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幾里德任務發現太空中遊蕩的1.5兆顆孤兒恆星
歐幾里德望遠鏡的首批科學圖像揭示了英仙座星系團中超過1.5萬億顆孤星,揭示了它們的起源和星系團的結構,這一發現由諾丁漢大學的天文學家主導,為我們了解這些天體流浪者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視角。
這張由歐幾里德衛星拍攝的圖像描繪了英仙座星系團沐浴在由孤星發出的柔和藍光中的景象。這些”孤兒星”分散在整個星系團中,距離星系中心長達200 萬光年。在黑暗的廣闊太空中,星團星系呈現出發光的橢圓形。圖片來源:ESA/Euclid/Euclid Consortium/NASA, 圖片處理:M. Montes(IAC)和J.-C. Cuillandre(法國原子能委員會)。 Cuillandre(巴黎-薩克雷歐洲原子能委員會)
英仙座星系團距離地球約2.4 億光年,是宇宙中最龐大的結構之一,包含了數千個星系。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歐幾里德衛星探測到了在星團星系之間漂移的微弱的幽靈般的光–孤兒恆星。恆星是在星系內自然形成的,因此在這些結構之外出現的”孤兒恆星”引發了有關恆星起源的有趣問題。
領導該計畫小組的妮娜-哈奇教授說:”我們對能夠看到如此遠的星團外部區域並分辨出這種光線的微妙顏色感到驚訝。如果我們了解了星團內恆星的來源,這種光線就能幫助我們繪製暗物質地圖。
這些”孤兒”恆星的特徵是色調偏藍,呈簇狀排列。根據這些獨特的特徵,參與研究的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恆星是從星系的外圍撕裂下來的,也是從較小的星團星系(被稱為矮星系)被完全破壞後撕裂下來的。
意想不到的軌道模式
孤兒恆星從它們的母星系中分離出來後,預計會圍繞著星團中最大的星系運行。然而,這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這些孤兒恆星反而圍繞著星團中兩個亮度最高的星系之間的一個點旋轉。
參與這項研究的諾丁漢大學天文學家傑西-戈登-馬克斯(Jesse Golden-Marx)博士評論說:”這一新奇的觀測結果表明,大質量英仙座星系團最近可能與另一組星系發生了合併。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國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馬蒂亞斯-克魯格博士說:”這種漫射光比地球上最暗的夜空還要暗10 萬倍。
歐幾裡得的使命與能力
歐洲太空總署的歐幾里德任務於2023年7月1日發射,旨在探索暗宇宙的組成和演變。這架太空望遠鏡將透過觀測長達100 億光年、橫跨三分之一以上天空的數十億個星系,繪製出一幅跨越時空的宇宙大尺度結構圖。歐幾裡得將探索宇宙是如何膨脹的,結構是如何在宇宙歷史中形成的,揭示更多關於引力的作用以及暗能量和暗物質的性質。
參與這項研究的加那利群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學家米雷婭-蒙特斯博士說:”這項工作之所以能夠完成,全靠歐幾裡得的靈敏度和清晰度。歐幾里德的革命性設計意味著它能拍攝出與哈伯太空望遠鏡相似清晰度的影像,但覆蓋面積要大175倍。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