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首席科學家:大模型永遠達不到人類智力正開發替代AI系統
Meta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深度學習先驅楊立昆(Yann LeCun)表示,ChatGPT等生成式AI產品背後的大語言模型永遠無法實現像人類一樣的推理和規劃能力。相反,他專注於一種激進的替代方法,在機器中創造「超級智慧」。
楊立昆表示,大語言模型「對邏輯的理解非常有限……不了解物理世界,沒有持久的記憶,不能以任何合理的術語定義來推理,也無法進行層次化的規劃」。
他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不要依靠先進的大語言模型來追求人類水平的智力,因為這些模型只有在獲得正確訓練數據的情況下才能準確回答提示,因此「本質上是不安全的」。
眼下,楊立昆正在努力開發全新一代的AI系統,希望這些系統能為機器提供人類程度的智力,儘管他表示這個願景可能需要10年才能實現。他在Meta基礎AI研究實驗室(Fair)領導者著一個大約500人的團隊。他們正致力於創造能夠具備常識,像人一樣學習世界運作方式的AI,這種方法被稱為「世界建模」。
不過,一些專家對於楊立昆的願景表示懷疑。杜蘭大學計算機科學副教授阿隆·庫洛塔(Aron cullotta)表示,長期以來,常識一直是“AI的眼中釘”,教授模型因果關係具有挑戰性,使得它們“容易受到這些意想不到的失敗的影響」。
Meta的一名前AI員工將“世界建模”努力描述為“模糊不清的東西”,“感覺就像宣示領地。”另一名現任員工表示,Fair尚未證明自己是DeepMind等研究機構的真正競爭對手。
但是,楊立昆認為,從長遠來看,這項技術將能夠驅動AI代理,後者可以透過穿戴式技術(包括擴增實境或智慧眼鏡)和肌電「手鍊」等與用戶互動。「AI代理要真正有用,它們需要具備類似人類層次的智力。」他說。