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新冠在兩年內導致1,300萬人死亡全球預期壽命水準出現倒退
當地時間週五,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稱,在兩年多時間裡,估計有1300萬人因新冠疫情死亡,這場大流行也成為了許多地區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扭轉了全球預期壽命穩定成長的趨勢。 2020年,新冠疫情成為全球第三大死因,並在2021年升至第二位。除了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外,新冠疫情在全球所有地區的死亡原因中都排名前五。
世衛組織指出,在短短兩年內,這場大流行病「抹去了近十年」在提高預期壽命方面的進展。 2019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下降了1.8歲,降至71.4歲,與2012年持平。
報告顯示,美洲和東南亞受影響最為嚴重,2019年至2021年期間,該地區的預期壽命下降了約3歲。同時,世衛組織表示,西太平洋地區在大流行的頭兩年「受到的影響最小」。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我們必須記住,人類在健康和壽命方面取得的進步是多麼脆弱。在短短兩年內,新冠大流行就摧毀了過去十年的努力和成果。”
他強調,因此不僅要加強全球衛生安全,還要保護衛生方面的長期投資,促進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公平。
新冠疫情最初於2019年底出現,並迅速發展成為了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流行病。醫學雜誌《刺胳針》先前曾表示,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800萬人。
世衛組織的報告也強調,在大流行之前,非傳染性疾病是最大的殺手,包括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的失智症以及糖尿病,佔2019年所有死亡人數的74%。
此外,世界還面臨肥胖和營養不良日益嚴重的問題。 2022年,5歲以上患有肥胖症的人超過10億,同時有超過5億人營養不良,兒童營養不良狀況也很嚴重,有1.48億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
儘管大流行造成了挫折,但世界在實現永續發展的「三個十億」目標和與衛生相關的指標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進展。 「三個十億」目標即:全民健康覆蓋受益人口新增10億人;面對突發衛生事件受到更好保護的人口新增10億人;健康與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