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人體頸動脈中存在微塑膠會增加心臟病、中風風險?
如今,塑膠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購物時的包裝袋、超市貨架上的食品、家中的廚電……甚至在擺滿了各種精緻儀器的實驗室,也能看到塑料的身影。同時,塑膠對人體有害的說法也一直流傳甚遠。它們的危害性真的如此高嗎?
不久之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它對人體可能的影響:頸動脈組織中,含有微塑膠或奈米塑膠的人在未來三年內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於其他原因的可能性,是沒有微塑膠或奈米塑膠的人的兩倍。
論文題圖
微塑膠肉眼看不見,但體內卻很常見
微塑膠是一種小於5 毫米的非均勻塑膠顆粒,它們往往來自於紡織品中的尼龍、聚酯、腈綸等纖維,或由塑膠瓶等「大型塑膠」經過風化降解後形成。這些微塑膠如果小於1000 奈米,就有了個新名稱:奈米塑膠。
它具體有多小呢?一根頭髮把橫切面平均分成1000 份,大概就是它的大小了。這足以讓它們透過消化道或肺部組織進入血液。而這些大大小小的微塑料,也有個學名,統稱為MNPs。
過去十年,世界各地進行的多項研究已經證實,微塑膠廣泛地存在於海洋、空氣以及陸地生態系統中。而且,它們會侵入人體組織和器官,例如腸胃、肺部、肝臟,以及胎盤。
還有研究查證:它們侵入動物體內之後會影響動物的心臟功能。那麼,它們是不是同樣也會會對人的心血管功能帶來影響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來自不同大學、醫院的多位學者們組織了一場實驗,他們持續追蹤了三百位頸動脈狹窄患者,探索患者的病情進展與微塑膠的關聯。
研究過程聽起來有點「血腥」:外科醫生打開患者們的頸動脈,將裡面堆積的淤血和斑塊全部剖開,學者們再將切下來的組織拿來做研究。但別擔心,這只是正常的治療方案。
動脈粥狀硬化,是指原本具有彈性的動脈脈壁變得僵硬,因此導致脂質積聚、纖維組織增生和鈣質沉著,形成斑塊,乍看之下有點像是黃色米粥。它是心臟和腦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會影響身體內的許多大中動脈。對於這類患者,醫師往往會採取頸動脈內膜剝離術,來去除病變的組織,讓動脈恢復通暢。
可以說,這項研究,是建立在「廢棄物利用」的基礎上的。研究的第一個結論,就足夠讓人吃驚:257 名患者中,150 名患者的樣本被檢測出含有聚乙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保鮮膜、塑膠袋和飲料容器都是用它做的,其中31 名患者的樣本也被檢測出聚氯乙烯。
微塑膠進入人體會導致早逝?
在檢測完患者們體內是否含有微塑膠後,學者們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追蹤。結果發現,檢測出塑膠的患者,因非致命性心肌梗塞、非致命性中風等原因死亡的機率,和未檢出微塑膠的患者相比大相逕庭。
體內含有微塑膠的150 位患者中,有30 位都因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等原因殞命,機率相當於20%。而未檢測出微塑膠的107 位患者中,因此類病因死亡的有8 位,機率約為7.5%。前者的比例將近是後者的三倍。
乍一看,這個數據實在有些嚇人。但如果仔細查證但這項研究的過程,你會發現,它有許多不足之處,研究結果也並不能完全佐證微塑膠和心臟病、中風的因果關係。
首先,作者們在論文中承認,此項研究沒有控制好一些重要的變量,例如患者在PM2.5 和PM10 中的暴露程度。而後者,恰恰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誰也說不好,檢測出體內含有微塑膠的那些患者是不是因為接觸了更多的PM10 才導致死亡率更高。
其次,這個案例研究的族群,都是接受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無症狀患者,這個限定條件實在太特殊了,因此結論不具備代表性。當然,這也不能怪研究團隊,畢竟實驗還是要注意倫理性的,只能找到這些因為手術需要而被切除人體組織的患者,不能為了科學研究強行去傷害患者。
另外,塑膠的分類其實有很多種,而每種塑膠在人體內的滲透程度是不同的,未在粥樣斑塊組織中檢測出微塑膠的患者,不代表身體裡沒有微塑膠。過去的一些研究認為,可能每個人的體內都存在微塑料,只是含量不同。
最後,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這些年,塑膠製品的使用率一直在提高,微塑膠的暴露風險也持續增加,甚至多用洗衣機洗幾次衣服,都可能產生更多的微塑膠。但整體來看,各地心血管發生率卻維持下降。
微塑膠需要規避嗎?
先說答案:目前還沒有研究能證實它對人體的具體危害,但從對動物的研究來看,減少微塑膠的攝入,還是必要的。
事實上,自2004 年,學者首次提出微塑膠的概念,關於「微塑膠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的各項研究就始終不間斷。雖然這兩年來陸續有學者在人體的血液和器官中發現微塑料,但是它們的危害,卻很難考證。
曾有學者採取了科學研究最常見的方法:研究動物並且發現體內微塑膠含量過多的動物患病風險更大,但這依然不能類比到人類。畢竟,和人類相比,這些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動物體型相對小,長期被塑膠廢品影響的機率更大。有研究認為,目前人體內攝入的微塑膠含量仍處於安全水準。
但這仍然給我們提了個醒:當微塑膠的攝取含量達到某個比重時,對身體的影響也許就會從量變到達質變。為了盡可能減少微塑膠的攝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減少和塑膠製品的直接接觸,例如少用塑膠袋裝熟食,喝奶茶時盡量少用塑膠吸管,以及減少海鮮內臟的攝入。
參考文獻
[1]Marfella R, Prattichizzo F, Sardu C, Fulgenzi G, Graciotti L, Spadoni T, D’Onofrio N, Scisciola L, La Grotta R, Frigé C, Pellegrini V, Municinò M, Siniscalchi M, Spinetti F, Vigliotti G , Vecchione C, Carrizzo A, Accarino G, Squillante A, Spaziano G, Mirra D, Esposito R, Altieri S, Falco G, Fenti A, Galoppo S, Canzano S, Sasso FC, Matacchione G, Olivieri F, Ferraraccio F, Panarese I, Paolisso P, Barbato E, Lubritto C, Balestrieri ML, Mauro C, Caballero AE, Rajagopalan S, Ceriello A, D’Agostino B, Iovino P, Paolisso G.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l J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l J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 2024 Mar 7;390(10):900-910. doi: 10.1056/NEJMoa2309822. PMID: 38446676.
[2]Cole, Matthew; Lindeque, Pennie; Fileman, Elaine; Halsband, Claudia; Goodhead, Rhys; Moger, Julian; Galloway, Tamara S. Microplastic Ingestion by Zooplankton (PD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6-18 , 47 (12): 6646–6655.
[3]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Restricting the use of intentionally added microplastic particles to consumer or professional use products of any kind. ECHA. European Commission.
[4]Micro- and Nanoplastics Breach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Biomolecular Corona’s Role Revealed. Nanomaterials 2023, 13(8), 1404.
[5]Wei, Xin-Feng; Bohlén, Martin; Lindblad, Catrin; Hedenqvist, Mikael; Hakonen, Aron. Microplastics generated from a biodegradable plastic in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Water Research. 2021-06-15, 198:3.
[6]Thompson, RC; Moore, CJ; Vom Saal, FS; Swan, SH Plastics,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Current consensus and future trend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9, 364 (1526) : 2153–2166.
[7]Carrington, Damian. Microplastics revealed in the placentas of unborn babies. The Guardian.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