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發現外形令人驚嘆的的藍蟻新物種
一個昆蟲學家小組在印度阿魯納恰爾邦發現了一種名為Paraparatrechina neela 的稀有藍蟻。這項發現是錫昂河谷生物多樣性恢復調查的一部分,突顯了喜馬拉雅山脈東部獨特的動物群落,激發了人們對其生態作用和演化特徵的興趣。

印度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藍蟻物種–Paraparatrechina neela,為東喜馬拉雅山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做出了貢獻,同時也提出了有關其生態意義的問題。圖片來源:Sahanashree R 編輯
在印度東北部阿魯納恰爾邦的英庫村發現了一種令人驚嘆的藍色螞蟻,它與常見的紅色、黑色或棕色螞蟻完全不同。這個新物種屬於稀有的Paraparatrechina屬,被命名為Paraparatrechinaneela。在大多數印度語言中,”neela”表示藍色–這是對這種螞蟻獨特顏色的恰當讚美。
來自班加羅爾阿育王生態與環境研究信託基金(ATREE)的昆蟲學家普里亞達桑-達瑪-拉詹(Priyadarsanan Dharma Rajan)博士和薩哈納什裡-拉(Sahanashree R)與佛羅裡達大學的阿斯瓦伊-普納特(Aswaj Punnath)合作描述了這個引人注目的新物種。他們對這種螞蟻的科學描述發表在開放取用期刊《ZooKeys》上。
“有一天傍晚,在偏遠的銀庫村陡峭的牛道上探尋一個約10 英尺高的樹洞時,有東西在暮色中閃閃發光。在昏暗的光線下,兩隻昆蟲被吸入吸蟲器。”研究人員說:”讓我們驚訝的是,我們後來發現它們是螞蟻。”

Paraparatrechina neela.圖片來源:Sahanashree R
這隻螞蟻是在阿魯納恰爾邦錫安河谷的一次探險中發現的,這次探險是為了在具有百年曆史的”阿博爾探險”之後重新調查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最初的阿博爾遠徵是在印度殖民統治時期,1911-1912 年對當地土著進行的一次懲罰性軍事遠徵。一支科學考察隊也隨同軍事考察隊一起記錄了錫昂河谷的自然歷史和地理環境。
他的探險隊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惡劣的地形、艱苦的氣候條件和當地部落的抵抗。儘管挑戰重重,探險隊還是成功探索了錫安河谷的大部分地區並繪製了地圖,將他們發現的每一種植物、青蛙、蜥蜴、魚類、鳥類、哺乳動物和昆蟲都編成了目錄,這些發現於1912 年至1922 年期間在《印度博物館記錄》(Records of the Indian Museum)中分幾卷出版。
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ATREE 的研究人員團隊和Felis Creations Bangalore 的記錄團隊開始了一系列探險活動,以「Siang Expedition」為名,重新調查和記錄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這次探險活動由國家地理學會透過野生動物保育探險基金資助。

“坐落在喜馬拉雅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阿魯納恰爾邦錫安河谷,展現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多樣性世界,其中許多地方尚待開發。然而,這種豐富的文化和生態多樣性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維持其自身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而且在確保生活在下游的數百萬人的福祉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Paraparatrechina neela.圖片來源:Sahanashree R
Paraparatrechina neela是一種全長不到2 毫米的小型螞蟻。除了觸角、下顎和腿以外,它的身體主要呈現金屬藍色。頭部呈近三角形,有一雙大眼睛,嘴部(下顎)呈三角形,有五顆牙齒。該物種具有不同於同屬其他物種的獨特金屬藍色。
藍色在動物界比較罕見。包括魚類、青蛙和鳥類在內的各類脊椎動物以及蜘蛛、蒼蠅和黃蜂等無脊椎動物都會呈現藍色。在昆蟲中,藍色通常是由生物光子奈米結構的排列產生的,這種結構會產生結構色,而不是由色素造成的。雖然在蝴蝶、甲蟲、蜜蜂和黃蜂等昆蟲身上經常可以觀察到藍色,但在螞蟻身上卻相對罕見。在全球已知的16724 個螞蟻物種和亞種中,只有少數呈現藍色或彩虹色。
Paraparatrechina neela的發現豐富了螞蟻的多樣性,代表了喜馬拉雅山脈東部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而它的藍色體色則提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問題。它是否有助於溝通、偽裝或其他生態互動?深入研究這種顯眼顏色的演變及其與海拔高度和Paraparatrechina neela的生物學之間的聯繫,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研究方向。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