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的計算方式可能接近人類幼兒識數能力不再是人類智力標誌?
食腐烏鴉(Carrion crows)被稱為「有羽毛的猿」是有充分理由的。它們能辨識人臉和聲音,把堅果丟到高速公路上供汽車碾碎,還能數到30。當獵人監視它們時,黑羽毛的鳥知道有多少人――以及哪些人――進入或離開了盲點。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另一項非凡的技能。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Science》雜誌上報告說,食腐烏鴉可以大聲地數數,有效地喊出「一、二、三」。這項研究表明,鳥類以與人類相似的方式理解數字和計數,使它們成為人類以外唯一已知具有這種能力的物種。華盛頓大學的野生動物科學家和烏鴉專家John Marzluff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有「一種與我們更相似的語言系統」。
食腐烏鴉(Corvus corone)在許多方面與我們相似。這不僅僅是他們「長著羽毛的猿猴」的技能。它們也會形成長期的伴侶關係,在一生中學會發出新的聲音,並根據規則做出決定。
研究人員指出,人類語言的一個標誌是我們將聲音(例如一個單字)與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東西聯繫起來並發出聲音的能力。例如,如果我們看到三個蘋果,我們可能會說“three”。在完全掌握這種能力之前,蹣跚學步的孩子要學會使用數字作為口語計數。他們可能會說“一,二,三”或“一,一,一”,其中語音的數量與他們看到的蘋果數量相對應。食腐烏鴉也能做到這一點嗎?
為了找到答案,Liao和他在Andreas Nieder實驗室的同事們(Andreas Nieder也是該校的動物生理學家)研究了在該校神經生物學研究所飼養的三隻食腐烏鴉。研究人員訓練這些鳥在看到螢幕上的阿拉伯數字或聽到特定聲音訊號時發出一到四聲叫聲(“kraak”)。叫完後這些鳥透過啄螢幕上的一個鍵來確認它們已經完成了任務。烏鴉發出正確數量的叫聲就會得到獎勵;失敗沒有獎勵。
在數千次的試驗中,烏鴉通常會發出正確數量的叫聲,這表明「它們了解任務結構,」Liao說。但他們確實也會犯錯,通常是在進行了多次試驗之後,目標數字是3或4。 「他們喜歡數字1,不喜歡數字4,」有時,烏鴉拒絕發出聲音來表示它們對4的厭惡,乾脆直接輕啄屏幕來結束試驗。
一項對錄音的分析表明,這種鳥透過在張開嘴之前花時間思考來控制聲音。 Liao說:「他們在發聲之前就計劃好了要叫幾下。」例如,烏鴉發出長序列的叫聲比發出短序列的叫聲要花更多的時間。
「對我來說,這是最重要的發現,」Marzluff說。 「更長的反應時間表明,鳥類必須思考、組織和編碼從大腦到肌肉的電信號,才能發出叫聲。」這種延遲與心理計劃是一致的。 」他指出,當被問到一個不只一個字的問題時,人類也會做出同樣的反應。
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一些鳥類利用發聲的數量來傳達生態訊息的觀點,例如捕食者的存在和食物的數量。事實上,烏鴉的聲音計算能力與人類幼兒相似,科學家說,這可能是真正計數的「進化先驅」。
波士頓大學的比較心理學家Irene Pepperberg說,這項工作顯示了「研究鳥類的數位感和交流」的價值。 Pepperberg以對一隻高智商的非洲灰鸚鵡Alex的研究而聞名。她說,就像烏鴉一樣,Alex知道他的數字:他能正確地為磁鐵排序,說出數字1到8,還能做簡單的數學運算。
「我們現在知道,曾經被認為是人類智力標誌的數位能力,並不僅僅是人類的特徵,」Marzluff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