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故事的劇情,並沒有按照想像的方向發展呀?」「以為今年的它們會越來越成熟,可到頭來卻發現我想多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的,都被殘酷的中國車市給了一記耳光。
絕不是杜撰,文章開頭的一段對話,就發生在上週五的選題會,而與同事討論的主角則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電動化轉型公認的風向標——「蔚小理」。
本以為,公司分別成立近十年,經歷了種種波折,克服了種種挑戰,三家新勢力造車都會迎來更大的蛻變與更多的利好,徹底從蹣跚學步過渡到小步快跑。
但就拿過去的1-5月為度量衡,結合「蔚小理」所祭出的綜合表現,結果無疑是令人失望的。面對大環境的急轉直下,它們仍在泥潭中不斷的掙扎,無法避免的暴露出諸多短板與頑疾。
至此,相信身為掌舵者的李斌、何小鵬、李想,能夠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造車哪有什麼輕鬆可言,尤其是在中國造車,誰都得嚼著玻璃凝望深淵,誰都得在最鋒利的刀尖舔血。
而接下來的內容,則想分別展開聊聊走到十字路口的“蔚小理”,去還原它們真實與客觀的處境。
蔚來,沒有退路
平心而論,站在年初的節點,試圖選出「蔚小理」中我最擔憂的存在,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把選票投給──蔚來。
或是由於它總是在關鍵維度出現偏差,或是由於它謎一般的戰略節奏,總感覺這家新勢力造車今年會遭遇到非常嚴重的「滑鐵盧」。
可事實證明,有些擔憂是多餘的。蔚來展現出抵禦風險的能力,遠沒有想像中的羈弱。
首先,非常欣慰的看到,李斌終於變得清醒自知,終於願意跳出舒適圈。作為整個公司的“靈魂”,真正意義上的走向了台前。無論透過直播也好,發布短片也罷,撿回了許多曾經丟掉的路人緣。
其次,身處中國車市大打特打的價格戰的背景下,堅持長期主義的蔚來,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品牌定位,維持住了「高端新能源」的標籤。
再者,換電網絡的持續“接客”,用行動證明了這座一直不被看好的“獨木橋”,終於有機會蛻變成“陽關道”。
另外,第二品牌樂道車的推出,以及旗下首款產品樂道L60開啟預售,收到的正向回饋也不算少。
一切,好像重回正軌。
不過,站在冷靜客觀的角度評判,屬於蔚來的諸多危機,仍明晃晃的擺在那裡。
譬如,砸入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後,依舊無法實現自我造血;譬如,單月交付量雖有所回暖,但穩態銷量能夠停留在多少還是未知;再譬如,主攻高端純電市場的萎靡不振,嚴重限制了其所謂的發展上限…
而這其中,最該引起警覺的是:如何處理本品牌與樂道之間的關係。
更簡單來說,二者相加,最後究竟是達到理想狀態的“1+1=2”,還是退而求其次的“1+1=1.5”,還是嚴重左右手互博之下僅有“1+ 1=1”甚至更低,將是擺在李斌面前的關鍵題。
順勢,將視線更加聚集,造車終歸講究的還是規模效應。
而這一點恰恰是蔚來長久以往所十分欠缺的。因此,從NT2平台下目前在販售的8款產品,到被給予厚望的樂道L60,都必須拼盡全力給予自己的貢獻。
「我們會面對能力更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對越來越多的優秀產品,面臨更加激烈的價格戰,面臨更加複雜的輿論氛圍,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宏觀環境。每一位同事都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放棄幻想,面對挑戰。
總之,年初內部信中李斌發出的預警,完全可以視為今年蔚來處境最真實的寫照。於情於理,這家新勢力造車都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
小鵬,危機四伏
幾天前,小鵬發布了一季財報。
仔細研究這份令人稍感「意外」的成績單,雖然過去的1-3月,其新車交車量僅為21,821輛,季減63.7%;總營收僅65.5億元,季減49.8% 。
整體走勢並不算好,但在其它一些關鍵維度,卻展現出了不少利好訊號。
譬如,整個一季度,小鵬的淨虧損持續收窄;譬如,整個一季度,在「三費」上表現的十分克制;再譬如,截至一季度末,小鵬抵禦寒冬的「糧草」還算充沛。
而最突出的一點集中在:這家新勢力造車的毛利率,實現了徹底的反彈,重新回到兩位數。
至於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
一方面,由於單車均價較高的X9,佔據很大一部分銷售份額;另一方面,還是由於小鵬與大眾的戰略合作,終於開始有報酬入帳了。
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何小鵬繼續立下許多Flag,看似想要對外盡可能的展現正面的訊號。但在我眼中,第一季成績單的向好,並不能掩蓋這家新勢力造車的危機四伏。
首先,除X9之外,小鵬旗下的G9、G6、P7i,只能用腹背受敵、全線崩盤形容。截至目前,即沒有守住售價,也沒有守住銷量。
身處競爭愈發激烈的細分市場,後續前景依舊不容樂觀。 G9的後座空間,G6的造型與底盤質感,P7i推出已久遲遲沒有換代,均露出小鵬在產品定義上的短板。
其次,要知道今年小鵬還未打出的兩張底牌,一張是「MONA」系列下的A級純電轎車,一張是本品牌旗下代號「F57」的B級純電轎車。
你覺得二者能夠在本就窒息的一片紅海中,為這家新勢力造車提供多少淨增量,成為「爆款」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再者,堅定不移的“深耕智駕”,的確已經牢牢印刻在小鵬的DNA中。而透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小鵬還在把標籤不斷的夯實。
但更大的痛點在於,現階段一套較為體驗成熟的智駕系統,究竟能為賣車本身賦能多少,才是這家新勢力造車需要權衡與考慮的。
最後,值得警惕的還有,最近網路中已然爆出小鵬銷售與行銷板塊再次迎來的巨大震盪與調整。
冥冥中總感覺,去年王鳳英的到來,的確將這家新勢力造車爛掉的「樹根」進行了徹底的清除,並收穫陣陣掌聲與好評。
而今年,到了能否種下更堅韌「樹苗」的關鍵節點,難度其實相比斬草除根更誇張。因此,考驗前者真正控盤能力的時候到了。
希望,我們沒有高估王鳳英。小鵬,輸不起,也不能輸…
理想,自食惡果
上週,一篇標題為《理想敗給現實,也撕下了高端純電的「遮羞布」》的文章爆了,喜提10萬+。
縱觀聊得熱火的評論區,大家對於這家新勢力造車今年表現的整體評價,總結為一個詞便是——自食惡果。
北京時間5月20日晚,隨著理想祭出第一季財報,可謂進一步坐實了什麼叫做「稍有不慎便會翻車」。
雖然在一些關鍵數據上,類似毛利率、現金儲備,依舊維持在一個算是不錯的高點,但總營收、淨利潤包括銷量的嚴重環比下滑,仍無法避免的暴露出這家之前過於膨脹的新勢力造車,所遭遇的大麻煩。
究其背後的誘因,種種內憂外患均難逃其咎。
譬如,李想的盲目自信;譬如,競品的攻勢兇猛;再譬如,錯誤估計了開拓高端純電市場的難度。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不禁想起曾經對於理想的判斷。
要知道2023年之所以L系列大殺四方,除了本身產品定位的精準,細分市場一片藍海,沒有太大的競爭也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但來到2024年,隨著類似問界的瘋狂出牌,以及更多勁敵的加入,理想L系列從「唯一」儼然成為了「之一」。即便「主銷擔當」L6夠親民與出色,可衝擊單月交付3萬輛難度依舊非常之大。
而MEGA的“失利”,對於這家新勢力造車信心的打擊更加的毀滅性。官宣M系列幾款純電SUV延期,加上開始大規模的裁員,無疑暴露出其戰略層面的轉變。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可以預見的是,今年本來計劃染指80萬輛的理想,基本上已經算得上無牌可打。
接下來,能做的只剩單純「賣車」。
當然,轉換視角,本計畫大干一場,卻重重摔了一跤,對於這家有些「飄了」的新勢力造車來說,不妨也是一件益事。
畢竟,總比膨脹至極,再從最高峰重重跌落代價要小。
寫到這裡,繼續拋出最後一個問題:你覺得今年理想的累積交付量會停留在多少?關於答案,聽到了一種預測:“只會在去年的37萬輛的基礎上微增。”
如果真是那樣,之前我們確實過度「神話」了它。在某些方面,雖然理想有可取之處,但絕沒有強到能夠打破中國車市向上生長的客觀法則。
有些學費,不得不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