德或商業價值觀還是有不成熟的地方,常常把產業最終搞垮了,因為價值坍陷,誰也過不好。
期望五年內,全球十大研發投入中國公司不要只有一個華為了,而是有2-3家,這樣我們才是走向一個更遠大的未來,走向星辰大海。
來源:前HR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